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中国地图制图学专业奠基人之一,也是制图自动化专业倡办人。他为我国测绘领域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解放军入藏靠的就是他绘制的地图。但鲜有人知的是,这样一个人才竟是国民党亲手培养出来的。是什么原因让他转向了共产党一边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旧社会颠沛流离的谋生经历

旧社会颠沛流离的谋生经历

吴忠性幼时丧父,靠母亲一人拉扯着长大。许是年幼时受了太多苦,少年时代的他就身体不大好。母亲见他体弱种不了地,就托人说情,把他送到了隔壁村的私塾念书。跟着几个先生念书,吴忠性倒也真的读出了些名堂。

1928年,16岁的吴忠性到了一所新式中学接受教育。因为没上过新式小学,四书五经那一套让他有些“落伍”了。为了弥补差距,他白天跟班上课,晚上请同学帮自己补习数学、英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业是跟上了,但家境限制了他的选择——家庭清贫的他承担不起大学的高昂学费。但幸好天无绝人之路,经人指点他在高中毕业后报考了南京“中央陆地测量学校”,公费入学地图制图专业。193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了陆地测量总局制图科任职。抗战全面爆发了,战火硝烟之下,他的日子并不好过。为了养活一大家子,他到处“打工”,替人补习又或兼职授课,勉强度日。

1942年,吴忠性被调入中央测量学校任教。受战事影响,校址是一迁再迁,直到迁到了北温泉附近的小镇才稍稍安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国内稍定,国民党政府腾出手来安排一些战争以外的事情。吴忠性被派往英国人主持的印度测量机构交流学习,在那儿他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并带回来不少资料。回国后,吴忠性随校迁往苏州任测校地图制图系主任。在苏州的日子,他亲眼看到了国民党治下的衰败。

1948年国民党进行党员登记,他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党员身份。1949年,学校下发最后通牒“不去台湾便做遣散处理”,吴忠性毅然决然选择留在大陆。

新中国地图制图学专业奠基人

新中国地图制图学专业奠基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后,他被国家分配到西南军区测绘分局制图科任科长。在那里,他带着一批从旧社会过来的技术人员走出了一段新的人生。他带着技术人员一起学习社会主义思想,一起完善军用地图。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一张进军西藏行军路线图,这为我军入藏提供了良好基础。

过了几年,国家开始兴办测绘学校,吴忠性被调到沈阳绘学院任教授。他的专业知识让自己的课成了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就连苏联专家提到他也是赞不绝口。

后来吴忠性又随校迁回北京,任制图系主任。当时那是中国唯一开办地图制图专业的地方,可以说是吴忠性亲自从零开始、一点一点打造起来的。在吴忠性和同事的努力下,这一专业为新中国培养出来了一大批制图专业的人才。

1961年,吴忠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因为他是测绘出身,人送外号“测绘将军”。1988年退休后,他与妻子住在小女儿处。但退休不代表就彻底不干了,他仍是笔耕不辍,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要在有生之年为党和人民再多做一点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忠性为国家无私奉献,却也没有置自己的小家于不顾,反而在子女教育上颇为费心。在他的教导下,几个子女皆是有出息的。

尤其是二儿子吴邦国,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就踏上了从政的道路。从工厂工人开始做起,历任上海电子管三厂党委副书记、上海市委常委兼市委科技工作党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后升任国务院副总理,成为了一位正国级领导人。他不忘父亲的教诲,为国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出不少政绩,深受民众爱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国民党干部到新中国测绘专业人员,吴忠性心里从来不是一家一人的得失,而是国家的兴衰。在他的引领下,一代又一代的测绘人前仆后继只为中国的地图学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张广余.测绘将军吴忠性[J].江淮文史,1996(02):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