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接近尾声,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却力排众议,紧急调遣24万精锐志愿军秘密赴朝。

毛主席的决定令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十分疑惑,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事后却让我们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英明决断。

那么毛主席为何要在抗美援朝战争即将胜利的时候,调集24万精兵秘密赴朝呢?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决定出兵援朝

1950年6月,全党和全国人民正按照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确定的关于恢复国民经济的方针和部署,有条不紊地工作着。然而一件毛主席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发生了——朝鲜战争爆发。

6月27日,美国决定派出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领海、领空,从而向朝鲜城市狂轰滥炸。

8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毛主席在会议上指出:“我们对朝鲜不能不帮,必须要帮助,用志愿军的形式,时机也要适当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

就在同一天,毛主席审阅了聂荣臻的一个报告,报告指出,准备派出部分高炮部队进入朝鲜的一侧,以此来确保鸭绿江大桥的安全。毛主席当即批示:“同意。”

9月5日,毛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指出:“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朝鲜战争持久化的可能正在逐渐增大。”

9月15日,朝鲜战局发生巨大的改变,美国7万多人在仁川港登陆。28日占领汉城,彻底切断朝鲜半岛南部东江边的朝鲜人民军主力的退路,令他们腹背受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1日,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与此同时麦克阿瑟向朝鲜发出“最后通牒”,要朝鲜人民军无条件“放下武器停止战斗”。

10月2日下午,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朝鲜半岛的局势以及我国出兵的问题。毛主席认为出兵朝鲜是万分紧急的事情,原本拟定由林彪带兵出战,但林彪因为身体不好而拒绝了,最终决定由彭德怀率部赴朝。

会议上大家的意见并不统一,于是决定在10月4日再次召开会议,正式讨论志愿军入朝作战问题。

10月4日下午,在毛主席主持下,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

是否派兵赴朝对我国来说是一个牵动全局的大事,因此我国共产党面临一个重大的抉择:出兵还是不出兵。

会议刚开始,毛主席让大家讲一讲出兵的不利情况。大多数参加会议的人都不赞成出兵或者对出兵还有各种顾虑,毛主席听了大家的发言后,说:“你们说的都是有道理的,但别人处于国家危机时刻,我们站在一旁观看,不管怎么说,心里也会难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彭德怀

会议进行到一半,彭德怀匆匆到场,由于他对会议的内容并不清楚,因此只是侧耳细听,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10月5日上午,邓小平受毛主席委托,将彭德怀请到中南海毛主席的办公室。毛主席知道,此时彭德怀的意见以及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两个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倾心的交谈。

彭德怀表示坚决拥护毛主席出兵援朝的决定,毛主席说:“经过考虑,决定将挂帅出兵的重任交给你。”彭德怀没有一丝犹豫地说:“我坚决服从中央的安排!”

毛主席点点头,十分满意地说:“这我就放心了,现在美军已经分路向三八线进发,我们必须尽快出兵,得到主动权。今天下午政治局继续开会,还要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

在下午的会议上,仍有两种意见,分别是同意出兵和拒绝出兵。彭德怀听了其他人的意见后,随即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赞同毛主席出兵的意见,一旦美军向我国边境发起进攻,我们再开始行动的话,岂不是处于被动状态?”

参加会议的人听了彭德怀的话纷纷觉得很有道理,那些反对出兵的人也不再说话,会议最终决定,由彭德怀率部赴朝参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10月8日,在美军已经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后。毛主席发布一个命令:

“为了援助朝鲜人民,决定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即向朝鲜境内出动!任命彭德怀同志为志愿军总司令,率部赴朝参战!”

10月19日,彭德怀率领志愿军战士横跨鸭绿江,赶往朝鲜战场。志愿军入朝后,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进,没人知道这在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队伍中,竟然会有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毛主席的儿子以一名普通战士的身份走在队伍中,然而他到朝鲜仅一个月就壮烈牺牲了。协助毛主席指挥抗美援朝的周恩来怕这件事对毛主席打击太大,于是过了一个多月才向主席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和毛岸英

毛主席听后沉默了一会,然后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岸英是党的主席的儿子,但他也是一个和别人一样的战士。”

毛主席的儿子上前线,既体现了领袖的高尚人格和情怀,也体现了最高统帅对抗美援朝的必胜信念。

毛主席为何秘密派出24万兵力赴朝?

