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不仅吧,近现代又有谁与之争锋?就是中国文学第一作品,不仅是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也是中国所有文学作品之首,占据着王者地位。
谁,为什么,给了《红楼梦》如此崇高的地位?不清楚。
不过,对比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可以看出,《红楼梦》展现的是,明清社会各阶层的实际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西游记》的神鬼故事情节越发显得荒诞和粗陋,在忽略其思想性的前提下,可以归类儿童文学。
《水浒传》是描写黑社会的。什么梁山好汉?除了林冲,除了略带佛性和正义感的鲁智深,除了被骗上山入伙的少数人,其大多数是恶贯满盈、罄竹难书的强盗。《智劫生辰纲》都能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何时把张君团伙抢劫银行或者沈阳三八大案推进教材?遥控爆炸运钞车也是智劫哦!
《三国演义》是描写政治军事集团为争夺天下而斗争的。黄脸的典韦、黑脸的张飞,都是军阀身边的大将;大小乔嫁给的男人,孙策和周瑜,貂蝉陪侍的男人,王允、董卓、吕布……都是离天子一步之遥的社会顶层人士,离老百姓的生活太远。而在统治者眼里,人民只是数字和代价,个人啥也不是,更遑论人性了。
这三部书及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早年从头至尾都看过了,而《红楼梦》,书一直没看。八十年代,甚至连新出的电视剧都不愿看,只在家人收看时蜻蜓点水般地偶然一瞥。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一众人物的矫揉造作,当然,还有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和难以理解,都让我觉得实在无趣。
日暮西山之时,得以仔细领略这部伟大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
为《红楼梦》这部书,可以成立国家级研究所,可以发展成一门红学,人文学术界出现了一大批研究《红楼梦》的专家教授,那么我读后的心得体会,实在是班门弄斧,所见只能管中窥豹。
作品,都有作家的影子。《红楼梦》的作者,曹霑,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生活在较早期的清朝,少年生活富贵,家族从曾祖母开始就跟康熙有着密切的联系,包括父亲在内有四人任职江宁织造。到了雍正时期,家族衰败,父亲曹頫被革职抄家,居住地从南京迁往北京,生活艰难,举家食粥,最后穷困潦倒而死。
《红楼梦》没有写完,或者说,后四十回只剩残本。续写有很多版本,还有故事大相径庭的《癸酉本石头记》。我接受的三种文件,书,是湖南文艺出版社2022年1月出版的全二册,高鹗续写的通行版,作者名字没有提到程伟元;Kindle下载的电子版,来源是古典名著普及文库;油管下载的音频。这三个来源的所有内容完全一致。
有不一致的吗?有。网上的描述不知道是哪个版本,或是现代作家改编的?
比如,说贾宝玉最后沦为乞丐,被蒋玉菡和袭人夫妇收养,这就奇了,三人之间都有性关系的。我看到的是:第一百十九回时,贾宝玉科举考试前和家人郑重道别,中了第七名举人后就消失了,成佛了。第一百二十回中,在第一回就出现的一僧一道陪同下,拜见了父亲贾政最后一面。宝玉本来是天上神瑛侍者,和他一起被生下来的通灵宝玉,便是青埂峰下的一块石头,女娲补天剩下的石头,来到贾府,原是借胎。
再比如,说王熙凤死后,女儿巧姐被舅舅王仁卖到妓院,刘姥姥倾尽家产,将巧姐救赎,后来巧姐嫁给了外孙王板儿。我看到的是:刘姥姥确实救了巧姐,将她和平儿藏到了乡下,不过有惊无险。巧姐并没有被卖到妓院,是贾环、贾芸、邢德全、王仁合谋准备卖给藩王做丫鬟,但藩王是懂礼守法的,得知巧姐身份是世家小姐时,严词拒收。巧姐后来嫁给了刘姥姥乡下周姓财主中了秀才的儿子。
《红楼梦》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人物的年龄,含混不清。
地点既然在京城,无论明朝还是清朝,那就是北京。把林黛玉从苏州通过京杭大运河接到京城,也说明是北京。可在第二回,冷子兴和贾雨村的对话中,提到宁荣二府在金陵即南京,所谓金陵十二钗。为什么又称“长安城”呢?说薛蟠寄居西京,这不是西安吗?
