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这个周末,一台由1300多万学子倾情演绎的年度重磅大戏《高考》即将放榜,全国各省市将陆续公布2024年高考成绩,大部分同学们也将面临人生中的首个重大选择—填报志愿。

无论是选择国内升学还是赴海外留学,学生和家长无一例外,都将面临“选什么专业?”的问题。众所周知,选择一个好专业、好行业,对个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哪些专业既能让同学们未来求职无忧,又能带来丰厚的薪资回报呢?

人工智能:让AI像人类一样思考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专业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与AI相关的职业需求,近几年多得超乎想象。特别是ChatGPT、Sora的出现,让AI技术的应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AI领域研究的主要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AI专业的毕业生在全球范围内的科技、金融、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就业机会,且薪资普遍较高。

根据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24一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显示,AI相关岗位平均月薪超过2万人民币,位居高薪职业榜前列;而在美国和英国,AI相关行业起薪可以达到每年40-60万人民币。如今,许多海内外高校都开设了AI专业,为学生提供深入学习和研究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程专业:新质生产力不能没有TA

工程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包括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子工程等。该专业毕业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和工程理论知识,以及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这些技能在许多行业的雇主中都备受青睐。

毕业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多种类型的工作,如航空航天工程师、石油工程师、生物医学工程师等。这些职业领域不仅薪资较高,而且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工程师的薪资水平因专业领域和工作经验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工程师的平均月薪在1.5万人民币左右。其中,汽车电子工程师、能源工程师的薪资水平相对较高。而随着经验的积累,担任高级职位的工程师可以赚取到更高的年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境科学专业:“地球家园”守卫者

在“碳中和”政策背景下,国家对气候变化、污染控制、环境可持续性等议题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伴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生态产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众多企业纷纷加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在这种大环境下,学习环境科学专业的学子在求职市场上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具体而言,环境科学专业的学子在求职市场上的平均薪酬可达1.3万元人民币以上,并且工资水平也会随着工作经历的增加而上涨

这一薪资待遇水平不仅反映了市场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认可,也反映出该领域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疗健康产业:呵护每一个生命

近几年,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医疗健康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此外,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针对老年人的医疗健康服务和相关行业也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医疗健康产业不仅包括传统的医疗服务,还包括健康管理、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医疗健康专业人才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会。

医疗健康产业就业方向较多,根据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24一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显示,国内医药、生物工程师等岗位,平均月工资在1.1万元人民币以上在英国,外科医生等专业人员的年收入更是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融专业:丈量经济的尺

作为中国学生钟情的申请方向,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毫无疑问能收获丰厚的薪资回报。不论在哪个国家,金融专业人士的起薪和平均薪资都相对较高。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金融专业人士的年薪中位数甚至可以达到千万人民币级别(金融分析师和投资银行家方向),这一薪资范围涵盖了金融行业的不同职位和经验水平。而在国内,金融专业人士的平均月度薪酬也是位居前列,接近2万元。

金融专业的毕业生通常具备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分析能力,能够为企业或机构提供专业的金融分析和投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这些行业虽然是当下比较值得关注的行业,但学生们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挖掘自身特点及兴趣方向进行综合考虑。所谓“热门行业”“高薪专业”是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的,但学习的能力才是守恒的。

从长远来看,遵循内心,打开视野,提前开始了解各行各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才是我们在职场上持续精进并有所作为的关键因素。

关于专业的选择,周成刚老师在他的新书《100个答案:写给中国家庭的国际教育行动指南》中还有不少建议,这些建议都是周成刚老师根据多年国际教育从业经验整理而来。不论你是否有接受国际教育的打算,相信这本“小红书“都会为你的人生选择带来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