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读余华老师著作,语言实在、人物实际、故事挺亲近,仿佛那不是文学作品,而是临近住户家的事!

《许三观卖血记》读完,我觉得许三观就好像是乡下朋友;而再次早在几个月前就读完的《活着》,一直有一种错觉:福贵好像是我们一个老邻居一样。

春节回家,跟堂哥他们聊了好久,晚上天黑定了,在嫂子万般叮嘱后,侄子开车捎我回家,侄子目的地户县,我留咸阳,在七厂十字我让侄子别送我去老街,就在那下车我坐公交车回家。

常年在外漂泊,大年初一灯红酒绿的七厂十字,满目繁华竟然迫使我不忍坐公交车,那就步行瞧瞧这千年帝都的人民路夜景吧。

走到财富中心前广场,碰见那曾经老在北门口“京小盒”前卖书的老板,一个个酒足饭饱的行人擦肩而过,书摊前鲜有几位“书虫”中又多了一位,与老板简短的寒暄就蹲下挑选自己喜爱的书。

《活着》精装本最终被选中打包带回家。

——精装本《活着》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装本《活着》封面

甲辰年大年初二起,每天忙完日常,阅读《活着》就是龙年里的又一份快乐。很快,福贵那个浪荡子形象就来到我的身边,那个得到家珍却极不珍惜、仰仗着祖上留下田产,嫖赌成性,让妓女驾着戏弄米行掌柜岳父的描写,宛若我就是旁观者一样的气愤,这小子太可憎了!

——胯下失足女的福贵到米行门前戏弄老丈人的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胯下失足女的福贵到米行门前戏弄老丈人的内容

转念一想是啊,打小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娇生惯养是肯定的,不尊重老丈人也是定局,读到这里思索着他的身世,我的气也消了许多。

福贵毕竟是余华老师又一部写得太精彩的作品里的人物,别为他生气。

嫖赌的结局必然破败,而余华老师的情节没有出现新奇,顺理成章的败家后,福贵那上梁不正的爹,并没有阻止福贵偿还赌债,非常符合我们传统人的理念,欠债还钱!可这个满肚子坏水的老家伙此刻才想起来,人败家子福贵挑着沉甸甸的“铜钱”去履行“诚信”的民族传统,不使用银元,也用心良苦地让坏小子最后一次吃点苦头。

——挑着“铜钱”还赌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挑着“铜钱”还赌债

说到底,我们民族的传统还是纯朴的,福贵经历了被龙二设局输掉田产,从公子哥儿到赤贫是他嗜赌成性的必然结局。也是老辈人“十赌九输”总结的又一个鲜活例证。

余华老师的佳作接地气,缘于他遵循客观的写作定律,我家的事实经历过,民国时期,我的外公(关中方言“谓爷”)家相当穷,靠着自己的辛苦,谓爷把舍不得吃的辛苦钱置办了好称“刮金板”的田地,而正是因为穷参加了工农红军的亲戚,谓爷阿外甥得知此事就捎信给他的舅父,让我的谓爷别置办田地,后来土地改革,田地多者被划定为地主。

《活着》里,巧取豪夺成了福贵家田产继承人的“龙二”被枪毙,在枪毙现场,那作恶多端的龙二却后悔道“做梦也想不到我会被枪毙。”

——巧取豪夺的龙二被枪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巧取豪夺的龙二被枪毙

善恶到头终有报,龙二被枪毙,大快人心!

福贵作为赤贫,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被“抓壮丁”绝非空穴来风,,童年时代,常听七伯讲述自己在那个年代“卖壮丁”的营生,机智的七伯靠“卖壮丁”养活一大家子的情形,在民国并非个例,七伯那惊心动魄的故事、数次死里逃生的过程里,验证了福贵在枪子弹不长眼的战场上,九死一生捡回一条命,也是这位命大,换句话说是他的“苦难”还没有熬尽。

——老全就那样可怜地离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全就那样可怜地离开了

壮丁的经历,也算作是对一个浪子的合理惩罚吧!

