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雨下得太大太猛了,就像瓢泼一样”“天漏了,雨下个不停”……过去一周,桂林全市暴雨连绵,不少市民纷纷发朋友圈感叹说。

强降雨引发了我市部分江河出现超警洪水甚至反复超警。据桂林水文部门介绍,截至昨晚23时,我市辖区仍有13条河流22个水文(位)站在警戒水位以上0.07米—2.99米,漓江桂林水文站水位148.85米,超警戒水位2.85米。

桂林这几天的雨到底有多大呢?据市气象专家介绍,6月12日20时至19日15时,桂林平均面雨量达323.7毫米;强降雨落区集中在湘桂铁路沿线及漓江上游地区,永福、兴安、灵川三县反复出现特大暴雨,有7个乡镇累计雨量超过700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兴安县溶江镇,达到了945.5毫米。

持续大范围强降雨也打破了一系列尘封的“历史纪录”。全市有38个气象观测站打破建站以来24小时降雨量历史记录。其中,兴安县兴安镇442.5毫米、灵川县九屋镇435.2毫米、全州县咸水镇319.1毫米,分别打破本县24小时降雨量历史纪录;兴安县兴安镇最大6小时降雨量304.1毫米、12小时降雨量430.8毫米,打破本县历史纪录。

“本轮降雨过程具有暴雨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极端性强等特点。”市气象专家介绍说。

对于本轮极端强降雨出现的原因,市气象专家分析说,6月中旬以来,副热带高压持续稳定在华南沿海,低涡切变线长时间在桂北滞留,与西南季风共同作用,冷暖气流长时间在广西上空交汇。降雨过程集中在湘桂走廊,主要受夜间加强的低空急流和越城岭山脉的动力抬升作用,触发强降水,降水具有显著对流特点,对流移动缓慢并出现了“列车效应”,导致极端强降雨发生。

在极端强降雨防御中,市气象部门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全面加强预报预警。6月12—19日共发布暴雨预警信号337条,其中暴雨黄色47条、暴雨橙色114条、暴雨红色22条、雷电151条,接收人次达712.4万,有力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未来几天,极端强降雨是否还会继续呢?市气象专家表示,从当前气象资料来看,自昨晚开始,雨势明显减弱。20—22日,全市阴天有中雨、局地暴雨,雨量中心在桂林中北部地区。希望各级各部门继续落实落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来源|桂林日报(记者周文俊 通讯员胡静)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