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第五回的判词,突然发现,作者把黛玉的死因藏在了“玉带林中挂”这句话里。

很多人从“林中挂”直译出林黛玉吊死树林的意思。这种理解,不但违背了绛珠还泪的本意,而且忽视了与判词相匹配的画面上画的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所以,这句判词的重点不是“挂”,而是“枯木”和“玉带”。只有理解为什么把“玉带”挂在“枯木”上,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

深入分析后,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末世的宁荣二府已如枯木,养不起需要贵重药材续命的黛玉,导致了黛玉的泪尽而逝。

美而弱的黛玉,犹如需要贵养的装饰玉。

美而弱的黛玉,犹如需要贵养的装饰玉。

黛玉进贾府,带来两大与众不同的特色:一是美得惊人,让宝玉认为是“神仙似的妹妹”;二是太过病弱,让大家一眼就看出她“有不足之症”。

正是因为这两大特色,决定了黛玉在贾府的地位:一是成为宝玉的玩伴,二是和贾母一样吃“人参养荣丸”。

这对黛玉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成为宝玉的玩伴,完全违背了癞头和尚交代的“总不许见哭声”,从而开始了还泪之旅;因为和贾母一样吃“人参养荣丸”,标志着她的人生和贾母一样,进入倒计时。

这两个特色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贵养!

在古代,玉是王公贵族的装饰物。进入贾府的黛玉,不但是宝玉的装饰物,更是贾府的装饰物,其装饰作用就是黛玉的才和貌,可以为宝玉及贾母的享乐生活锦上添花。

不过,想要让玉长期保持光泽,起到装饰的作用,就需要小心呵护,也就是要贵养。

所以,在物质方面,黛玉的“寝食起居,一如宝玉”,是贾府第四代中最高规格的待遇。另外,黛玉还需要每天吃人参等贵重药品,是一块特别费钱的玉。

这就是“玉带林中挂”,树林中挂玉,是想起到夺目耀眼的装饰作用。林黛玉就是被贾府捧到高处的一块装饰玉。

两株枯木:末世的贾府已如枯木,养不起黛玉了。

两株枯木:末世的贾府已如枯木,养不起黛玉了。

树木上挂玉带,本是锦上添花之举。然而,这两株挂玉带的树木,已不再繁茂,已经枯萎了。

两株枯木,代表的正是宁荣两府。

早在黛玉进府之前,作者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清楚地告诉我们,贾府虽然看起来“还都有蓊蔚洇润之气”,实际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换个通俗易懂的说法,贾府就像两棵参天大树,外表看起来郁郁葱葱,实际上根部已经开始枯竭了。而枯竭的原因就是缺少水源,也就是贾府缺少经济来源,已无力供养依赖这两棵树活着的众多人丁。

也就是说,此时的贾府,已经是入不敷出的时候了,而黛玉却在此时进贾府,而且需要花费不菲的金钱来供养病弱的她。

这就注定了黛玉的生命只能朝着倒计时走。当贾府这两株树木的枯萎蔓延到明面上时,贾府中的主仆各有各的门路,总还能找到一条出路。唯有黛玉无路可走,只能往黄泉路上奔。

这便是“玉带林中挂”,“两株枯木上悬着一围玉带”。

黛玉是依附于贾府宁荣两棵大树而生存的,当大树成了枯木,黛玉也就自然失去养护,流尽最后一滴眼泪。“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眼泪即泪水,无水的黛玉便香消玉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