1953年6月朝鲜停战谈判终于达成了全部协议,朝鲜战争即将停战。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南朝鲜代表怎么也不肯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当时南朝鲜领导人李承晚发布声明:“如果按照这份协定上的内容,那么南朝鲜将会丧失自己的领土。”尽管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但他还是坚持不肯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对于李承晚的声明,李克农等人还以为他想要争取一些领土,然而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李承晚的野心更大,他想要整个朝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承晚

李克农和彭德怀认为李承晚的南朝鲜军队是一直跟在美军身后的,因此他们都没有想到李承晚还有更大的野心。当毛主席得知李承晚的做法后,敏锐地察觉到背后的用意。

爱好和平的人们怎么也想不到,就在6月17日晚上,南朝鲜李承晚集团突然以“就地释放”为名,胁迫朝鲜人民军战俘27000多人离开战俘营,押送到南朝鲜军队训练中心。

李承晚并不赞同在停战条约上签字,他认定一旦停战对南朝鲜意味着死亡,他不肯放弃,因此铁了心也要将战争打到底,更是高呼“向鸭绿江进行一次全面的军事进攻”!

李承晚集团这一举动在国家上引起强烈的不满,毕竟这可是公然破坏遣俘协定的行为。李承晚既然挑起了事端,那么我国也不是好惹的,即使是暂时挺迟停战协定也是在所不惜的。

6月22日,毛主席给彭德怀发去一封电报:“秘密调集志愿军24万人再次赴朝前线。”

彭德怀等志愿军高级将领并不知道毛主席为何这样做,甚至有人认为主席这样有些过于小心了,直到半个月后,他们才明白毛主席的高明之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

就在彭德怀按照毛主席的安排下,连夜修建好防御工事的第二天晚上,李承晚的南朝鲜军队就带着7个师的兵力反扑过来。原来李承晚是想趁着志愿军和平谈判的放松间隙,来一个突然袭击,从而夺取上甘岭和金城的战略要地。

此次李承晚是倾尽所有,本以为能有所收获,殊不知这一切都被毛主席给猜透了。

为了促成朝鲜停战协定早日签字,志愿军总部决定以第20兵团主力在金城附近对敌军实施一次大规模阵地进攻战役。

我军参战的20兵团下辖第68军、67军、60军、54军、21军共五个军,另外还有9兵团第24军一个师的兵力配合作战,总兵力足足有24万多人。

除去第21军、54军入朝不久缺乏经验外,其余各个军队都有对敌进行阵地攻坚战的经验,不过我军对大规模的攻坚战没有什么经验。

在战役准备期间,志愿军司令部特意给20兵团加强了炮兵第2师28团、30团一个营、火箭炮兵201团、高射炮兵601团等等。加强后的金城正面我军共有82迫击炮以上地面火炮1100多门,坦克20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战争

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是1:3,火力对比则是1:1.7,这也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历次战役中,火炮数量第一次超过敌人。

除此之外还调集了2000台汽车运送15000吨作战物资,其中炮弹有70万发,炸药有124吨。各参战部队根据自己的任务,除了周密地进行敌情地形侦查、制定作战方案外,还秘密构筑了大量的屯兵洞,同时还以数万人力修筑了运输道路。

6月22日到7月6日,第20兵团先后召开兵团党委会议和师以上干部会议,研究和确定了战役部署。兵团司令员杨勇是解放军中有名的虎将,他知道这场战役的重要性,因此多次强调要贯彻稳扎稳打,打必歼、攻必克、守必固的方针。

1953年7月12日晚上,参战各军都完成了准备工作。次日晚上21点,志愿军1100门火炮在一片沉寂中突然齐声怒吼,短短20分钟内,南朝鲜军阵地上就倾泻了1900多吨炮弹。

这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炮击,也是我军头一次占据战役地面火力优势。

震慑敌军的炮击刚一结束,20兵团司令员杨勇和政委王平就指挥三个突击集团向金城地区南朝鲜军发起猛烈的进攻,至此,金城反击战正式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美援朝最后一战打响

