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眼睛就是尺!”

听到这句话,仿佛又回到了22年的冬奥会现场,两年前在北京冬奥会上,有着短道速滑大魔王之称的王濛,凭借着独具特色的东北唠嗑式解说火出了圈。

一天连续七个热搜,这火热程度都快赶上娱乐圈明星了,靠着幽默的风格王濛吸引了不少的粉丝,粉丝们还亲切的把她称为“濛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新粉丝都知道,王濛在短道速滑领域是非常厉害,甚至可以算得上是领军人物,但是厉害程度到底有多少,很多人却并不太了解。

光看王濛的履历整个职业生涯一共夺得77枚金牌,注意这只是金牌的数量,要是加上其他的各种奖牌,几百枚肯定是有了,除此之外王濛还是在冬奥会上第一个创下三连冠的人物。

在短道速滑这个项目上,韩国绝对是我国夺冠路上的最大阻碍,这倒不是说他们实力真的有多强,而是说他们在比赛上手脚都不太干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人在的体育精神就是没有体育精神,别的运动员为了赢是不断努力,但是韩国运动员为了赢那简直是不择手段,只要能夺冠,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能使出来。

我国运动员跟韩国人一起比赛时,就算干干净净没有任何犯规,也非常容易遭到韩国人的陷害。

所以当年跟韩国队比赛时,王濛直接将手背在后面,就是不给韩国人任何犯规栽赃的机会,王濛连手都没伸,韩国人无论如何,就算摔倒也算不到王濛头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人比赛往前滑的时候,都是靠摆动双臂配合身体,就跟跑步一样,双臂摆动起来动作更协调跑的也会更快。当别人快到终点的时候,还会拼了命的往前拱,甚至伸出手跟脚想要提前挨到终点线。

但是王濛根本不需要,就算全程双手背后照样也能够碾压韩国人夺冠,有王濛的比赛,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悬念,王濛直接靠实力碾压,在终点冲线时,甚至还能慢悠悠的减个速。

就是这样一位荣誉满身的短道速滑运动员,最后的结局却是惨遭国家队开除。王濛到底犯了什么事,即使夺得这么多的荣誉,也无法被国家队原谅呢?只能说王濛的结局全都是自己狂妄自大惹的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濛的老家在东北,可能是东北这片土地比其他地方冷的缘故,每年下雪天数也比较多,所以有很多的冰上项目运动员,都是从东北孕育出来的。

从小王濛就对滑冰非常感兴趣,到了冬天下雪的时候,别人走在冰上都会感到脚下非常滑,站都站不稳,但是王濛平衡性却非常好,走在冰上也像如履平地。

这样极具天赋的人才是少有的,因此很快当地一所体校的短道速滑教练就发现了王濛的资质,看到年纪轻轻的王濛如此有天资,要是着重培养再加上自身潜心修炼,日后必然能成大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王濛才九岁,教练并没有看走眼,王濛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天才,就这样在征求了王濛父母的同意后,王濛开始了自己的短道速滑生涯。

刚走进训练场的王濛,对一切都非常陌生,教练想让她穿上冰刀,能够提早适应训练场,这时候才发现训练场竟然没有一双适合王濛脚型的冰刀,因为王濛年纪太小,脚丫子也长得十分瘦小。

为了不耽误训练,教练只能到处给王濛找合适的冰刀,才终于给王濛找到了一双适合的冰刀,正是这双冰刀陪伴王濛度过了最初训练,当时王濛甚至连睡觉也要搂着它一起,足以看出王濛对于短道速滑的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王濛并没有辜负教练的期望,在得到新冰刀之后,每天都在紧张的训练,她想要证明自己,让所有人都看看。

2000年,王濛经过几年的磨炼终于站在了全国性的大赛上,那一次王濛虽然表现出色,但是无奈我国人才卧虎藏龙,王濛最后只夺得了铜牌的成绩。

但是这块铜牌却和金牌一样闪亮,国家队教练通过比赛发现了王濛的天赋,王濛再一次被看见,这次直接从省队调到了国家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运动员来说,进入国家队为国争光就是毕生的梦想,而王濛在16岁的年纪就轻而易举的实现了,只要跟着国家队教练好好训练,日后指定前途无限。

有可能是太过年少有为,年纪轻轻就取得这么高的成绩,让王濛有些飘飘然,也可能是之前在省队的训练太过放松,来到国家队训练让她有点不太适应。

当时国家队的教练李琰,也是中国短道速滑的鼻祖人物了,早在1988年冬奥会首次设立短道速滑表演项目,就获得1000米表演赛的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又在1992年冬奥会正式比赛上,夺得了我国短道速滑的首枚奖牌,退役之后李琰就一直担任国家队的主教练,李琰也是运动员出身,所以她认为成绩都是在高强度训练下练出来的。

所以无论是谁,就算是天赋再厉害,在她面前都一视同仁,所有人都得按照要求训练,这就让年少轻狂的王濛有些不服。

在一次比赛后,面对记者的采访,王濛直接指出国家队的训练方式太辛苦,不太适合自己。王濛接着镜头一是想诉苦,二也是想表达自己对李琰的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训练方式是否真的有问题,王濛都不应该在所有观众面前,去谈论这个问题,再加上王濛平日里训练就经常无故缺席,那次事件之后,王濛心满意足的被国家队开除,回到了自己的省队舒服去了。

但是有句话说的非常对,舒服是留给死人的,只要人活着,就应该不断向前拼搏,运动员更要付出努力,去突破极限为自己和国家争光。

自从王濛走后,国家队还真没有一个能够替王濛扛起大旗,带领着国家队向前走,当时正是备战奥运的紧要关头,李琰爱是非常爱才的,她不想让王濛就这么错过,于是找到王濛重新沟通,大方承认了自己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识到自己错误的王濛,选择与李琰和解,重新回到国家队,毕竟她身为运动员,最终极的梦想无疑就是奥运冠军。

这次王濛开始认真训练备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一抹红色的身影大杀四方,比赛上王濛一骑绝尘,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都只能望着背影叹息。

这一次王濛长大了也成熟了,没有了年少的浮躁,再加上李琰具有针对性的训练,终于成就了巅峰时期的王濛。之前说到的冬奥会三连冠,就是在这一届冬奥会上创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濛的时代,可以说让所有国家的短道速滑运动员都感到恐惧,王濛的实力毫不夸张就是断崖式碾压。原本以为这次王濛将会和李琰联手,对短道速滑项目形成统治。

没想到夺冠的第二年,就出现了新的幺蛾子,王濛在丽江和安保人员大打出手,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关键还是王濛先动的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动员作为公众人物,出门在外,代表的是自身,也是国家的形象,这次打架事件在媒体的大肆报道下,闹得沸沸扬扬。

出现了如此丑闻,按理说王濛应该老实一阵子了,可是这件事还没平息,仅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王濛就又和队友大打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算王濛是奥运冠军荣誉加身,也不能成为她屡屡犯错的“免死金牌”,国家队经过慎重考虑,对王濛做出了开除国家队的决定。

如果不是王濛的狂妄自大,想必在短道速滑这条路,她还能走的更长,获得的荣誉也远不止此,虽然离开了国家队和赛场,王濛生活依旧顺风顺水,但是对于粉丝来说,更想看到她在赛场上拼搏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