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文|史之春秋

编辑|史之春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2003年10月16日的6时,“神舟五号”飞船在完成多个任务后安全着陆于内蒙古。

杨利伟作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航天员,一安全落地,就成为了全国的焦点。

但当他接受采访时,却讲述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他在太空执行任务时,听到了诡异的“敲门声”。

有人说这是外星人的试探,也有人说杨利伟是被病毒所感染产生的错觉。

而这一谜底的真相,在13年后才水落石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飞前的准备——

其实在1995年,国家就启动了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的程序。

作为“中国航天第一人”的杨利伟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

1997年他就从另外14名优秀飞行员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预备航天员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为航天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1998年,杨利伟被选拔出来后,他和其他航天员就开始了接受为期两年的严格培训。

他们在培训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极限挑战,比如承受8倍自身重力的离心机旋转、在极速甩头时坚持15分钟不晕眩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宇航员稍微有不注意的地方都将会付出生命代价,这些训练都是为了今后能进入太空做好的万全准备。

为了掌握所有飞船操作,杨利伟看了近百个与航天相关的学科为必修课。

只要有时间,白天在基地上课、晚上钻研舱内结构,杨利伟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毫无疑问,杨利伟和他的拼搏精神,诠释了什么是"万里挑一"。

只有接受过如此严酷训练的铁人,才足以挑战如此艰难的险阻。

这些所有付出都是为了实现杨利伟孩童时期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03年,中国第一批航天员全部获得三级航天员资格。

随后,经过无数次评审和选拔,杨利伟终于入选了首飞梯队。

杨利伟将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杨利伟等待着关键时刻的来临,他的心情无比的激动和兴奋。

2003年10月15日9时,身着紧身航天服的杨利伟来到发射场,完成最后的准备工作。

8时58分,为期28分钟的发射准备程序正式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二、一”随着倒计时的落下,这一神圣的时刻终于到来!

发射塔的遮阳罩打开,火箭喷射出万吨推力,划出一道火红的长虹。

随着地面发出“飞行!”的口令,杨利伟驾驶"神舟五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所有人都屏息静待这历史性的一刻。

几十分钟后,太空中一阵欢呼声传来:"太空制高点,飞船工作正常!"

伴随着掌声和欢呼,历史性的时刻到来,杨利伟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环绕地球飞行的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代表祖国亿万人民,向太空和平利用的奋斗目标前进了一步!"杨利伟充满自豪地说。

这是中国人民的梦想,也是人类和平利用太空的崇高理想。

在这宏伟蓝图下,中国航天事业势必乘风而上,一路高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空中的“敲门声”——

其实发射升空是火箭运载火箭飞行中最危险的一个环节。

当神舟五号火箭加速飞升到30-40公里高空时,便遭遇了剧烈的飞行共振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箭剧烈颤抖,杨利伟在重力压力下五脏六腑都备受折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在距离地面仅百米高度时,突然传来地面指令:"杨利伟,90秒内必须启动逃逸塔!"

这意味着必须启动发射逃逸程序中止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紧要关头地面失去了飞船信号,惊心动魄的26秒后,信号终于恢复。

指挥官当机立断:"飞行继续!继续升空!"

经过生死考验的惊心动魄岁月后,杨利伟终于来到了太空,目睹了人类从未见过的奇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他看到地球的蔚蓝时,内心无比激动。

太空中的他,看到了极其罕见的景象——地球自传,使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圈又一圈运行,日夜更迭。

杨利伟告诉我们,他当时就体会到了所谓"天地颠倒"的奇妙错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正当他沉浸在梦想成真的兴奋中时,却遭遇了一件匪夷所思的怪事。

"咚咚咚", 随着一阵有节奏的敲击声在舱内响起, 杨利伟头一次感到毛骨悚然。

这声音就像是有人在飞船外面用木锤不停地敲击着舱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利伟急忙趴到舷窗边往外查看,却一无所获。

他反复观察,肯定不是飞船内部发出的声音。

可太空中怎么会有"敲门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利伟一时陷入迷茫,不知所措。

就在他惊疑不定时,神秘敲门声却无规律地一阵阵响起。

杨利伟并非第一位遭遇太空离奇响声的航天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69年阿波罗10号执行绕月任务时,美国宇航员曾听到约一小时的神秘"宇宙音乐"。

美国一直将此现象隐藏,直至40年后才公开。

而神州六号、七号宇航员也都曾听到过这种诡异声响,却同样无法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当时出现的那些个"怪事",杨利伟还在返回地球的飞行过程中也遭遇了离奇的现象。

飞船先将轨道舱分离,只剩中国造型的返回舱继续飞行。

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受到高温高压的严重冲击,飞行速度骤然下降,巨大的空气阻力让飞船表面温度也不断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气旋般的剧烈摩擦,令得船舷窗玻璃竟出现了裂痕。

这意味着,如果玻璃真的破碎,无比炙热的外界将会瞬间吞噬整个飞船!

杨利伟当时内心惶恐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就在几年前,"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因舱外热防护体系损坏而突然解体,全员遇难。

幸运的是,地面探测表明一切正常,杨利伟最终安全着陆在内蒙古大草原上。

纵观杨利伟这次飞行足足21小时之久,历经生死威胁,也对未知世界有了新的探索,堪称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航天壮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利伟回国后第一时间报告了太空上的这些情况。

我国科研人员也对这个“太空敲门”事件进行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谜底终于被揭开——

杨利伟在太空中经历的这一段神秘往事,一直未能解开谜底。

太空中杨利伟听到了"咚咚咚"的敲门声到底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模拟这种声音,航天中心用尽各种办法进行测试,但杨利伟始终说那并不像。

奇怪的是,后来的航天员也都听到过这种神秘的声音。

很多人猜测,这可能是飞船外壁膨胀收缩导致的,也可能是太空尘埃撞击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或许是无线电信号干扰,但始终没有定论。

一度被戏称为"外星人的敲门声"。

直到13年后的2016年才终于露出了真相的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10月,中国首次开展"住"太空的试验——"月宫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舱内的科研人员再次听到了那阵诡异的"敲门声"。

这一次,他们通过仔细分析和反复实验,终于揭开了这一谜团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敲门声"其实是内壁材料在温度、压力等环境变化下,产生微小形变而发出的响声。

温差导致压力变化,舱壁材料就会发生微小形变,从而产生"咚咚咚"的声响。

这种现象被称为“热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这一听似玄之又玄的奇怪声响,其实只是正常的物理效应,并不会对飞船本身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当年,面对神秘的"敲门声",杨利伟展现了中国航天员卓越的心理素质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他对我国航天技术的设计和可靠性有着坚定的信心,从容应对了这一意外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年来,航天事业发展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他们用专业知识和科学精神为航天事业不断注入动力。

相信未来的每一步,都将向人类展现更多未知的奥妙。

只要我们坚持用科学的理性之光照亮前方,定能书写下宏伟的航天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杨利伟的壮举,不仅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航天梦想,更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奉献的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他已退出一线航天员岗位,但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努力、勇攀高峰。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征程已经开启,面对重重挑战,有着一代代科研人员接力奋进的决心,定能再创辉煌。

值得庆幸的是,杨利伟目前身体健康,并活跃于公众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经历早已构筑起永恒的时代丰碑,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相信在他的带动下,更多仰望星空的中国青年必将继往开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信息来源:
杨利伟:百度百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利伟首次回应太空敲击声:可能是物品结构或气压变化所致——国际在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