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遂宁青年画家翟云川驾车从船山出发,沿着阿坝州松潘县雪宝顶至重庆合川区一路作画,记录涪江两岸的风土人情,并创作《景秀中华》第四卷《涪江长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多月过去了,翟云川带着《涪江长卷》回到家乡遂宁船山,开启了他的船山段创作旅程。前期,他已经完成了绵阳段以及遂宁射洪、大英段的涪江沿线风景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土生土长的船山人,这次回到家乡创作,让我有了更多灵感,我想把家乡的现代建筑、风土人情、传统文化都融入到里面去,让更多人一眼就能在画上找到自己熟悉的景和物。”翟云川说,经过几天创作,现已完成了唐家大坝、桂花场镇、桂花大桥、黄连沱等船山境内的风景、地标建筑、人文等内容创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涪江长卷》船山区桂花镇涪江大桥以及桂花场镇

桂花大桥、黄连沱等令人熟悉的地标建筑跃然纸上,翰墨淋漓,满纸烟云,涪江流域船山段的胜景尽收眼底。

接下来,翟云川还将沿涪江沿线创作永盛湖、涪江六桥、涪江三桥、九莲洲生态湿地公园、圣莲岛、灵泉寺、广德寺、龙凤古镇等地标风景、人文历史。整个历程将用时20余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涪江长卷》船山唐家大坝、桂花场镇

数日来,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翟云川铺开画纸,一个人静静地待在永盛湖,用画笔描绘着船山风景的轮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涪江长卷》船山区黄连沱

“想要把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景、人文巧妙融合在一幅画里,关键就需要一个合理的构图空间,在画面中,景物之间的位置、大小、远近等空间关系需要精心安排。”谈起创作的《涪江长卷》,翟云川说,创作的难点便在空间构图上,需要让这些景物在空间上既不拥挤也不疏远,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郪江船山段

为此,每次创作前,他都需要多次踩点、提前构思,让每个景点之间的过渡都能和谐融洽。他说,他要画的不是物体的表象,而是情感的寄托、心境的表达。

“不管走多远有多累,只要回到家乡,就感觉很舒适。”乡愁一直是在外拼搏的游子们抹不开的情愫,对于翟云川来说亦是如此。7年来,一个人、一支笔、一幅画,翟云川走过7万多公里路程、足迹踏遍200多个城市,创作了600多米长的画卷作品,描绘了祖国山河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去过很远的地方,但最幸福的是不管走多久走多远,家乡都是心灵归宿的地方,是温暖的港湾。”从小生长在这里,船山这座城市对于翟云川来说,有着更为深厚的感情。他坦言,完成《涪江长卷》这幅作品后,他还将为家乡遂宁船山创作一幅风景画,以表达对家乡的炙热情感,同时感谢家乡父老乡亲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涪江长卷》遂宁射洪段

“船山区政府部门对我很关心,给予了我很多帮助,让我在创作路上没有后顾之忧。”翟云川说,一路走来,家人和社会各界朋友给了他很多帮助,让他在创作路上更为坚定和从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涪江长卷》遂宁大英段

“我会一直坚持画,让斗志一直在路上。”翟云川坦言,绘画作品里,没有浮躁与功利,唯有宁静与脱俗、深沉与自省,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来源:遂宁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