曹雪芹生活在清朝,书中并没有出现满族人的特征,电视剧里人物的装束也不是清代的。官职用的是节度使而不是巡抚,刺史而不是知府。贾雨村所言“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近日有多近?倪云林是元朝人,唐伯虎和祝枝山是明朝人。但是,贾府的第一代主人都是跟随开国皇帝打天下的国公。大部分人认为《红楼梦》说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故事,如此说来,贾府就是汉奸之家喽!林则徐、邓世昌等被称为民族英雄而非汉奸,是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清朝已经稳固统治多年了,作为开国功臣的贾演和贾源,则是妥妥的汉奸!否则,何以面对袁崇焕和史可法?
都属于中华民族。可惜,我们填写身份信息的表格,民族一栏是不能填写“中华”的,只能填写“汉”。
“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说的是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只比元春小一岁!年龄对吗?元春死时43岁,之后的凤姐才25岁,直到最后一回,宝玉才19岁。第六回初试云雨时说袭人比宝玉大两岁,第十九回却在花自芳家见到袭人17岁的姨妹,而到第二十三回,宝玉不过13岁。另外,年龄普遍比想象的要小,晴雯死时只有16岁,夏金桂嫁过来才17岁。
一般来说,作品首先出场的重要人物,即使不是主人公,基本是作者看重的正面人物。桃园三结义自不必说,石猴即后来的孙悟空是小说主人公,《水浒传》中的九纹龙史进便是这样的人物。然而,《红楼梦》率先出场并隐隐约约贯穿始终的贾雨村却是个不择手段钻营的坏种。一上任,就来了个“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完事后还不忘对向他提供情报的门子补了一刀,几乎是中国当代司法的标准程序。不然,铊呢?
清末小说已经能看到现代文明的曙光,但《红楼梦》则处于完全的古代社会。不是封建,中国封建社会早在公元前221年就结束了。是等级森严的中央集权帝王专制。
皇上的地位是崇高到独一无二的。因此,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中,地位最高的是贾元春。俗话说,三宫六院七十二贵妃,元妃只是贵妃之一。她的爹妈和她的奶奶,贾政、王夫人和贾母,见了她都要下跪,行君臣大礼。什么地位呢?不过是爱新觉罗·玄烨的1/65的小妾。就这,豪门小姐还争着选秀,争当小老婆?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讽刺乡巴佬没见过世面的俗语。但是,刘姥姥及狗儿、板儿都是自由身的农民,处于社会的中间阶层。
相较之下,更低层次还有奴隶。丫鬟和小厮,就是奴隶。包括鸳鸯和袭人这样的顶层丫鬟,所有丫鬟都是买来的或者由原主人家里上一代的丫鬟和小厮相配生出的,她们的身体都是主人的财物。先别论贾府主人对丫鬟打骂与否,对于买来的佣人,主人是有生杀予夺权力的。
允许人口买卖,人贩子当然一直存在着。甄士隐的幼女就是被拐子卖给呆霸王薛蟠的香菱,书中涂脂抹粉了吧?真实的香菱应该像徐州丰县铁链女一样。
丫头还分大丫头和小丫头,是有工资的,月薪有的是一两银子,有的是一吊钱(一千文),有的是五百文钱。丫鬟奋斗的尽头是姨娘,比如赵姨娘和周姨娘,就是侧室即妾,月薪是二两银子。只有袭人的工资从一两涨到了二两银子又一吊钱,比姨娘还多。有月薪,倒给人一种平等的感觉,因为王夫人这样的主人也有月薪,20两银子,无非是钱多钱少的差别。其实不然,及至今日,打工仔和公务员都有工资,你们在法律面前平等吗?
