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毛家的外孙辈之中唯一一个和毛主席有过接触的人,孔继宁格外引人注目,不仅如此,对于毛主席和贺子珍之间的感情纠葛,他也有所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继宁:贺子珍被强行送进精神病院的真相

1936年,敌人在进攻瓦窑堡的时候,贺子珍跟着毛主席来到了保安,并在这里生下了第五个孩子,也就是他们之间唯一一个生存下来的孩子——李敏。

对于这个娇小的女儿,曾经担任过毛主席警卫员的陈昌奉回忆的时候说道:“孩子生后,毛主席非常高兴,当时工作特别忙,繁忙工作之暇,毛主席总是看看孩子的小脸,有时亲吻抚摸几下......”

自从贺子珍跟随毛主席进入延安,她清醒的看到革命形势发展非常快,内心深处深切的明白,想要适应发展形势,光是她目前的一点文化底子是远远不够的。她急需系统性地学习和提高自己,从而适应革命工作的需要。

一天晚饭之后,贺子珍和毛主席散步的时候,他提出自己想要进入抗大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妻子提出的想法,毛主席先是惊愕,之后很快平静了下来,他担心妻子的身体承受不过来,抗大的纪律很严,不但有出操,还有军事化行动,但贺子珍生下孩子还没过多久,身上的重伤还未完全康复,她的身体可能会吃不消。

对此,贺子珍持相反的态度,在她看来,他们辗转战斗在根据地,又经历了长征这样艰苦的环境,这些艰苦的日子他们都过来了,如今只是进延安学习,莫非就坚持不下来了吗?毛主席深以为然,于是同意了。

贺子珍进入抗大之后,拥有了新的奋斗目标,严格要求自己,后来毛主席去抗大参加学校活动,结束后他找到贺子珍,询问她的学习情况,询问她的身体能不能挺得住,贺子珍坚定不移道:“能挺得住,一定坚持到毕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让贺子珍没有料到的是,这样全新的生活竟然会这么的短暂。抗大所过的本就是艰苦的军事化生活,而且,贺子珍才生下小孩没多久,身上受的伤还没有完全恢复,受到条件的影响,连营养也根本不足,尤其是埋藏在身体里面的弹片,让贺子珍苦不堪言。

贺子珍原本想要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支撑下去,结果,一次,她在上厕所时,直接晕倒了,幸好发现及时送进医院,这才让她脱离危险。

抗大的领导看到贺子珍的身体这样虚弱,也不敢多留她,在征求了毛主席的意见以后,她就辍学在家静养。当时毛主席日理万机,他想要顾及妻子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贺子珍一个人待着也逐渐生出了诸多疑虑和不安。

来到延安之后,贺子珍和毛主席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两人的性格都很倔强和执拗,他们不愿意过多的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这条裂缝也就逐渐失去了愈合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贺子珍是一个革命勇敢的女性,但是,在面对爱情和婚姻问题上时,她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妇女,她的内心深处深爱着毛主席,那么的专一和真挚,为此,她生怕自己会失去他,对他的占有欲也强了起来,结果适得其反,在又一次和毛主席吵架后,贺子珍有点累了,她想着自己暂时先离开延安,前往上海或者苏联治好伤,等自己治好后再回来,届时他们也能更好的在一起。

对于妻子的提议,毛主席是不同意的,为此多番恳求她能够留下来,贺子珍也舍不得,可是,为了长久的在一起,她必须提升自己,再将身体治好。1937年,贺子珍怀着复杂的情绪离开了延安,离开了自己患难与共十年的丈夫毛泽东。

但是,贺子珍来到苏联后,日子并没有如她当初设想的那般轻松,任凭她想破脑袋都不会想出来,自己竟然会被关进精神病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贺子珍同孩子们来到伊万诺沃第一国际儿童院。

次年冬天,不少人被寒冷的天气冻得直哆嗦,还不容贺子珍他们适应这种天气,一个噩耗传来,女儿李敏患上了肺炎,病情非常的危重,为此,李敏被医生送进了隔离室里面,看着屋子里面奄奄一息,小身体不断抽搐,女子本弱,为母则刚,看着女儿痛苦的模样,贺子珍已经没有充足的理智去思考这件事了。

