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孩子在心理问题刚出现时,症状并不严重,但父母的忧虑程度却是最高的。

孩子忽然出现心理问题,说不想去学校,父母慌了神,不知所措,只想着怎样尽快地把孩子送到学校去。

但是,父母越急孩子就越害怕,最后崩溃了,甚至威胁说以后再也不去上学了。

父母找到了老师,希望老师能把孩子劝回学校。

可是,这个时候的孩子神经已经紧绷了,老师的鼓励就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父母又找到心理咨询师,希望可以改变孩子的认识,尽快让他们重返校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父母并不知道,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只要求孩子改变,父母也要改变、成长,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理问题才会慢慢痊愈......

如果父母不成长、不改变,保持旧的教育模式,孩子依然还会深陷在泥潭里不得自拔。

针对这一话题,纽扣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特聘专家张久祥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专题讲座——《孩子出了问题,靠父母改变能影响孩子吗》

张教授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从多维度剖析了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深入探讨了父母改变行为方式对孩子成长产生的深远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擅长领域: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与疗愈;家庭整体心理动力调整;矫正改变青少年厌学、人际关系不良;各类焦虑抑郁情绪的调适、疗愈;团体心理疗愈、抑郁症疗愈。

01

孩子出现问题,为什么改变的却是家长?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孩子的心理感受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为,都深受父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当孩子面临心理问题时,父母既是问题的“制造者”,也是帮助孩子改变现状的“改变者”。

我们可以用“致病”与“治病”来形容父母的双重角色。

首先,“致病”的“致”,指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的关系模式以及互动方式,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问题。

包括父母的教育理念、陪伴模式,以及在陪伴过程中彼此的感受、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

而“治病”的“治”,则体现了父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角色。

假如将孩子比作一颗人性的种子,那么父母和家庭环境则是这颗种子成长的关键养分,如同土壤、阳光、空气和水一样,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和支持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不良的影响,比如土壤贫瘠、阳光不足或水分过量等,那么这颗种子的成长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可能出现枝叶萎缩、树干分叉等问题。

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及时改良“土壤”,改善与孩子的关系,确保日照、水分以及养分的配比恰当。

所以,无论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还是心理现象,它们之间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02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心理问题?

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其实都是“关系”制造而来的。而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重新构建和改良这些关系。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往往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却忽视了问题背后孩子的真实感受。

我们不仅要关注问题本身,更要深入孩子的内心,去感受他们是因何种因素形成的这些问题,这恰恰是许多家长容易忽视的重要方面。

当孩子出现情绪不稳定、人际交往困难、社会适应不良、学习状态下滑、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时,父母首先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父母把问题当作问题时,它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待,那这些问题就不会成为问题。

在青春期,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各种行为,比如厌学、沉迷网络、对抗父母等。这其实是青春期常见的现象。

很多时候,父母往往过于紧张,将孩子的这些行为看成是特别严重的问题,结果反而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从成长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只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节奏和速度问题。

有研究显示,1/3到1/2的孩子在面临一些心理问题时,通常都会被过度问题化,而实际上,这些问题并不一定是孩子真正的问题。

03

当孩子出现问题,家长该如何做?

首先,父母需要把孩子当作朋友,把自己变成孩子心理表达的倾听者。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连续且充满变化的过程。

当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必须要做出改变,改变以往的沟通方式,多听少说,少干预多理解。

要学会多去用耳朵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通过改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建立新的沟通模式,去促进孩子心里正向、积极的一面,让孩子能够得到更好地成长。

孩子最好的“营养”,其实是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所给予的爱与陪伴。

这种陪伴不仅是物质上的,是父母用爱的形式,通过良好的亲子关系,将爱与期待输送到孩子的心中,最后转化为他们成长的动力。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其实往往就是缺乏父母的“营养”。

很多时候,父母可能觉得已经为孩子提供了足够的爱与支持,但如果亲子关系不畅通,父母的爱就无法有效地传达到孩子心里。

因此,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子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连接,更是一种信息与营养的传输渠道。如果其中存在障碍,信息就无法顺利到达。

当父母能够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就能更有效地将爱与期待传递给孩子。

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最大的核心问题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对父母而言,想要改变孩子最有效的捷径,就是改善和重新建构与孩子之间良好的亲子关系模式。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以适应孩子不断变化的成长需求。

通过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沟通技巧和情绪管理能力,更好地引导孩子面对困难,帮助他们成为自信、独立、有责任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