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第13兵团率先入朝参战,当时13兵团下辖第38、第39、第40和第42四个军,这四个军的军政首长均由年轻的将军们担任,他们当时都是40岁左右,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四个军的8位军政首长

1、38军军长梁兴初

梁兴初是江西吉安人,铁匠出身,1930年加入红军,参军之后的梁兴初作战勇猛,有“梁大牙”的称号。梁兴初参加了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曾担任东野十纵司令员,辽沈战役时他指挥了著名的黑山阻击战,为我军全歼廖耀湘兵团做出了重要贡献。

朝鲜战争爆发后,梁兴初率领38军入朝参战,在第一次战役时因为误听传言导致38军出师不利,战后在总结会上梁兴初遭到了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狠狠批评,梁兴初只能咽下这口窝囊气,等待后续的战役一雪前耻,机会很快就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兴初

二次战役时,梁兴初憋足了劲,指挥38军全歼伪7师师部及所属第5、第8联队,缴获各种枪、炮、汽车,连美国顾问也全当了俘虏。后113师又急行军直奔三所里,堵住敌人的去路,112师又占领松骨峰,此战38军立下大功,出色的完成了志愿军总部交给的任务。战后,38军得到彭德怀的表扬,彭德怀在给38军的嘉奖令上写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38军万岁”,从此38军赢得了“万岁军”的称号。

从朝鲜回国后,梁兴初先后担任过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那段特殊时期梁兴初也受到了牵连,晚年曾一度过得不是太好,1985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2岁。

2、38军政委刘西元

刘西元也是江西吉安人,1930年参加红军,当时才13岁,他参加了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解放战争后期他已经是47军的副政治委员。

朝鲜战争爆发后,刘西元担任38军政委,与军长梁兴初一同率领38军入朝参战,在朝鲜的日子里,他与梁兴初等人一同指挥了38军的历次作战。在第一次战役的总结会上,梁兴初遭到彭老总的批评,作为政委的刘西元也站出来承担了责任,自我检讨说:“这一仗没有打好,梁兴初作为一军之长固然有责任,我作为军党委书记、军政治委员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家应当分担,关键是要在以后的战斗中打出38军的威风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西元

后来的战斗也如大家所知,38军在第二次战役中打了一个翻身仗,这中间刘西元这个政委的功劳也很大。

回国后,刘西元先后担任过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3年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6岁。

3、39军军长吴信泉

吴信泉是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红军,他也是我军一位有名的战将,参加了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领部队从东北一路打到了镇南关。

朝鲜战争爆发后,吴信泉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39军军长,率领部队入朝参战,在朝鲜战场上他创下了“四个第一”:

第一次战役中,他指挥部队与美军激战于云山,首开中美军队现代历史上第一次交锋的纪录,重创美军的王牌部队骑兵第一师,歼灭“联合国军”2000余人,其中美军就有1800多人。

第二次战役中,他抓住机会,指挥第116师率先进入平壤,成为志愿军第一支进入平壤的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信泉

第三次战役中,吴信泉指挥部队再拔头筹,率先攻入汉城,先头部队占领南朝鲜总统府。

第四次战役中,吴信泉指挥部队激战东线,第117师在向横城勇猛穿插的作战中,歼敌3300余人,其中俘美军800余人,创志愿军一次战斗生擒美军人数最多的纪录。

1951年,吴信泉学三国时期关羽水淹七军的故事,开闸放水,上演了一出水淹美军,直到一周之后美军才恢复过来。

从朝鲜回国后,吴信泉相继担任过东北军区副参谋长,沈阳军区参谋长、炮兵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2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0岁。

4、39军政委徐斌洲

徐斌洲是湖北红安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时期,徐斌洲长期在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作战,1935年在嘉陵江战役中,徐斌洲英勇作战,身负重伤,并失去左眼,仍坚持不下火线,受到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嘉奖和高度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斌洲

此后徐斌洲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爆发后,徐斌洲作为39军政委与军长吴信泉一同率领部队入朝参战,他们一同指挥了39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各场战斗。也使39军在朝鲜战场上创下了“四个第一”。

回国后,徐斌洲相继担任过军事学院干部管理部部长、政治部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5、40军军长温玉成

温玉成是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在多年的战争生涯中,温玉成从一个小兵逐渐成长为我军的一员战将,到解放战争后期他已经是军级干部。

朝鲜战争爆发后,温玉成被任命为40军军长,他率部队从辽宁安东出发跨过鸭绿江,成为志愿军首批入朝参战的先锋部队。1950年10月25日上午7时,40军在云山打响了入朝的第一枪,取得了首战告捷的胜利,10月25日也成为抗美援朝入朝纪念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玉成

此后,温玉成将军历经了抗美援朝中第1至5次战役中无数次战斗,直到把“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的1953年7月才奉调回国,被人们称之为“全程参战的军长”。

回国后,温玉成相继担任过广州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北京卫戌区司令员,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9年在南京逝世,享年74岁。

6、40军政委袁升平

袁升平是江西吉安人,1929年参加红军,与当时大多数的战将一样,袁升平也参加了各个阶段的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后期他已经是第49军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升平

朝鲜战争爆发后,袁升平作为40军政委与军长温玉成一同率领部队入朝参战,参加了朝鲜战场上的五次战役,他们一同指挥40军取得了歼敌43360多人的骄人成绩。

1954年回国后,袁升平相继担任过华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第二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3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7、42军军长吴瑞林

吴瑞林是四川巴中人,1932年参加红军,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员战将,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1949年他已经是第42军军长。

朝鲜战争爆发后,第42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吴瑞林率部入朝参战,在第一次战役中,集中主力于长津湖以南黄草岭、赴战岭地区阻击美军陆战第1师及南朝鲜军首都师、第3师的猖狂进攻,连续激战13昼夜,歼敌2700余人,其中美军1000余人。之后,又指挥部队连续参加了第二、第三、第四次战役和西海岸阵地防御作战,协同兄弟部队给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沉重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瑞林

1952年回国后,吴瑞林相继担任过海南军区司令员、南海舰队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南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常务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吴瑞林被授予中将军衔,199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8、42军政委周彪

周彪是江西吉安人,1930年参加红军,参加了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周彪担任过冀中军区副司令员兼晋察冀军区第七纵队副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彪

朝鲜战争爆发后,周彪改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政委,与军长吴瑞林一同率部入朝参战,他们共同指挥42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从朝鲜回国后,周彪相继担任过东北军区防空军政治委员、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司令员、空军顾问等职。1955年周彪被授予中将军衔,1981年周彪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小结:

志愿军首批入朝的四个军的8位军政首长,在朝鲜战场上他们指挥部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仗,虽然也有败仗,但是他们齐心协力完成了志愿军总部交给的任务。1955年大授衔时他们均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从朝鲜回国后他们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国家做事。这些将军们值得我们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