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欧洲政治风云的变幻,一场关于欧盟委员会主席连任的较量正在悄然上演。原本看似已经没有了胜算的冯德莱恩,却在关键时刻获得了法国、德国等欧盟主要成员国的默许支持,连任主席的宝座似乎已是稳操胜券。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毕竟,作为欧洲的重要大国,法国和德国一直是欧洲自主性的坚定捍卫者。此前法国总统还高举要让欧洲独立自主的口号,现在却突然对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冯德莱恩担任欧盟主席的决定,表示默许,变脸是否有点太快了?这其中必定有其他的考量,而最大的可能,应该就是法德对欧洲政治的现实,必须采取无奈接受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在欧洲议会选举结果出炉后,欧洲各国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即欧洲政治生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极右翼势力的崛起让欧洲各国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现实情况下,选择一位能够维护欧洲稳定、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的欧盟领导人,未必是一件坏事。起码还能继续榜上美国的大腿,总比让欧盟在国际社会上单打独斗的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与此同时,一旦冯德莱恩获得连任,基本上也就意味着,欧盟已经彻底失去了话语权,更别提想要独立自主地发展了。因为从她在此前任期间的表现来看,她更像是美国的“代理人”,而非欧洲利益的坚定捍卫者。这里有很多实证证明,比如,在巴以冲突爆发后,她第一时间访问以色列,并公开表示欧盟永远支持以色列。她的做法可能会让欧洲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但他还是选择毫无原则地跟随美国的立场,因此也让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在俄乌战争中,她坚持对俄强硬立场,这不仅加剧了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更让欧洲成为了美国与俄罗斯博弈的牺牲品。所以说,冯德莱恩的连任,虽然可以为欧洲的政治稳定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保障,但是,这种稳定是建立在牺牲欧洲自主性和利益的基础之上的。随着欧洲政治生态的深刻变化,再加上美国的插手,欧洲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和地缘政治压力。特别是在俄乌重提的当下,欧洲夹在,美国与俄罗斯之间,骑虎难下。西方国家其实都很清楚,这场冲突俄罗斯不会善罢甘休,欧洲因此也是人人自危,甚至欧洲内部还传出想要与俄罗斯接触的声音,总之,再这么和俄罗斯耗下去,欧洲很难撑得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就必须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发展道路,找到一条既符合自身利益又能够维护欧洲自主性的道路。就像此前马克龙说的那样,不能让欧洲沦为美国的附庸,否则,欧洲将最终失去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