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先生,最近又忙上了开直播了。按理说,他要钱有钱,要名有名。真是闲不住啊。

是否开直播,第一天翻车了。一名叫“达宁英”的女士留下了一段话和照片。网友一片哗然,又有好戏看了,又有大瓜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话如下:

王石先生:我是达宁英,原名:达宁婴。非常对不起的是在70年代我太忙把你的名字忘记了!但只要再看到你的视频就会立即想起你!我和我儿子现住镇江市江苏大学校本部内3区03栋内,我儿子周六周日休息,我在着他休息时外出买菜购物,今天看到你的直播很高兴!你一家现在住南京市吗?这是我近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石的传奇经历很多,他本人也出了几本自传书。他功成名就的事,我们就不说了,今天深挖一下他的青年时代。

王石,1951年出生在广西柳州,其时,他的父亲是处级干部,可以说根正苗红。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

王石上小学时先是在北京,后来随着父亲到了郑州,小时候的王石,调皮捣蛋,成绩平平,但是从他的自传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生活的还是很惬意的。

初中还没毕业,文歌就爆发了,王石的幸福生活也就结束了。

1968年,初中毕业后,王石按照父母的意愿当了兵。成为了空军汽车三团的驾驶兵,在经过6个月的驾驶学习之后,到新疆空九军工作。

王石当了五年的兵,在进入新兵连的第一年里,他就接连入团、入党,并成为了班长。这在普通人身上根本不可能,完全是在于他的背景。

1973年,王石从部队转业,进入郑州铁路局一家工厂锅炉大修车间做工人。

按照王石在《道路与梦想》一书中的记载,他本来有两个工作机会,一个是到政府给领导当司机,一个就是到锅炉大修车间当工人。

据王石自己的说法,他之所以选择后者,也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在部队开了五年车,对开车十分厌烦,所以宁愿去做干体力的工人,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后者有机会选送上大学。

在车间工作一年以后,王石被保送进入兰州铁路学院,专业是给排水。

之所以得到这个名额,王石自己说是因为他是车间里面最能吃苦的人,老师傅们有感于他的吃苦耐劳,所以推荐他上大学。

不过,如果不是有背景,就很难说。这些东西他自己肯定是不会讲。

虽然如愿以偿上了大学,王石却不喜给排水这个枯燥的专业,他本人更喜欢文科类的专业。

在大学期间,他一直自学英语和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为日后他的发家奠定了基础。

1977年,王石大学毕业,进入广州铁路局工程五段做技术员,每月工资42元,虽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已经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了,但这不是王石所期望的工作。

1978年,由于广铁五局接手笋岗北站消毒库项目,王石第一次到了当时还是边防禁区的深圳。但当时的深圳还尚未开发,王石对这个与香港一河之隔的小镇也并不感兴趣,总是盼着工程赶快结束好离开这里。

1980年,王石终于脱离了他不喜欢的铁路系统,进入了广东省外经委,做招商引资的工作,按照王石在自传的说法,他是通过公开招聘进入外经委的,不过,一个给排水技术员,能够进入外经委这样的单位,不得不让人产生联想……

也是在这个阶段,王石与王江穗相识结婚,并生了一个女儿。而他的岳父王宁是广东省委副书记。

不过,后来王石还是离开了广东省外经委,进入深圳特发,开始了他的经商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观王石的历史,1973-1977年,大学四年,是王石的空白,所有的自传对这四年都是一笔带过。

而本故事发生的时间,很可能就在此间。

达英宁,很可能是化名,音译Darling,意思是心爱的、亲爱的。

她很可能是王石大学时代的女朋友。

她的留言指出了70年代,正好对上。

她留言又特别指出自己的儿子,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当年血气方刚的王石留下了龙种。而她就是那个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一切,静待真相。

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