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运价重回6位数

巅峰卷土重来

近期,全球集装箱航运市场重现疫情高峰时的火热局面,海运巨头砸天价租船抢赚高运价。业界称,这是2022年来船舶日租金首次回到10万美元水准

据多家租船经纪人称,法国航运巨头达飞集团(CMA CGM)已以105,000美元/天的价格,租下新造的7,092 TEU级集装箱船“Kota Callao”轮,租期为三个月。该船是德翔海运(TS Lines) 在中国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建造的6 艘集装箱船之一,将于未来两周内交付,并在与新加坡太平船务(PIL) 的长期租赁之前,执行此次短租协议。

市场对于短期租船的需求剧增,进一步推高了租金水平。根据上海航交所6月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SCFI指数上周上涨194.35点至3379.22点,创自2022年8月下旬以来新高,连续十周上扬,周涨幅达到了6.1%。四大远洋航线运价均持续上涨,特别是远东至美西航线的40尺集装箱运价涨幅高达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7月集体涨价

大小航企抢占高运价

当前由于受到红海、中东局势持续混乱以及航线改道、港口拥堵等导致运力紧张因素影响,再加上第三季旺季即将到来,各大班轮公司已开始发布7月运价上调通知。

此前,达飞宣布7月1日起从亚洲到美国征收旺季附加费PSS,每40英尺干箱/高箱/冷藏箱达2400美元。随后,马士基也已发布通知,7月1日起上调远东至北欧的FAK费率,最高涨至9400美元/FEU。同时,赫伯罗特也宣布征收远东到印度次大陆的PSS,最高达每40英尺集装箱1000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能够抢赚高运价,许多大型航运巨头都增加了高运价的美欧新增航线。地中海航运(MSC)宣布推出BRITANNIA航线以进一步扩大中国和越南至英国及西北欧大陆的覆盖范围;同时推出连接亚洲与南美洲东海岸的CARIOCA航线。中远海运集运及其旗下东方海外(OOCL)推出中国跨太平洋西北至温哥华环线。万海航运也开通了名为亚美一号(AA1)的新航线,该航线连接蛇口、青岛、宁波和长滩。

除了大型航运公司外,近期部分中小型货船也重回远程航线,抢进美西航线及欧洲航线。此前,在亚洲-欧洲、亚洲-美洲等长程航线都是以万TUE级大型船舶为主力。疫情期间运力短缺加上运价创高,中小型船舶也来跑长程航线分杯羹,后因运价暴跌纷纷退出,如今中小型船舶又再杀出跑长程航线。

03.疫情“特殊舱位”重新现世

除此以外,不止运价走势与疫情时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有业内人士透露,疫情期间一度出现的“保证舱位”服务已重新回归市场

所谓“保证舱位”,即业者通过整合部分零星舱位,提供给急需货柜运输服务的货主。尽管其价格相对较高,但相较于航空货运,其成本仍显得较为低廉,因此仍受到部分有需求的货主的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此类“保证舱位”的定价通常较现货运价高出二至三成。然而,鉴于近洋航线面临的船舶和货柜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货主们往往只能选择此类高价舱位以满足运输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货柜海运在疫情期间曾出现诸多特殊现象,而近期重现的“保证舱位”服务便是其中之一,这并不足为奇。例如,疫情期间就曾出现过货主租用散装船来运输货柜的罕见现象。

04.红海,不是涨价的唯一理由

红海地区的冲突正悄然对全球贸易链产生连锁反应,成为海运费暴涨的源头。由于红海局势持续紧张,大量集装箱船被迫绕行好望角,导致亚洲至欧洲、地中海、黑海的集装箱船绕行距离增加6400海里,往返航程时间相应延长约20天。

这一变化显著增加了运输距离和时间,进而影响了集装箱及船舶的周转率,导致海运运力损失约29%。因此,红海危机被视为近期运价上涨的关键因素。然而,业内专家指出,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海运费上涨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美宏观经济数据呈现边际好转趋势,以美国为首的北美国家市场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去库存周期后,现正步入补库存阶段。全美零售联合会亦上调了今年第三季度货量增长预测,预计同比增长将持续至今年9月。同时,欧盟也呈现出恐慌性补货的现象,加之7月欧洲即将举办的奥运会等活动,共同推动了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海运价格。

此外,由于运价持续上涨和对延误的担忧,托运人普遍陷入恐慌情绪,纷纷提前发货以应对可能的市场变化。这种提前发货的行为导致旺季提前到来,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同时,涨价引发的全球供应链恐慌情绪也促使能源产业、制造业和零售业提高安全库存量,结束“去库存”进程,推动商品贸易和能源物资储备库存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上升。

进出口商从新冠疫情中汲取教训,认识到保护供应链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尽快发运尽可能多的货物。因此,在面临出口需求增加、运价高涨和运力紧缺的情况下,许多卖家选择提前发运下半年的订单,以规避可能的运价进一步上涨风险。这种行为导致近期发货量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剧了舱位紧张的局面。随着进出口商在夏季旺季来临前提高货运量,预计海运成本有可能继续上升。

05.涨势,还有多久?

针对未来运价涨势的预测,业界存在不同的观点。

部分业界人士认为,涨价趋势有望在第三季度持续,然而巴以冲突的解决难度依然较大,至于运价能否一次性上涨两千美元,目前尚难以确定。

然而,也有一方指出,美国加征关税将可能导致市场货量减少,进而对运价涨幅构成制约。同时,加班船和新航线的不断涌现,以及疫情期间加入美西航线的中小型船公司计划重新进入市场,大量新增的运力可能会对运价形成冲击。

双方均认为,第四季度运价有望呈现下降趋势,并且船公司在前三季度将有望实现可观的利润。然而,运价具体将在何时开始下降,目前尚难以预测。

此外,大型揽货公司亦指出,当前高运价已对中东与非洲航线的出货产生显著影响。由于低价值产品难以承受高昂的运费,这些航线的运价已经出现回落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