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酒的将军

好酒的将军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史上,曾经有一支闻名全军的华东野战军第九兵团。

华东野战军第九兵团的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东野战军第九兵团的战士

九兵团之所以出名,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兵团司令员是宋时轮将军。此人嗜酒如命,饮起酒来豪放洒脱,有“百杯不倒、千杯不醉”的酒中神仙的雅称,且自封为“酒将军”,闻名于军中。

别看宋时轮爱酒、好酒、醉酒,但酒品极高。俗语说,酒品如人品,宋时轮初喝酒一切正常,等到微醺以后,无论谁来敬酒或者碰酒,都是来者不拒,一干到酒杯底,豪情万丈,大有气吞天下之势。

二是九兵团有两个外号:“酒兵团”和“光头团”。“九”通“酒”,再加上一个“酒将军”,此为“酒兵团”的来历。

宋时轮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时轮将军

宋时轮喝酒后见下属士兵留着小分头,非常不高兴,所以属下士兵为了方便,也为了躲避将军的“酒拳头”,均是将头发剃得光光的,又得了一个“光头团”的美称。

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期间,宋时轮总喜欢光着头,额头上青筋暴露,看起来十分凶狠。再加上他喜欢敞着怀,腰间挎着一把盒子枪,更是一副吓人的模样。

宋时轮的性格暴烈,有时候发火的时候会挥起拳头怒吼,所以下属官兵都有些害怕他。其实,宋时轮是黄埔军校第五期的学员,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在1926年考进去的。

广州黄埔军校原校址所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黄埔军校原校址所在地

初次见到或者不了解宋时轮的人,只看表面的他,都不会相信他是一名正牌的黄埔生。

说起宋时轮喜爱喝酒,还得从小时候谈起。他是湖南醴陵人,上面有一个姐姐。在他年幼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然后他就一直跟着姐姐生活。

有一次,宋时轮跟着姐姐去婆家。在屋里翻腾来倒腾去,找出一罐米酒,闻着香气忍不住尝了几口,感觉口中甜丝丝的,又咕咚喝了一大碗。

贪酒后宋时轮独自一人朝家里走去,走着走着,天很快就黑了,此时的他醉意涌上头,误入了一个山洞,盖上衣服就在山洞里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后天已经大亮了,还没有张开眼睛,宋时轮就觉得有某种东西在舔他的脸,睁眼一看,发现有四只老虎幼崽围在他身边。这可把他吓了一跳,赶紧跳起来跑了出去。后来见到姐姐说起此事,还被姐姐打了一顿屁股。

那段岁月里,有人批判宋时轮“喝酒太多”、“太能喝酒”。他站在台上一声不吭,批判完回家后一边饮酒一边自言自语:“老子喝酒也是罪吗?我喝酒又不影响打胜仗,怎么也成了罪状呢?”

宋时轮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时轮将军

宋时轮好客是在军中出了名的。每次北京召开军委会、人大代表会或者政协会议,来拜访宋时轮的客人络绎不绝。这个时候的宋时轮家里就像过佳节一样,各地的老友新朋欢聚一堂,喝酒吃狗肉,满屋子都是笑声不断。

宋时轮喝酒后不但不糊涂,而且思维还更加活跃,口若悬河,佳句、妙语频频连出,不知情的人哪里知道他这是喝了酒的状态。

擅长防御

擅长防御

别看宋时轮爱喝酒,自封为“酒将军”,但是行军打仗从未因为酒而误事。

相对于进攻,宋时轮更擅长军事防御。可以说他部署的防守阵地,宛如铜墙铁壁,根本不给敌人可以攻击的地方。

1948年6月,河南杞县姚林岗,宋时轮率领的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在此设置防御战线,抵挡国民党邱清泉的第二兵团的进攻。双方激战了整整七个昼夜,结果却是邱清泉的部队没有推进一步,并且士兵伤亡了5000余人。

邱清泉的第二兵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邱清泉的第二兵团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的徐东阻击战爆发,被认为是解放战争中最大规模的阻击战。当时的战斗形势是宋时轮统一指挥7纵、10纵、11纵三个纵队,阻击徐州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总计5个军12个师的进攻。

阻击战打响后,国民党军在飞机、坦克和重炮的配合下,向华东野战军的阵地发动轮番冲击。宋时轮采用顽强固守和局部反击的策略,在长达20多公里的宽大正面上,英勇地坚守阵地,抵挡住了国民党军的疯狂进攻,屹然拒敌是个昼夜,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战过后,国民党谈起这次阻击战,就说:“排炮不动,必是十纵”,说明了宋时轮带领下的部队防守能力是多强。

徐东阻击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东阻击战

阻击防御战打多了,估计宋时轮感觉没有成就感了。济南战役刚开始打响的时候,上级又是给宋时轮的十纵下达任务命令:阻击援军打击援军。

当时任华东野战军十纵司令部参谋的田畦接到上级命令后,向宋时轮请示如何起草下达命令。宋时轮一看到上级的命令,顿时不高兴了,说:“不能让老子的部队光啃骨头不吃肉吧!”说完,坐上指挥部的军车就去找总指挥粟裕。

宋时轮(左二)与陈赓(右三)等在沈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时轮(左二)与陈赓(右三)等在沈阳

大约半个小时以后,宋时轮笑眯眯地回到十纵司令部,满脸的笑容,还没下车呢,就冲着田畦喊道:“小田,起草命令,攻城!”