书里语言上跟现代恰恰相反,姨娘是小老婆的意思。书中姨太太是宝玉妈妈的姐妹,指薛姨妈,同理,姑太太是宝玉爸爸的姐妹,指贾敏。
除了丫鬟升姨娘,《红楼梦》有个别男性人物,实现了阶层跨越。原本是奴仆,经过几辈人的努力,赖嬷嬷的孙子、赖大的儿子赖尚荣,,脱去奴籍,捐得了县长的官职。
随着时代变迁,某些职业的社会地位有很大变化,蒋玉菡这样出名的戏子,放到今天就是影视明星啦,可在当时,地位还不如大户人家的奴仆。不过,也有类似,一方面,是权贵的玩物;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经营,可以积累大量的财富。蒋玉菡就拥有了一些房地产和商铺。
中国亘古不变的最高职业,当然是为大局服务的公务员。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述的是贾、王、史、薛四个用婚姻连接的世家贵族,这是社会的上层。贾府分为东府宁国府和西府荣国府,除了递减世袭的爵位虚衔,实职的公务员只有贾政,工部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副厅级。《红楼梦》的贾家历经五代繁衍,实际描写的活人只有四代。第一代的兄弟,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红楼梦》开篇就已故去。第二代只剩贾源儿子贾代善的老婆、贾母,唯一一人。“代”字辈的男人是第二代,“文”字旁的男人是第三代,斜“王”旁的男人是第四代,“艹”字头的男人是第五代。
贾宝玉似乎是个例外,不过他的大名很可能叫“贾璋”,跟他的同父同母哥哥姐姐的名字连起来,谐音恰好是“朱元璋”,对应了小说悼明的意思。
兄弟开枝散叶的五代人,仍然生活在一起。大家族在现代,在普通家庭,是很难理解的。维系大家族靠的不是亲情和血缘,靠的是社会关系和政治地位。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时社会的真实生活,不会像国产古装影视剧里表演的,神似书中林黛玉的陈晓旭在接受采访时也说,生活中不可能这么说话的。撕下这层温柔的面纱,如果用接近的视频来想象贾府的生活,参考《被解放的姜戈》。比美国黑奴生活更加震撼的是,这里的奴隶和主人,长相没有区别,都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在这种环境中怎么能够跟诗情画意联系起来,中华文化真可谓有容乃大呀!
《红楼梦》不仅是扭曲的病态爱情小说,也不仅影射乱伦。它探讨的是人性和时局。涉及面很广,诗词,服饰,美食,医药……反映出曹翁知识的渊博。
宝玉的话题,还是教育的话题。不作为神仙,作为人,不男不女、又疯又傻的双性恋者宝玉,不能融入这个社会和国家,只能融入家族为他安排的女孩们中间,实在是教育的失败。
不爱读书,怎么能吟诗赋词,更怎可能在统一的科举考试中获得全国第七名?魔幻现实主义嘛,宝玉是天上的神仙,是神瑛侍者。
用神的眼光看爱哭的林黛玉,也就好理解了。那是绛珠仙子用眼泪还神瑛侍者灌溉之情。
用人的眼光看《红楼梦》的爱情,在生物学和心理学上都是扭曲病态的。
贾宝玉的爸,贾政,跟林黛玉的妈,贾敏,是同父同母的兄妹;贾宝玉的妈,王夫人,跟薛宝钗的妈,薛姨妈,是同父同母的姐妹。这都是表兄妹表姐弟啊!这种血缘关系能恋爱?能结婚?这么精细的族群预感不到近亲结婚导致人种畸形和退化?倒是从高祖分支的惜春跟宝玉在生物学上可以结婚,但同姓又为中华礼法所禁止。
不仅主人的亲事,迎春的丫鬟司棋,也是跟姑表兄弟私定终身。不过,被逼自尽,何罪之有?原来奴隶是不能私自交配的。
紫鹃戏言黛玉要回苏州,一句话就让宝玉大病一场,像发了疯一样,心理疾病导致了身体虚弱不堪。宝玉娶亲的真假消息不胫而走,旁听就导致黛玉吐血濒死,消息被证伪后,病立即好了。王熙凤安排宝玉跟宝钗瞒天过海,悄悄结婚的消息被证实后,黛玉气死在看不见的婚礼同时。想必这是爱情吧。那他跟袭人在生理上算什么?跟晴雯在心理上算什么?跟北静王、跟蒋玉菡又算什么?林黛玉都喊袭人嫂子了,还跟贾宝玉谈什么恋爱呢?曹老师描绘得缠绵悱恻,这是什么心理?唯一的理解,就是,奴才非人,只是工具,包括性工具,不过在北静王眼里,贾宝玉才是性工具。你到你朋友家,看见充气娃娃或飞机杯啥的,也称呼“嫂子”?
性少数群体(LGBT)在《红楼梦》里并不是少数,他们都特别地表现为双性恋。从一开始,宝玉就勾搭上了秦钟,继而在家学上学时拉俩小学生,“香怜”和“玉爱”,动了龙阳之兴。既然觉得须眉浊物,还玩同性恋?