苦到尽头方为甜,可当年挥霍无度,骄奢淫逸成性的福贵,也有快乐的时候,他从解放军的俘虏堆里领到银元,终于回到了家珍、凤霞、有庆身边,尽管因为他的离开,凤霞失聪,可他还是回到了热乎的家,比起老全他们就幸运多了。

但幸福的尽头就又是苦,可怜的有庆,那个特别怜爱小羊的有庆、那个心痛鞋子赤脚走路的有庆、那个跑步远超大孩子们的有庆、那个把糖分给凤霞吃的有庆......福贵的又一次打击,让人心寒。福贵就那样挺过去了。

——可怜的有庆少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怜的有庆少亡了

儿女是每位成年人的希望,失去了儿子的伤心慢慢被时间疗好;与常人略有差异的凤霞终于嫁到了城里,有了二喜姑爷的福贵、凤霞是快乐的,善解人意的偏脖姑爷,是凤霞的福分、更是福贵和家珍分享快乐的种子,一位津津乐道、另一位百听不厌,读到此处不由得也沉浸在替福贵两口子,贪婪感受闺女幸福的甜蜜中。

适应了居家过日子的福贵,对闺女的幸福是满心欢喜的,可跌宕起伏的情节:难产的凤霞同在有庆少亡的太平间殒命;命运多舛经历短暂幸福的二喜撇下苦根丧生;饿肚子的苦根因为福贵的疼爱被煮豆撑死;饱受亲人一个个离去毕生辛酸的家珍逝去;尝尽人间苦乐的福贵,熬炼了他该承受的一切!

一个被生活磨砺得异常坚强的福贵,活得通透了,他没有忘记他爹的叙述他家祖上靠一点点积累发家的历史,也为自己买了头将要被宰的耕牛。

——待宰耕牛被福贵掏钱赎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待宰耕牛被福贵掏钱赎生

这头常人觉得不可能养育的耕牛,带给了福贵分担体力的愉悦及孤独的陪伴,从余华老师安排福贵把它爱怜地称作每位亲人的名字时,一个孤零零的风烛残年之人,没有把耕牛做役使的畜力待,同病相怜地把耕牛当作陪伴自己的亲人们。

——当苦难的经历者融入苦难他已经升华到了另一种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苦难的经历者融入苦难他已经升华到了另一种境界

分田到户的那个时代,没有了五保户那一说,筋骨体肤被活计熬炼后,福贵还是乐观的,“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福贵把自己败家的经历轻描淡写地唱作“游荡”,此刻的孤老生存喻作“做和尚”,这是一种世俗人固有的,狭缝生存最逆来顺受的适应性啊!

“做牛耕田,做狗看家,做和尚化做鸡报晓,做女人织布,哪头牛不耕田?这可是自古就有的道理,走呀,走呀。”正是这样一位浪子,年轻时挥霍无度,不知天高地厚,让生活暴打无数,血淋淋的一个个教训后,虽然是对牛戏谑言辞,却也是醍醐灌顶的顿悟。

在余华老师的笔端,被挽回性命的老耕牛也被感化到了——疲倦的老牛听到老人的吆喝后,仿佛知错般地抬起了头,拉着犁朝前走去。

虽然被生活千般施虐,却并没有认怂的一位孤老依然如此豁达地粗哑嗓音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不得不钦佩,余华老师笔下的老年福贵是众多生存者的楷模啊!

承受一切该承受的,与其改变不了现状,还不如跟老年“福贵”一般,现实点吧,及时行乐!过好逆来顺受的当下吧!

郝景望@好景望关中,陕西自由撰稿人,传统媒体时代,作品散见《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西安晚报》《咸阳日报》《新闻知识》《农友》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中宣部编辑出版的全国读书征文集《攀登书山的欢歌》《书海畅游》“魅西安”;新媒体时代入驻:@头条号认证“原创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网易号、@搜狐号、@个人图书馆、@豆瓣、@强农号、凤凰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

了解更多关中文化 郝景望帮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