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说,俄乌战场之外最聚焦眼球的莫过于瑞士峰会与普京访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瑞士和平峰会,77个国家签署联合公报,无疑是一次极其成功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国际会议,该次大会在捍卫独立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与国际法等方面的重要性无与伦比。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峰会结束后一些媒体态度暧昧,要莫以拜登未出席峰会、美国副总统哈利森提前离开为槽点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要么以“仅”77个国家在公报上签字”淡化峰会的意义……这种以偏概全的恶意表述实际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极力否定峰会的功能效果。

这些媒体在舆论传播中首先就偏离了客观公正的价值导向……但凡思维正常就能够想到,由77个国家、经济总量占比全球2/3经济体参加并形成联合公报的大会,怎么会是失败的大会?

本届峰会举办方瑞士和乌克兰共邀请到92个国家和8个国际组织参会,俄罗斯有没用能力邀请到10个国家召开和平峰会并形成统一的联合公告?答案是否定的。仅6个成员国的集安组织都无法形成共识并出台联合公报还谈什么77国……不客气的说,即便泛俄国家绑在一起也邀请不到20个国家召开一次国际和平峰会,这一事实在联合国就俄乌问题投票中多次被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7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公报,参会国家与领导人甚至比开罗和雅尔塔会议更多,这样的会议不叫成功,试问什么样的会议叫做成功呢?

既然别人做到了我们无法做到的事,我们是不是应该以欣赏或者说客观态度肯定这一切呢?热潮冷讽,除了让世界看到一种病态的道德观外我们又能得到什么?

02

只说哈里森提前离场,丝毫不谈哈里森在峰会上一次塞给乌克兰15亿美元大红包是否属于断章取义?见仁见智。

我们认为,这15亿美元对一个正处于战争中的国家无比宝贵,也是最厚重的礼包与最大的重视。

13个国家没有参加联合公报签字并有3个国家退出极其正常,参会国家来的并非都是国家最高元首,在签署公报这一外交问题上参会国家代表如非本国最高领导人,需要本国议会讨论决定属于外交惯例,蜚短流长媒体的职业素养让人汗颜。

拜登未来也非不够重视,整个世界都看到了,俄乌战争中如果没有美国的巨大援助乌克兰已经开始普及俄语了。因此说美国对乌克兰的重视程度无论用怎样的辞汇表述都不过分。2023年2月拜登访问基辅时甚至对着所有人的面表态:放心,普京赢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一切也与美国自身的欧洲战略有关。

03

拜登不参加瑞士峰会是正确的!因为此次峰会只是世界阵营的分水岭,并非开闸泄洪,拜登如果参会无疑会成为对俄罗斯的宣战书,不仅会导致冷战提前启动,还会迫使俄罗斯因走投无路彻底的倒向东方,让美国欧洲战略分崩离析。

俄罗斯尽管幅员辽阔,横跨欧亚,但政治中心、经济命脉、宗教信仰,自我认同以及文化结构都属于欧洲,是不折不扣欧洲国家,即便是害群之马也属于美国欧洲战略的一部分,这一地缘政治无法改变。最关键是俄罗斯也是美国制衡西北欧的一枚棋子,俄罗斯的存在才会让北约有存在价值,美国也才能将欧盟牢牢抓在手里,这是一种“枪手博弈”的静态现实。

而且俄罗斯一直希望以既要还要的政治诉求融入的欧洲大家庭,俄外长拉夫罗夫所言:“俄罗斯从来就没有倒向东方,是西方抛弃了俄罗斯!”而美国也正是抓住俄罗斯这一归属心理进行博弈的。

因此,在对待俄罗斯的问题上白宫一直小心翼翼,既要让俄罗斯在认可失败并习惯失败中屈服,还不能够让俄罗斯绝望,否则走投无路的俄罗斯势必倒向东方……从深化与大国关系再到普京出访朝鲜越南都是这一政治思维的松动,双方都知道对方的底牌,俄罗斯同样知道美国怕的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乌克兰武器解禁后俄罗斯一会宣称要向所有反西方组织援助远程导弹,一会又派舰队访问古巴等,都只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是无法让西方投鼠忌器的。

试想,如果俄罗斯有足够的战争资源还需要向朝鲜和伊朗购买武器吗?访问古巴的“舰队”仅是一艘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一艘亚森级喀山号攻击核潜艇与一艘拖船、一艘油轮,连一艘驱逐舰或巡洋舰都没有。这样的海上打击力量能够“震慑”美国吗?答案是不可能的……而美国官方声明中“我们基于高度关注”也不过是为了配合莫斯科放出的外交辞令罢了。

04

可如果俄罗斯倒向东方则会对美国全球战略构成巨大的破坏,而且会在亚太形成五角大楼中报告中所提到的“邪恶轴心联盟”,新的冷战也会形成。

因此,美国必须编织出囚徒困境的动态博弈环境,围三缺一的进行外交蚕食,目地就是让俄罗斯始终限于鼠首两端,陷入无法下定决心投向东方的茧房中,与让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始终无法使用核武器是一样的。

至于俄罗斯最终会倒向西方还是东方,实际每个人都看得懂,正因为如此,拜登不参加峰会是智慧的体现……如果有人因此而小看拜登,那就真蠢到不可救药了,舒尔茨所言:“拜登是我们无可替代的领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是问题吗?在乌克兰眼里是,在美国五角大楼战略规划中不过是1+4战略中的4,与朝鲜伊朗叙利亚同样的“传统威胁”。

俄罗斯有什么?除了国土面积大点,人口多点以外要科技没科技,要经济没经济,美国一个二级制裁卢布就崩盘的国家……迎风立老师近期视频中讲的很好:若没有大国支持,俄罗斯如今连重卡都造不出,没有重卡牵引火炮无法移动,早就输掉战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俄罗斯面临的困境比能否造出卡车更严重,甚至手机也造不出来,工业结构在2万多项制裁下早已摇摇欲坠了。

05

我们注意到,普京和80后一对难兄难弟昨日已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条约。一般来说,这种条约属于非盟国之外最亲密的关系。根据条约,朝鲜很可能会派兵协助俄罗斯完成一些军队后勤工作,帮其释放兵源,如同立陶宛等西方国家计划接管乌克兰军队的后勤一样。

还有消息称,朝鲜已同意俄罗斯人加入朝鲜国籍,以朝鲜运动员身份参加巴黎奥运会,让西方的制裁成为寂寞……事实上这也不可能,奥委会有规定:归化运动员必须入籍三年以上才能代表该国参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朝抱团取暖能否改变俄乌战场局势呢?我们认为作用不大,因为朝鲜的综合国力太弱,且经济与科技落后,即便与俄罗斯绑在一起也无法与乌克兰背后的北约抗衡,反而会把国家和人民拖入泥潭……因此,俄朝抱团取暖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只不过拿到一批地摊军火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普京如今正在越南访问,作为新兴经济体,美国在其国家发展以及对外关系中的地位比俄罗斯重要的多,普京又能得到什么?

瑞士峰会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起到了压缩俄罗斯国际空间,恶化其外交环境以及让2000多年的土地兼并战争成为历史的作用!

至于俄朝是否联盟改变不了俄罗斯的国内外环境?破窗效应下,群殴的局面已经形成,如果俄罗斯不撤军,必然在持续性续失血中最终倒地,这是可以预见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人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