宝钗的哥哥薛蟠也是男女通吃的,不过有一次调错了情。柳湘莲,名字也像女生,在酒席上能歌善舞,生得俊俏,呆霸王便以为是可以玩弄的戏子,而柳湘莲实际是侠义尚武的世家公子,结果薛蟠纠缠不成,被柳公子骗到荒郊野外,暴揍一顿。
他们后续的故事看出与现代华人的不同。薛蟠在外做生意,遇到强盗,贩运的货物被抢,巧遇柳湘莲出手相救,赶跑贼人夺回货物。薛蟠竟与之结成生死兄弟,古人真是心胸开阔。
回到贾宝玉的教育。作为贾府第四代嫡子,亲哥哥贾珠开篇已死,贾珍人品败坏,把宁国府搞得乌烟瘴气,贾琏虽然挺能办事,不过是胸无点墨的酒色之徒,贾代善次子的次子、宝贝疙瘩宝玉因此寄托了家族的厚望。
首先,贾母和王夫人的溺爱。大观园建成后,薛宝钗住了蘅芜苑,林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贾探春住了秋爽斋,贾惜春住了蓼风轩,李纨住了稻香村,宝玉住了怡红院。这里只有宝玉是男儿。宝玉不仅生活在小姐太太朋友圈,而且安排了一大群女性服侍他,又是嬷嬷,又是丫鬟,真是阴气逼人,这是把宝玉当太子养啊!大丫头下面还有小丫头,这些丫头并不在工厂农场里生产产品,唯一的工作就是伺候人,需要这么多人伺候吗?给他喂奶,给他穿衣服,给他洗澡,不知可给他擦屁股?结果弄得宝玉见一个爱一个,浑身脂粉气,还真吃女人的口红。
其次,贾政和贾宝玉,像猫跟耗子一样,用今天的眼光看,真是奇怪的父子关系。贾政一味要求不爱学习的儿子读书做八股文参加科举考试,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动辄责打。对于儿子的天赋和成绩,比如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宝玉的诗词得到众门客的交口称赞,贾政只有贬损,从不表扬。直到第三十三回,两件事同时袭来,一是忠顺王府派人上门索要戏子琪官,有证据宝玉金屋藏娇;二是宝玉在王夫人打瞌睡时跟丫鬟金钏亲热(被贾环渲染为强奸不遂),导致金钏被王夫人打后投井自杀。道貌岸然的贾政气疯了,把宝玉差点打死。在贾母等人哭闹之后,索性不管了。
为什么说贾政是伪君子呢?贾政被派往外省盘查州县粮米仓库,带去的一些幕友和家人指望着跟着发财,哪知贾政清廉古板,不收礼还贴钱办公。后来跟着他的身边人陆续都走了,经属下李十儿的开导,也只好“你们闹出来不与我相干。”之后对下属的招摇撞骗、为非作歹就听之任之了。终于,因为失察属员,重征粮米,被降级回京。贾政并没有婚外奸情,但他除了王夫人,还有赵姨娘和毫无存在感的周姨娘。感觉他活得很累。
最后,王夫人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明明是自己儿子好色,却都归咎于女孩子的狐媚。稍不顺眼就赶走。真正跟宝玉有性关系的丫鬟,她却一个都察觉不到。
当然,贾宝玉天性是善良的,待人是仁厚的。
贾家人物众多,细数起来嫡子并不多,而且一代不如一代,到了第五代,宁国府只剩下贾蓉,荣国府只剩下贾兰(蘭)。那么贾芸、贾芹等这些人呢?这些是旁支,家道中落后依附于贾府的近亲。贾芸为了得到大观园里种树的差事,四处借钱给贾琏夫妇送礼,还认比他小四五岁的未婚宝玉作干爹,令人感悟“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现代人都懂得,既然贫富分化,穷人就不要沾富亲戚。作为跟贾母同辈的贾代儒,只是家族学校的教师,在贾府有什么说话的份?
