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党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众多有功之臣,而当过书记的人也有很多,但有五个人是比较出名的,他们分别是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刘少奇、任弼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来,在人们的口中,前四位经常被提及,可谓是家喻户晓,他们都曾在各个阶段作出过重大贡献。

值得注意的是,第五位任弼时却鲜少被提起,但说起他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而其实任弼时之所以名气不大,并不是他没有做过什么事情,而是因为他去世得太早,在1950年10月27日就不幸病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间刚好是新中国建立不久,而前四位在建国后都作出过影响我国发展的事情,因此任弼时的名字就逐渐被淡忘。

在建国之前,任弼时的名气是很大的,他属于少年老成,在18岁时就成为了共产党员,23岁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弼时的这些任职经历,以前没有过,以后应该也不会再有了,可见任弼时是有一定本事在身上的。

说到任弼时的贡献,从1927年6月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当时国民党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为了应对国民党,我党在武昌举行扩大会议,期间陈独秀坚持投降主义,任弼时却不同意,坚持与国民党反抗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后来的商谈中,任弼时毫不放弃自己的建议,甚至还和陈独秀爆发了激烈地讨论,事后瞿秋白对任弼时说:“你有觉悟!有胆识!”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证实了当年任弼时的做法是对的,而在后来的发展中,任弼时的排名一度超过毛主席、朱老总等人。

1933年6月,国民党进行第四次“围剿”,任弼时担任主席,而一些著名的将领都是他的部下,包括萧克、王震、李达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张国焘企图分裂党和红军,当时任弼时及时察觉,之后立刻指示:“不允许任何干部反对中央的宣传。”

任弼时的做法引起了张国焘的不满,随后他便不断找任弼时的麻烦,而任弼时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那个时候的张国焘一度想拿下任弼时,但奈何因为地位太高,始终无法拿下任弼时。

1940年,任弼时担任中央秘书长等工作,被称为我党的“大管家”,成为我党第一代领导核心之一。

在这段时间里,任弼时与毛泽东相识,建立了友好的关系,甚至还一起讨论问题,任弼时是个非常优秀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值得注意的是,任弼时也是一个非常有自己的见解的人吗,曾经在解放战争中三次否定毛主席的作战策略,这是咋回事?

1947年3月,国民党进攻解放区失败后,集结百万重兵进行围攻,当时毛主席决定暂时放弃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就在讨论期间,毛主席和任弼时有了分歧,毛主席提议留在陕北,任弼时却认为要离开陕北才行,后来证明毛主席是对的。

第二次否定毛主席,是讨论转移问题,毛主席建议往东转移,任弼时不同意,他坚持要向西转移。

当时二人谈的脸红脖子粗,周总理为此还出面缓和,最终实施毛主席的建议,而事实证明,走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此事,毛主席表示说:“身为领导,必须要预见。”

任弼时第三次否定发生在同年8月,部队到达神泉堡附近,刘戡大军穷追不舍,毛主席坚持不过河,但任弼时否定了,认为必须过河。

这次毛主席依旧像之前一样,不断给任弼时解释着,之后部队北上,一天后刘戡大军来到黄河边,再一次扑了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说任弼时的能力足够强大,但从种种事情上看出,毛主席的能力显然不是谁能够比得过的,这也是众人拥护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