南朝鲜陆军第一王牌首都师首当其中,在整个战争中,这个战前由南朝鲜首都警备司令部改编而成的步兵师确实是南朝鲜最能打的部队,而他们第一团则是南朝鲜军队历史最悠久的团队,也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白虎团。

在白虎团三个营当中,右翼2营一开战就被志愿军掀起的怒涛席卷。团长崔喜寅急令预备队9连和11连前去增援。谁曾想9连刚出发就被淹没在志愿军的炮火之中,一半人马不见踪影,另一半则逃得干干净净。

再看11连虽然赶到了一营阵地,但不久后也在阵地上销声匿迹了。团长崔喜寅十分着急,而他们的通讯网络也被我军的炮火给炸毁了。

白虎团左翼的26团也陷入崩溃边缘,他们刚到阵地就受到我军炮弹的轰炸,第一辆坦克中弹着火,而剩下两辆坦克掉头就跑,一线防御阵地也快要崩溃。

这天晚上,志愿军部队攻占了26团阵地,在我军强有力的炮火之下,白虎团也成为一只病猫,他们距离全军覆没也不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虎团2营边打边撤退到第二防御地带,本以为能够逃过一劫,殊不知我军尾随其后,见缝插针,又从一营和二营结合部穿插进来,将2营的三个连分割包围。

白虎团前线部队被我军围攻,就在这个时候有一支分队却悄悄地向白虎团团部进攻。这支分队的人数虽然很少,但却个个都是骁将。

小分队由作战经验丰富的志愿军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带队,他们如同一把尖刀,向白虎团的“心脏”插去。小分队的成员们穿着南朝鲜军军服,每个队员除了配有手枪、冲锋枪和手雷外,还配有电台、绳索软梯等特战工具。

白虎团的团部设在距离前线20多公里的金城南侧山谷内,此处名叫二青洞,地势险峻,四面都是悬崖峭壁,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在前进的途中,杨育才穿上了一套美军军官服,他冒充“美军顾问”走在最前方。当他们碰到南朝鲜军队巡逻的时候,杨育才主动上前,用英语安抚他们,蒙混过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凌晨2点,12名志愿军战士潜入白虎团团部,他们按照当初的部署,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冲进了团部,成功将白虎团团部几十名兵官击毙,活捉了南朝鲜首都师副师长林益醇。

打掉指挥所以后,小分队还顺便干掉了团部附近的油库和弹药库,一时间爆炸声响彻云霄,白虎团团部警卫部队也乱成一片。由于他们并不知道志愿军究竟来了多少人,因此无法组织抵抗,只能慌忙逃窜。

后来经过统计,这12名志愿军侦察兵竟然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成功击毙敌军223人,其中包括白虎团团部97人,而自己无一人伤亡,创造了特种战史上的奇迹。

激战了整整一个通宵,天亮后志愿军惊喜地发现天空云浓雨大,随后20兵团司令员杨勇做了一个十分大胆的决定:“打破常规,白天开始进攻!”

在20兵团东、中、西三个攻击集团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击下,南朝鲜军队的防线也守不住了。

14日晚上,金城的敌军全部被我军消灭,南朝鲜守军四个师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毁灭性打击。最重要的是我军向“联合国军”构筑的防御阵地向前推了9.5公里,这也是战争双方在阵地战阶段推进的最高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得金城战争胜利

7月15日、16日连续两天,20兵团西集团以守为攻,中央集团也在向前推进。东集团于14日18时,以第二梯队60军180师538团和540团投入到战斗当中。

两年前的第五次战役中,180师担负殿后任务,为避免全局陷入更大的被动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180师也受到了十分严重的损失。知耻而后勇,180师经过休整和学习,战士们逐渐恢复自信心。

在1953年夏季反击战中,180师的战士们胜利夺取南朝鲜军第5师的核心阵地,也受到了兵团的高度赞扬。这次参加金城战役,180师被编为东集团第二梯队,他们听着前方传来的阵阵炮火声,早已按耐不住,复仇的火焰也在心中燃烧。

