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炊烟起,人间烟火气,这一场景成为了当代人所追求的“慢生活”,从而造就了乡村游的“热”。自此,乡村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接连拔地而起,通安镇的树山村也不例外。

民宿群的壮大也给经营者带来了巨大挑战。村里的民宿装修精致、环境优美,几乎每一家民宿都能欣赏到山村美景,那要如何才能在一众民宿中脱颖而出,做出自己的特色,成为吸引人的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进跨出了自己的一步,想要破解民宿的传统桎梏。陈进树山村经营了一家民宿——这里·树山,凭借着温馨的装修布置以及绝佳的山景、园景,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成为了村内的网红民宿,还获评了全国丙级旅游民宿荣誉。但是随着村内民宿的增多,陈进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突破自己。”

今年年初,这里·树山开展了一堂“村里的音乐课”,一人一把尤克里里,指尖请拨琴弦,美妙的音乐充斥在这座乡间小屋,轻松而欢乐。这就是陈进破圈的第一步。以此为起点,民谣歌会、诗会、讲座、读书会、非洲鼓课堂……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民宿接连上演,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文艺青年前来参加这一场场小型的文化派对。

树山村的民宿经营者越来越年轻化,他们的经营理念以及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也为村内各类业态的发展赋予了新活力。日前,一场小型婚礼在“白日梦想”举办,新人立于花墙下,笑得十分开怀,数位近亲、三五挚友欢聚一堂,惬意愉快的氛围让婚礼现场洋溢着幸福。这给乡村增添了一抹“洋气”,焕发了新鲜感。

同质化的格局会限制长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感受到了破局的紧迫性,开始主动探索如何从单一的功能向多元化发展,树山的乡村旅游亦是如此。

日前,苏州美术院入驻树山,同时“和美树山梨花韵”全国名家中国画作品邀请展在树山开展,多位画家名师的36幅作品,从写意到工笔,从古典到现代,通过画家们的笔墨,展示了梨花盛开时的壮丽场景。在树山音乐会客厅,也有不少海内外的优质音乐家在此创作,时常还有独立乐队的现场live表演。

美术馆、音乐厅、图书馆、书店……衍生出的特色休闲度假无一不为树山乡村旅游的个性化发展注入了一剂“助推剂”,通过盘活山水人文及农业生态资源,使农文旅发展结出了累累硕果。(通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