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突然意识到一种十分可怕的后果,只要中国愿意,离开了中国制造的美军,可能连仗都打不下去。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显示,中国已经在全球物资供应链中占据压倒性的核心地位。世界各国都需要从中国采购各种设备零件,使得这些国家的军用武器中出现了大量中国制造。美国也不例外,而这也使得华盛顿领导层陷入到了纠结状态。

【F-35的F-1355发动机内含中国的稀土与永磁体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35的F-1355发动机内含中国的稀土与永磁体材料】

本周一,位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了最新的年鉴报告。对地缘政治与各国核力量进行评价的同时,也重新统计了各主要国际军贸国家的进出口数据。

这其中,中国的出口数据最为引人关注。因为尽管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在国际军贸领域中仅占6.6%的市场份额,对比美国、俄罗斯以及法国并无明显优势。

【2016-20年全球军贸出口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20年全球军贸出口数据】

但当有外媒分析人员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额以及其他国家出口武器“国产化率”等因素也考虑在内后,一部分外媒得出了一个令外界为之震惊的结论,那就是中国很可能已经在暗地里成为了维持国际军贸市场运作的核心国家,其他国家几乎不可能在这套体系中规避中国带来的影响。

特别是美国,今天的美国国防工业虽然在明面上高度强调“国产化”,且部分所需的进口设备也都来自于和美国保持密切盟友关系的国家。但即便如此,这些“美国制造”的武器装备依旧有相当多的“中国血统”。

这一结论一经披露就不可避免地在外界引发了热议,毕竟华盛顿领导层在各种敏感技术领域中排挤中国又不是一年两年了,这都没能阻止“中国制造”渗透的话,之前签署的那么多针对中国企业的制裁草案不就白签了吗。

【美国的F-35战斗机曾被曝使用中国原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的F-35战斗机曾被曝使用中国原材料】

而且美国在最近几年里也确实不断在进口设备上寻求替代品,按理来说也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才对。

事实上只要我们想明白全球供应链的运作模式,就能够得出这个令美国人感到困惑问题的最终答案。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今天的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拥有最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与从原材料到成品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有能力向世界各国出口绝大多数他们需要的工业品。

同时,以各类设备零部件为主的工业半成品也是我国主要出口商品。因为上到汽车、飞机,下到手机、电饭锅,其本质都是由数十上百个不同零部件组装而成的精密工业品。每个零部件在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生产成本,而这也使得相当数量的西方企业在采购这些零部件时会优先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货源,也就是中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今天许多位于西方国家的本土工厂其本质都是零部件组装厂,在他们生产的商品中,真正来自本土的零部件屈指可数,其他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制造。

【中国生产了大量夜视仪元器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生产了大量夜视仪元器件】

类似的问题同样存在于西方国家军火供应商的供应链中,上至精确制导武器的传感器,下到夜视仪光敏零件,甚至就连防弹衣需要用到的防弹插板也是中国做得最好最具性价比。

这直接导致了有不少西方中小规模国防承包商干脆直接买中国的成品设备,然后贴牌冒充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生产并卖给五角大楼。美国陆军之前在小型无人机选型上就闹过这样的乌龙,而像防弹插板这类消耗品,五角大楼更是已经放弃管理了。

【美军使用的防弹插板多为中国制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使用的防弹插板多为中国制造】

可以说,只要西方军火商们还在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那么不管华盛顿领导层怎么围追堵截“中国制造”,这些物美价廉的中国零部件还是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美国。

而且许多人可能不知道,五角大楼对这些事其实心知肚明,因为他们自己也在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中国制造”。只是和国防承包商是直接买工业半成品不同,五角大楼更青睐中国的永磁体、稀土等稀有材料。

毕竟美国虽然拥有庞大的稀土储量,但他们并没有与之配套的稀土提纯工业。或者说,除了中国,其他国家都没有类似的能力。以至于世界各国想要采购稀土,都需要从中国这里过一遍手。

这也是为什么去年中国在对镓、锗等稀土产物进行出口管制时,五角大楼会如临大敌,同时欧洲各国突然增加了对这些稀土的采购份额。因为美国真的需要这些稀土资源,就算多掏钱经第三国采购也必须要保持供应稳定。

【莱茵金属的炮弹生产厂需要中国的硝化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莱茵金属的炮弹生产厂需要中国的硝化棉】

所以综合来看,今天的中国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能够左右国际军贸市场运作的能力,而想要彻底在武器生产中剔除“中国制造”对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来说也基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这无疑可以成为中国在与美国进行战略博弈时的筹码,而当美西方国家自己的产业链因中国制造消亡后,这些国家的战争潜力也就将被大幅削弱。前段时间法国媒体大肆炒作的硝化棉就是一个例子,而在未来,类似的事例将会越来越多,我们也就有能力不费一兵一卒就决胜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