一面是贾府男人肆意淫乱,特别是宁国府,中了进士的贾敬一味地烧丹炼汞,住在城外求仙访道,贾惜春搬进了荣国府大观园,剩下的家被贾珍贾蓉父子等人折腾得日渐衰败。正如柳湘莲说的“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一面是大观园的太太小姐们吟诗作赋、弹琴作画。看看这些美女附庸风雅,往下再看看,她们的脚大约是被掰断裹成残疾的。虽然书中没提,虽然入关的清朝皇帝禁止妇女缠足,但是汉族陋习根深蒂固,竟然让统治者妥协了。
我很好奇,既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没有人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解读红楼梦呢?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是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就像电影里的美国黑奴跟南方种植园主不共戴天一样,就像今天打工者跟民营企业家一样,从精神到肉体上消灭资本家才是无产阶级的最终目的。
还是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吧。丫鬟往往跟小姐是一条心的,因为二心者早就被打发走了。
身世不幸的丫鬟里不乏人品高尚者。
平儿,也得善终了。王熙凤死后,贾琏越过他老爹转赠的小妾秋桐,将孤女平儿扶为正妻。
鸳鸯,贾母的大丫鬟,贾赦想强娶为妾,软硬兼施,鸳鸯宁死不从,最后贾母去世后,悬梁自尽殉主。
香菱,她是贾雨村恩人甄士隐的女儿,被拐卖到薛家做妾,香菱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依然能够坚持学习诗词。先有妾,再娶妻,香菱急切地跟着张罗薛蟠的婚事,迎来的却是母狮子。而心善的薛姨妈见不得家暴,反应竟是要将香菱转卖给人贩子。还好,宝钗救下了。夏金桂是在汤里下了砒霜要毒死病中的香菱,而新妾宝蟾是在汤里多撒了盐来祸害香菱的,不料调错了包,毒死的是夏金桂。最终,薛蟠历经牢狱之灾后,将香菱扶为正妻。
袭人,作为准姨娘,一直在身边尽心尽力照顾宝玉,规劝宝玉读书考取功名。有说晴雯是袭人暗害的,我没有看出,倒是宝玉重新上学之后,袭人觉得兔死狐悲,不觉滴下泪来。宝玉娶亲,跟袭人利益相关。袭人害怕娶的是黛玉,妻妾难处,害怕步尤二姐和香菱的后尘,去潇湘馆套近乎,用夏金桂在薛家的作为来试探黛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黛玉的回答几乎是预演。不过宝玉娶的是宝钗,跟袭人相得益彰。
……
养尊处优的小姐里优秀者屈指可数。
贾探春,稍微了解《红楼梦》都知道玫瑰花一样的三小姐,是最接近现代的女性。在贪婪的王熙凤管理下,个人小金库盈余,家族的支出大于收入。因妇科病退居二线后,探春接管了贾府财政。探春的管理先给不服的闹事者来个下马威,行事作风大公无私,一视同仁。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调动了奴仆们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各家切身得到实惠。这是包产到户的先驱,何等的雄才大略!
相较于“二木头”的二小姐迎春和悲观厌世的四小姐惜春,在贾府怀疑丫鬟里有小偷,惑奸谗抄检大观园时,个性就鲜明对比出来了。
在王夫人的命令下,王熙凤和王善保家的等人搜查惜春房间时,查到丫鬟入画有男人的东西,其实是贾珍送给她哥哥的由她保管,凤姐也说私自传送不是什么大错,但惜春不愿沾染一点是非,硬要把入画赶走。搜查迎春房间时,迎春任由她们拿捏,真搜到了潘又安写给丫鬟司棋的情书,王善保家的倒想袒护,因为是她亲戚,迎春却不施援手,不置一词,导致后来丢了两命。连庸俗无能的邢夫人都说迎春“你怎么比探春差那么多呢?”
搜查探春房间时,探春说的明白,“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是我收着,丫头的事就是我的事,要搜搜我的,不能搜我的丫头。”凤姐陪笑说“不必搜了”,王善保家的自恃是邢夫人陪房,掀了一下探春的衣襟,结果,探春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
林之孝家的,王善保家的,来旺家的,吴兴家的,郑华家的,周瑞家的……《红楼梦》里结过婚的女佣人都只冠以夫家的名字。
另外,协助探春管理家族的两位助手,薛宝钗和李纨也是比较优秀的。薛宝钗的待人接物充分体现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李纨长期守寡,却殚精竭虑培养贾兰,让贾家第五代终于在科举考试中举第130名。
林黛玉可不是什么好鸟。不仅是慢性病人,心理也不健康。多愁善感是一面,歧视包括奴隶和自由农民在内的所有劳动人民,还排斥除宝玉之外的所有男人。她吃过的剩饭,让丫鬟接着吃。
