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坦宽敞的村道、绿荫环绕的广场、窗明几净的村宅……走进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柴旦镇柴旦村,独具特色的蒙式民宿鳞次栉比,成了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16年,随着翡翠湖、水上雅丹等景点的走红,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紧挨着镇区的柴旦村也成了游客住宿的好去处,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当起了老板。

来到达布西力图家的民宿小院,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客房内宽敞明亮、干净整洁,达布西力图正在忙前忙后地打扫卫生。2017年,时任村支书的达布西力图带头开办民宿,有了党员干部牵头,村民们纷纷加入,开始打造有竞争力、有发展前景的精品民宿。为了推动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柴旦村成立了民宿管理委员会,统一为村民办理了营业执照,这一举措不仅激发了牧民们的参与热情,也确保了民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23年底,柴旦村的家庭旅馆增加至76家。

“现在除了放牧,家家户户都开了民宿,牧民也过上城市生活。现在大家生活越来越富裕,越来越幸福,这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帮助,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达布西力图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柴旦村乡村振兴产业园星洁洗涤车间内,洗涤机、烘干机、烫平机同时开动,工人们正在忙着分类、清洗、折叠、烘干、打包。据车间负责人党建中介绍,洗涤厂自运营以来,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的收益,帮助当地解决就业20余人。

同样,在伊克柴旦纯净水有限公司车间,整齐、干净的生产场地和现代化的生产线让人眼前一亮。消毒、清洗、灌装、自动封口、张贴标签等一系列操作只需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最大程度保留了水分的清爽口感和矿物质营养。水厂正式投运后,瓶装净化水日生产量可达两万瓶,桶装净化水日生产量可达两千桶。

沐浴着政策的春风,柴旦村依托特有的生态资源,通过“资产外包、资源流转、股份合作”三种模式,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创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建成了柴旦村乡村振兴产业园、柴旦村乡村振兴产业园纯净水厂、柴旦村乡村振兴产业园仓储厂房,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动力。

“近年来,柴旦村把党建引领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依托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民宿、柴旦村乡村振兴产业园布草间、纯净水厂、仓储厂房等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从‘零’到2023年53万元的突破。今后,我们争取将谋划的大柴旦民俗文化产业园暨游客集散中心项目、柴旦村标准化养殖基地项目、柴旦村标准化牛羊屠宰加工厂项目尽快落地,进一步焕发经济增长动力,激发乡村振兴动能。”柴旦村第一书记陶进宝说。

和许多创业者一样,柴兴合作社的诞生也经历了一个“穷则变、变则通”的过程。2014年傲日格里成立了合作社。由于缺少经验、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前期发展上,走了不少弯路。

想致富就得闯新路。在村委的帮助下,傲日格里将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开始打造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多功能新型专业合作社,为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17年傲日格里又注册“柴旦商标”,利用现代互联网销售模式,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成功打造出一条从牧场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

随着合作社发展壮大,傲日格里心中又产生一个更宏大美好的规划:依托合作社和当地资源,打造一个集产业发展、生态牧业、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2021年,合作社成功创建具有蒙古包式酒店、蒙古族特色餐饮、蒙古族特色篝火晚会的“民族风情园”项目,走出了一条以生态牧业为特色、牧旅融合发展的振兴之路。

傲日格里说:“在乡党委政府和村委的支持下,合作社办得越来越好,我将继续带领大家发展壮大产业,竭尽全力带动和帮助群众稳步增收致富,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

如今的柴旦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富起来的村民投入更多精力去绿化、美化村庄环境,吸引更多游客。村子的“颜值”提升了,村民的口袋也“鼓”起来了,成功实现了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华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