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塑造的方协文这一角色,真是遭人恨。婚前体贴关心,事事以玫瑰为重心,婚后反差非常大,把玫瑰当成了自己的依附品,再加上方协文母亲的丑恶嘴脸,成功引发了广大网友对“寒门贵子”、“凤凰男”及背后原生家庭的厌恶。

甚至有大量的声音在涌现:嫁人不嫁凤凰男

我也很讨厌方协文和她母亲,但隐隐约约地感到不对,难道寒门就出不了一个正常的人吗?寒门的男孩子就不配拥有爱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可否认,方协文在某些方面,是很符合角色设定的,比如他的自卑。他的自卑是刻在骨子里的,所以他对玫瑰的爱也是自卑的,他对玫瑰的各种讨好与无微不至,都有自卑的体现。

他极度渴望事业成功,也是源于自卑,他想通过事业和赚钱来证明自己配得上玫瑰。

在与玫瑰的家人相处时,他也时常担心自己被瞧不起,即使玫瑰的父母通情达理、玫瑰也很尊重他,但他依然会多想。

尤其在看到庄国栋后,他的自卑更甚,他有了明确的超越对象,于是他一定要把公司做大,一定要买比较贵的房子。

他做这些是为了自己,他却认为,他在外辛苦打拼,这一切都是为了玫瑰。随着他的事业有了起色,他甚至觉得,他给玫瑰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玫瑰可以啥都不用做,只需在家带带孩子,扮演好妈妈的角色。

而他却忘了,玫瑰想拥有他给的这种生活,真的很容易,玫瑰嫁给他是为了爱情,也是为了成为更好的黄亦玫,而不是他方协文的妻子、方太初的妈妈。

这些都很真实,自卑的底色虽然不好,但事业的成功、家人的爱,都会逐渐消除它。至于打着“为你好”的名义给自己奋斗,却来责怪伴侣不知足,是背负太大压力、发展太快变得傲慢后的一种反应,虽然可恶,但也不是无药可救。

我认识的寒门子弟,大多都有以上类似的毛病,犯类似的错误,但其他关于寒门子弟的设定,放在今天,其实已不符合大多数情况,甚至于是一种贬低。

比如偷偷帮玫瑰辞掉工作,让玫瑰待家里抚养子女,所谓男主内女主外。

又比如,不让玫瑰穿裙子。

还比如,玫瑰有事回趟北京,就被方协文大骂一顿。

还有,方协文的妈妈那副刻薄嘴脸,嫌弃玫瑰买花钱贵,嫌弃生了个女孩,想和儿子一起住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即使是寒门,今天有这种观念的妈妈真的不多了。

据我了解,大多数寒门的父母,可能经济上没法给孩子提供帮助,但也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

在我看来,《玫瑰的故事》关于方协文和母亲人设的设定,是在贬低寒门子弟,更会对他们引发一定的不良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很流行“松弛感”这个词,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长大的孩子,会看起来比较松弛,与之相对的是寒门子弟的紧绷。

但试想想,现在社会生活压力这么大,寒门子弟不紧绷才怪呢?

其实他们真的挺难的。他们也想松弛,也不想自卑,但他们起点太低了,只能后天努力,一点点变好。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值得嫁。大多数的寒门子弟,会自卑,会有很多缺点,但绝不是《玫瑰的故事》中所讲那样让人厌恶。

希望这个世界多给寒门子弟一些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