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回应未安排倒查30年,税企间应如何更好休戚与共?

撰文丨墨黑纸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回应未系统安排倒查30年,系地方行为

针对部分地区发生税务部门对企业纳税问题“倒查30年”及要求企业补税的情况,昨天国家税务总局回应称:

首先,税务部门没有组织开展全国性、行业性、集中性的税务检查,更没有倒查20年、30年的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期反映的有关查税补税,有的是对企业以前年度欠税按程序进行催缴,有的是对企业存在的税收政策适用风险按程序予以提示告知,均属税务部门例行的依法依规正常履职行为。

第二,税企双方始终休戚与共。依法组织收入是税务部门的基本职责,支持企业发展是税务部门的应尽之责,广大经营主体好,国家税收才能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税务部门一贯坚守保经营主体就是保经济税源的理念,坚决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严格防范和查处违规征税收费行为,积极助力各类经营主体健康规范发展。

从税务总局的回应来看,无论是被查到停产的博汇化工,还是得补交从从1994年到2009年的税款加滞纳金8500万的枝江酒业,这都是依法合法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无论是众多网友们对这类企业的同情,还是这类企业老板用停产甚至是破产来表达内心的决绝,都不妨碍当地税局的程序合法与执行坚定。

二、税企休戚与共不仅是税务总局关心的,也是媒体与民众们关心的

新京报之前就此评论称,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国家税收的提供者,如果企业停产,税收也就失去了源头活水。

因此,税务部门征税、查税,以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为前提,应是一条必须要把握的原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税总局的态度看来新京报的评论,可能是新京报这些官媒们的想法太幼稚了,不理解相关的法律部程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只想关心企业能够活下去这样的想法明显是偏颇的……

我们再来看税务总局的税企双方始终休戚与共论,这个观点倒是和新京报的评论并不相左,均为税务部门也是服务企业发展的,只有经营主体过得好,国家税收也才能收的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休戚与共的意义也在于,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大小企业,如果民众们失去更多工作岗位,如果企业们失去更多竞争力,从而丧失了本就不高的收入和利润,休戚与共也就丧失可谈性。

然后我们再把目光放在新京报对该事件的梳理上:企业一方称,若依照税务部门的要求纳税,公司将陷入大额亏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税务部门则称,企业存在少缴税的风险。到底哪一方给出的信息才是全部的真相?目前外界尚无法作出准确判断。而走向这一步最大的症结究竟在哪儿,也尚有一些关键疑点待解。

三、国家层面多次要求避免不当征税致企业停摆

就上述疑问来看,目前我们仍然没有看到相关答案,我们只看到了当地税务方面的程序合理合法的相关回应,换句话说,目前来看,相关企业的停产甚至破产是必然走向。

我们再来回顾下国家高层的相关观点,新京报评论提到,近年来国家层面多次表示,要避免不当征税致企业停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也强调,既要以最严格的标准防范逃避税,又要避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从国家高层的多次对外释放相关观点,以及2021年出台的相关文件来看,防范逃避税与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应该是一个共赢题,而目前我们似乎看到了某些地方税企双输局面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休戚与共、税企一家,这个话题在某些地方层面,不仅仅是来到了一个双输的十字路口,也同样考验着更多地方的营商环境与民生环境,最终这个问题会走向何方?静待其变吧。

现在好的是,很多网友们已经不再动辄粗口大骂资本家了,因为他们也发现资本家们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中国的民企很难有能称得上资本家的,因为它们一直也都小心翼翼经营着。

2024—6—19落笔于墨辩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