180师接到命令后,师长李钟玄指挥部队迅速出击,趁着敌军崩溃的时候,分别在广大洞和登大里两个地方利用桥梁南渡金城川,随后兵分四路冒雨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15日中午,180师先后占领了黑云吐岭、867高地等,成功消灭南朝鲜军第3、5师各一部共1000多人,随后又向南推进了大约8公里,对南朝鲜军第二军团防区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而180师也成为金城战役期间,我志愿军反击进展最快,也是打得最远的一支部队。

20兵团胜利完成上级交给自己的进攻任务后,战场上的形势对我军是非常有利的。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敌战役预备队南朝鲜军第11师以及第7师迅速进入战场,当时天空突然下起暴雨,河水上涨,金城川桥梁也全部被敌机炸毁,因此我军炮兵阵地前推和前线运输发生困难。

面对志愿军的凌厉反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以及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泰勒在16日乘坐飞机抵达前线,召开高级军官会议,更是扬言要发动最大的反攻,夺回金城以南的失地。

当天,美军先后集合南朝鲜军第5、7、9、11师和美军第3师,以及南朝鲜军第3、6、8师残部,全力向我军反扑,而他们的重点则是我军东集团180师刚刚攻占的黑云吐岭附近。

180师此时因为天降暴雨,和后方完全断绝同行,也再次面临严峻而残酷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日清晨,南朝鲜军第2军团司令指挥6个团的兵力,在坦克、飞机和火炮的配合下,再次向180师阵地发起猛烈的进攻。我军防守部队在没有工事依托、没有纵深炮火支援、枪支弹药供应不上的情况下,冒着大雨和敌军进行激烈的战斗。

180师把所有能抽调出来的战士全部组织起来,在水深齐腰的江河上,战士们日夜运送物资。据守在白岩山西侧1118高地的540团6连,战士们和敌军激战了整整一昼夜,成功打退敌军从一个排到两个连的31次反扑。

3营7连被敌军团团包围,两名战士始终坚守着一个山包,歼灭敌军90多人。538团5连的战士们也在黑云吐岭和敌军拼死搏斗,而在战场中也出现令人感动的一幕,只见不少战士在牺牲的时候,仍保持着死前掐住敌军脖子的样子。

在抵御敌军反扑的战斗中,180师涌现出许多英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赖永泽了,他在黑云吐岭南侧的某个无名高地上,英勇作战,在战友全部伤亡的危险情况下,独自战斗,仅一人就歼灭敌军100人,他也荣获特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勇

20团的司令员杨勇非常关注180师的状况,因此在得知以上的事情后夸赞180师是奇迹般完成了作战任务,更是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180师终于一雪前耻,打了一场翻身仗。

从18日开始,敌军的反扑重点专项中集团正面,我军在炮兵强大的火力支持下,顽强防御进攻的敌军,更是给敌人重大杀伤,阵地始终在我军手中屹立不倒。

在东集团正面,敌军企图夺回461.9高地,但并未得逞。在西集团和第24军正面上,敌我双方仅有小方面的接触。

此次战役共经历15天,志愿军第20兵团以伤亡2.3万多人的代价获得战争的胜利。我军共歼灭敌军7.8万多人,收复土地160多平方公里。

金城战役还没有结束,李承晚就请求马上签署停战协定。7月27日上午10点(朝鲜时间),朝鲜停战协定正式在板门店签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彭德怀

同日,金日成和彭德怀向朝中人民军队发布命令:“自1953年7月27日10时开始,即停战协定签字后12小时起,全线完全停火。”

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终于结束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十分沮丧地说:“我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条约上签字的美国陆军司令官。”

参加金城反击战的志愿军20兵团,其领导机关和直属部队回国后组建了西北导弹试验基地,走过了辉煌的半个世纪,我国第一枚自行研制的中程导弹、人造卫星以及神舟飞船等,都是在该基地试验成功的。

回顾抗美援朝的艰难历程,从决定出兵援朝到战略方针的制定、实施和调整,都能看出毛主席的英明果断,用兵入神!毛主席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从不拘泥于过去的经验,而是审时度势,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