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荔浦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富市,生态惠民,创造绿色财富,增进绿色福祉,发展生态经济,打响生态品牌,相继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广西园林城市”“自治区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走出了一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生态灶”煮香现代“农业饭”
入夏以来,荔浦市5万多亩荔浦芋进入管护生产期。芋农们忙着在田间灌水、除草,期待着丰收年的到来。“荔浦芋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了‘金字招牌’,我们芋农心里更踏实了。”荔浦市新坪镇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韦兰芬说:“绿色生态是发展理念,优质的荔浦芋品种,用山泉水浇灌。”
像韦兰芬一样重视产品质量的农民,在荔浦十分常见。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品质,已成为增收致富的新理念。荔浦把农业生产生态化作为保障农产品品质的重要一环,杜绝使用可能对土地造成二度污染的化学制剂,大力推广生态诱虫板、性信息引诱剂、生物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绿色农业生产技术。
在龙怀乡德庆村脆蜜金桔种植基地,太阳能诱虫灯、黏虫板、诱捕器的使用推广,让生态脆蜜金桔价高也俏销。全市13个乡镇都组建了专业砍伐队和专业机防队对柑橘木虱进行统防统治,全市烟雾机统防统治率达100%。
“义敏的葡萄永镇的藕,凤凰坪的香瓜国外走;双江的兰花杜莫的茄,柘村的水果就是甜,龙怀东里的生姜白胖胖,蒲芦黎村的罗汉果紫里透红,花篢马头的马蹄连成片,双江的兰花十里飘香,新坪的芋头走四方……”这段顺口溜,形象地描绘了荔浦市农村现代农业园区的蓬勃发展势头。
荔浦市在开展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上,一方面保证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另一方面标准化的管理让农业生产生态化的理念得到贯彻。积极推进建设新坪、修仁、茶城等13个乡镇40多个示范基地和标准园建设等项目。该市累计创建了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园、点)210个,获评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4个。荔浦周记等34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荔浦安合果蔬专业合作社、荔浦学兴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桂林爱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土特产变身致富“摇钱树”
荔浦马蹄以个大、皮薄肉嫩、清甜爽脆著称;荔浦芋糯香可口,滑而不腻,老少皆宜。全市荔浦芋、荔浦马蹄年产业链值超过30亿元,成为荔浦农户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致富果”。
近年来,荔浦市不断推动生态惠民,固本强基。依托“生态”提升农业,荔浦市实现农、林、畜核心示范园区全覆盖,数量、质量均位居桂林前列;培育国家、自治区、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3家,自治区级生态养殖场91家,自治区、桂林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家,“三品一标”产品4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行政村覆盖率达100%,推动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荔水青山、毓秀马岭、梦里茶香三个田园综合体示范带动全市农业发展蹄疾步稳。
在荔浦市青山镇荔水青山田园综合体,阳光玫瑰迎来收获季,果农正在一箱箱往外运送葡萄;荔浦芋已根茎茁壮,只待成熟后采挖上市;民宿、农家乐生意火爆,为当地旅游业注入无穷活力。
生态环境的持续提升,也让荔浦市的生态经济提质增效,荔浦人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现在,荔浦市13个乡镇,村村有“果园”,家家成“景点”,各乡镇生态产业发展实现处处开花、遍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