然后,贺子珍因为用木材做取暖之举而违反了院方的规定。院方得知贺子珍的这一通操作之后,对她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评,他们的遮掩言语一句句刺激着贺子珍,但是,贺子珍始终没有觉得自己有错,她做错了什么?她不过是为了抢救自己的女儿罢了,这件事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任何对错之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救治自己的孩子,不愿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面前失去生命有错吗?没错的,但是,院方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的眼中,贺子珍就是违反了规定,再加上贺子珍用自己半吊子的俄语进行解释,更加雪上加霜。

院方也没有耽误多少时间,被误解的贺子珍就这样被强行送进了精神病院里面。

贺子珍的外孙孔继宁长大之后找到了那家医院,只是,让人心生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获得拍摄许可。那位将贺子珍强行关进医院的俄国人一直坚称贺子珍精神失常,然而孔继宁他们翻遍了俄罗斯关于贺子珍的所有档案,都没有发现有关的医院证明。

贺子珍原本以为她在苏联能够获得新生,结果......之后,贺子珍的人生迎来了逆转,1947年,王稼祥和罗荣桓先后来到苏联养病,他们来到这里后到处打听贺子珍的下落,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总算找到贺子珍的下落,当然,他们肯定不会让贺子珍继续留在精神病院,他们直接和斯大林坦言,要将贺子珍带回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王稼祥夫妇的安排之下,贺子珍母女终于在苏联重聚,回国之前,王稼祥还征求了毛主席的意见,得到肯定后,贺子珍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萦的祖国,这一年,她才38岁。

没有照顾好外婆,他要承担六成的责任

也不怪孔继宁对贺子珍的事情这么上心,他是贺子珍的女儿李敏所生的儿子。

1962年,孔继宁出生在中南海,他出生的日期特别有意思,同苏联“十月革命”俄历纪念日只相差两天,于是,他的外公毛泽东和爷爷孔从洲两人一块给他取了名字,合起来就是“继宁”。孔继宁出生后,毛主席肉眼可见的开心,并阐明孔继宁的出生,让70岁的他升到了祖父级别。

毛主席有多么喜爱这个外孙呢?李敏曾在书中写道,父亲工作累了之后,就会顺脚去看一看他的小外孙,抱一抱亲一亲对方,孔继宁长得虎头虎脑,小小年纪就不哭不闹,笑起来非常的可爱。她的父亲本就喜欢小孩子,如今也和寻常的老人一样隔代亲,非常喜欢和孔继宁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孔继宁来说,他的外公最伟大,他和外婆最为亲近。

因为孔继宁的童年是在贺子珍的身边度过的。孔继宁六个月的时候,就被抱到了贺子珍的身边,为贺子珍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孔继宁家中的相册中一直留着他和外婆的合照:只要是他和外婆在一块拍的照片,她老人家的脸上都是笑容。

孔继宁长大一点后就懂事很多,得知外婆的身体不好后,他就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外婆过多的为自己操心,在外婆面前他就会化身开心果,逗得老人哈哈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外婆不一样的是,在孔继宁的记忆里,外公非常的忙碌,为了让父母带着自己去见外公,他还和爸爸妈妈打赌,若是他戴上红领巾就带着他一块去中南海,赌约成真后,孔继宁激动万分的去了中南海,令他失望的是,外公在开会,最后还是周总理陪着他们一家吃的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贺子珍身上的病以及凄苦的人生,毛主席曾经对女儿李敏说道:“没有照顾好贺子珍,他要承担六成的责任。”每次提到贺子珍的病情和凄苦的半生,毛主席的心情都非常的沉重,而孔继宁以及他的母亲李敏就成为了两位老人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孔继宁不到一周岁的时候,就跟着父母从中南海步入了平民生活,孔令华踏着一辆平板车将他们的全部家当都带走,所以,孔继宁从小就接受了严苛的教育,绝对不能搞特殊化,不然就是给家庭抹黑,而这一点他做到了,在外人面前,他从来都没有提及自己是谁的后代,这样一来,也更加便于他和同学们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