《红楼梦》前五回纵览全局,非常重要。特别是第五回的金陵十二钗正副册,用诗文判词给出了《红楼梦》著名小姐和丫鬟的结局,这是要回过头来分析的。举例说明,副册里,“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指的是晴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指的是袭人;“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指的是香菱。正册里,“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指的是元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指的是探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指的是迎春;“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指的是惜春。
这些判词为人物最终结局设立了框架,也为续写者设立了框架。那么高鹗等人的续写,是否偏离了曹雪芹的原意?“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结果呢?林黛玉是在贾宝玉大婚时气病死在床上,并没有上吊;薛宝钗有了身孕,最后还好好地活着,没有死在雪地里。
曹雪芹写的和高鹗续写的部分能分辨出来吗?大概能感觉出来。
曹雪芹在回目中,多用一字评。贤袭人,俏平儿,勇晴雯,敏探春,憨湘云,呆香菱又美香菱,苦尤娘,酸凤姐…… 第八十回之后就没有这类回目了。
高鹗应该没有曹雪芹的见识。贾府的美食,比如,贾母请刘姥姥吃的一道,茄鲞,做工复杂。先把茄子皮㔐了,切成碎钉,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俱切成丁用鸡汤煨了将香油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坛子里封严,吃时用炒的鸡瓜一拌。后八十回的菜,都是我们熟悉的家常菜了。
也有反映当时人的愚昧。第一百二回,宁国府骨肉病灾祲,大观园符水驱妖孽。写的什么?完全是迷信反智的糟粕。作者倒是不信。
《红楼梦》读起来,前面进展很慢,越到后面节奏越快。前期那些宝玉和小姐们无病呻吟,吟诗作赋的情节,那些姑娘们同宝玉的欢宴场面,是为了说明没有不散的宴席?实在无聊得难以下咽。
《红楼梦》虽属白话文小说,语言也在进化着,古汉语只有他没有她,只有那没有哪,也没有“的地得”的区别。家去的“家”,作动词使用。即使是白话,原来的口语“打饥荒”、“促狭”等,现在也没人用了。现代汉语中,说话的冒号和引号很少联用了,但红楼梦中的会话全是这种格式。某某道,某某笑道,能不能换点表达法?还有个常用词汇,“懒怠”,听起来像是合肥口音。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用同为魔幻现实主义的《百年孤独》对比《红楼梦》,那么,乌尔苏拉对标贾母。贾母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而乌尔苏拉,不仅是家族的经营管理者,还是第一代创业者;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至少对标王夫人。明明是宝玉主动勾引,却认为女孩勾引了儿子,结果逼死金钏,还要人家母亲谢恩,折磨死晴雯,驱逐芳官,嫌弃庶出的贾环,这便是吃斋念佛的仁慈王夫人,而桑塔索菲亚·德拉·彼达,像女仆一样默默地为家族辛勤劳作。再对比一下坏女人,不用坏透了的夏金桂,费尔南达对标王熙凤,她们的管理都导致了家族的加速衰败。费尔南达准备掐死自己外孙的刹那间,善念和理智让她停止恶行,而被王熙凤设计害死的就有贾瑞和尤二姐,贾琏若对哪个丫头多看两眼,那个丫头的头就被她打得稀巴烂。还有,西方的情妇是平等的,东方的妾是附属品。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是悲剧吗?到第一百五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骢马使弹劾平安州”,宁国府及西府贾赦家被查抄确实是悲剧,那是因为东府贾珍引诱世家子弟赌博,强占良民妻女为妾,其女不从,凌逼致死,这指的是尤二姐,而西府贾赦勾结外地官员,依势凌弱,重利欠票,包括强占石呆子的扇子。如今都一一报应,让读者觉得贾府罪有应得,皇上圣明啊!
除了分灶不分家的贾政一家,贾府的人员被拘押,财产被没收。但是第一百一十九回,沐皇恩贾家延世泽,皇上大赦,宁荣二府亲人团聚,财产归还,重新世袭爵位,第五代又有贾兰接班,将来兰桂齐芳,此“桂”指的是宝玉的遗腹子,家道复初,竟皆大欢喜了。
还有一位姓贾的,跟贾府无血缘关系,通过考取进士,功于心计,善于钻营,包括攀附贾家,几起几落,官至京兆府尹和兵部尚书,就是北京市长兼国防部长,最后因为贪腐定罪也被大赦,贬为平民。这就是贾雨村。在书的结尾跟甄士隐相聚于“急流津觉迷渡口”的草庵。
贾雨村睡去,甄士隐带香菱升天,又遇到那一僧一道,把宝玉安放在女娲补天之处。空空道人又从青埂峰经过,抄了石头上的偈文,到渡口草庵叫醒贾雨村给他看,这都是贾雨村亲见尽知的,他让空空道人若干年后到悼红轩找曹雪芹,哪知曹雪芹不肯接受,空空道人就把书扔了飘然而去。《红楼梦》就结束了。
2024年06月19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