当天晚上,心情愉悦的宋时轮在临时指挥部所在院子的葡萄架下,把纵队中大大小小的领导叫过来,燃起蜡烛坐在一起喝起来酒,庆祝终于能“吃肉”了。喝到最后,豪饮的宋时轮竟然醉了,而且是大醉。

朝鲜战场的冰雕连

朝鲜战场的冰雕连

上海刚刚解放的时候,中共中央华东局情报处处长胡立教前来拜访宋时轮。一进门就抬起自己的手腕,大呼道:“宋司令,我的表被偷了。”

1949年,宋时轮在庆祝上海解放大会上(右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9年,宋时轮在庆祝上海解放大会上(右一)

宋时轮听完,哈哈一笑,说:放心吧,三天之后,你尽管找我来取表,保证归还。“等胡立教走后,宋时轮立即召来上海市小偷帮的头目,限他三日之内将所偷的手表上缴。

三日后,还未去讨要手表的胡立教就接到宋时轮的电话:“赶紧来领表,来晚了我可要占为己有啦!”听到此话的胡立教大吃一惊,半信半疑:这么大的一个上海,一块小小的手表如何能寻到?不会是诓我吧?

带着疑问的胡立教来到宋时轮的住处,果然看到自己丢失的那块表安安静静地放在桌子上,直呼:宋司令,好本事!

1950年11月,宋时轮率领第九兵团的第20、26、27军秘密集结入朝参战。刚进朝不久,志愿军便发起了第二次战役。当时,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国家主席毛泽东先后给宋时轮去电话,要求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方法,先歼灭运动增援的敌人,后歼灭被围困的敌人。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也”,宋时轮根据朝鲜战场的实际情况,没有死板地执行中央的命令,果断地决定一部分一部分地歼灭敌人。各种方法如攻、防、阻、堵、歼、迂回、包围等多管齐下,同时使用。

宋时轮视察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时轮视察部队

最终这次战役,九兵团第17军创造了我军有史以来唯一一次歼灭美军建制团的记录,全歼“联合国军”美第七师第三十二团大部和第三十一团三营。

宋时轮深受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影响,敢讲真话,敢报实情,战斗结果报喜也报忧,而不是一味地报喜。第二次战役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是宋时轮致电彭德怀并报军委说:

“第二十七军八十师二四二团第五连。除一名掉队者和一个通信员之外,全连设伏准备攻歼美七师第三十一团,待战斗打响后,该连无一人站起,打扫战场时发现,全连于部、战士成战斗队形全部冻死在阵地上,细查尸体无任何伤痕与血迹。”

朝鲜战场上被冻死的志愿军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战场上被冻死的志愿军战士

这就是著名的“冰雕连”。毛泽东看到宋时轮的电报后,脱帽默默占了很久,并给宋时轮回电:

“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由于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达四万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

“你姓王,不姓宋”

“你姓王,不姓宋”

宋时轮不喜欢夸夸其谈,对有“放高炮”的人不待见。解放后有一天,宋时轮到某个部队进行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部队存在的问题。

被调查部队的领导宋某在汇报的时候夸夸其谈,大讲特讲所取得成绩,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开口闭口不谈问题。

1963年, 军事科学院领导合影。宋时轮(左三)、叶剑英(左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3年, 军事科学院领导合影。宋时轮(左三)、叶剑英(左四)

听完汇报的宋时轮没有第一时间发表意见,而是问道:“你姓什么?”该领导答道:“宋。”宋时轮说:“你不姓宋。”该领导一听十分诧异,自己一直姓宋,为何到了这里就不姓“宋”了呢?

宋时轮接着说:“你姓王,叫王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该领导听后,惶恐不安,满头都是大汗。

宋时轮晚年的时候,因多年战斗留下的伤痛,致使病重。医生、家人为了他的病情考虑,都劝他把酒给戒掉,一直没有劝动。

一天,宋时轮遇到喜事,连续饮酒数十杯,最后大醉倒地,喊着:“从明天开始我就戒酒。”闻听此言的家人大喜过望,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但是没有超过一个星期,宋时轮又像以前一样豪饮起来,“酒将军”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1991年9月17日,宋时轮因病在上海病逝,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