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绞圈房子虽然在城市化进程中

难逃被历史长河淘汰的命运

但这份记忆却是无法湮灭的

更是我们的乡愁所系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四季,我们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话说绞圈房子》。今天,你将听到的是《村庄和房屋建筑》之《宅基》。

点击收听朗读(音频有删改)

宅基

闵行区各地的宅基,基本形成于明清时期。各自的祖先陆续建起宅基后,后代们就此繁衍生息,安居乐业,宅基是家族各自的家园。小的宅基有村民一两户,大的数十户,甚至超过百户的也有。十几二十代下来,宅基都形成冠以“褚”“吴”等姓氏的村落,称“×家塘”“×家湾”等。一般来说,冠上的姓氏就是这个村庄的主姓,有的宅基也就只有一个姓,同村人都是此姓祖先的后代。同姓人集聚,是血缘关系为纽带在住宅村庄上的反映。因此各个村庄居住的是同一族人,称“自家屋(读音为‘户 ’)里”,供奉着共同的先祖,有着统一的祠堂

每个宅基范围内,都有竹园、河流、池塘、场地、水桥等,临河的宅基边还有木桥、石桥,供外出通行。村庄周围都是高高大大的杂树和竹林,尤以榉榆树为多,另有朴树、楝树、梓树、椿树、皂荚树、枫杨树等现在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树。从远处看,一个个宅基被一幅巨大的绿色屏障拥着,也总有几棵老树不守规矩,要冲出屏障,露出的树梢成了尖尖的山头,形成了各个宅基不同而耐看的天际线。布谷鸟开叫时,那巨大的屏障还会把绿色洇透出来,自有一种烟雨氤氲之气,好像水墨画中浓破淡的笔法。

宅基上各家房屋前都有面积大小不等的场地,都为泥地。农忙时供轧稻、掼麦等用,平时可搁桁(háng)作晒场,柴堆堆在场角上。农闲时,场地成了邻居隔壁,宅上男女休闲、闲聊之处。到夏天,更是大家乘凉之地,女人都聚在一起结花(编结),她们一边忙着手中的小铁棒,一边说着她们心中的家长里短。男人们则笃悠悠地摇着蒲扇,或闲谈山海经,或重复着从书场听来的英烈传、杨家将等故事。1950年代中期农业合作化后,生产队的轧稻、掼麦等,仍在小场地上。到1960年代初期起,各生产队陆续修建了面积很大的水泥场地,能满足集体生产之需。生产队的场地还成了露天会场,传达上级指示、评工记分,包括召开大小批斗会,都在此进行。

组成一个宅基的住宅房子类型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正屋,是村民居住、生活之处所。它们的形制有:单埭头房子,有三开间的,也有五开间的。开间和路头都是单数。绞圈房子,开间有三开间和五开间的,进深有前后两埭的,也有前后三埭头的等。统一为立帖式,七路头,椽子数21—23豁不等,屋面歇山顶。一个村庄的房子数量以正屋为多。

二、辅助房:

又称小屋,形制一般比正屋要小,屋面五路头,也有三路头的,椽子13豁或15豁等的都有。小屋一是用于喂养猪、羊、牛等牲畜,二是堆放柴草,三是放置农具等。辅助房数量较少,有的人家可能没有小屋。有的家庭正屋旁边的小屋有好多间,也可形成一埭,这种小屋就被称为拦脚屋,也是一种辅助用房。

三、披,是一种斜傍在帖上、墙壁上,无屋脊、单屋面的简屋,多用作辅助用房。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十四季,我们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话说绞圈房子》。

在上海,有一种比石库门出现要早得多,从形制到结构也更具特色,且分布范围也比石库门广得多的老房子,它就是绞(方言读音gāo)圈房子。它是海派建筑、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的是本土建筑的继承,积淀的是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方言土语等文化元素。

作家、上海地方志研究者褚半农先生从小生长于闵行莘庄地区,在老家褚家塘的绞圈房子里住了近40年,不仅充满回忆,更颇有研究。1983年在参加上海第一轮地方志修纂工作时,他根据房子结构特点及民间读音,将这种房子的写法定名为“绞圈房子”,记入了《上海县志》中,最早让本地特色民居“绞圈房子”正式载入地方志中。

本书是一部学术成果集,更是上海郊区、尤其是闵行区建筑历史变迁、人文发展轨迹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2024年6月起,第十四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朗读:北外田园 高二(1)班 冯雪妮

图文:明镜文化

编辑:汤婧娴

初审:高淑婷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