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污水捞死鸭”“脚踩鹅肠”“血水染色”“随意修改生产日期”“鸭肠摆地上”“烟头扔进鸭肠筐”……

新京报记者暗访山东雅士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鸭肠车间、河南清丰县永官食品有限公司鹅肠车间,发现这两家企业在生产中存在诸多卫生安全隐患。由新京报6月17日起以图文、视频形式进行了系列报道,所呈现出的食品安全乱象令人瞠目结舌。

维护食品安全,什么时候只能靠记者卧底才能得以曝光?

作者丨苗建研究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苗建信息分析发现

这一事件的曝光不仅揭示了食品生产中的严重问题,也为整个食品行业敲响了警钟。企业需要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加强管理和自律,监管部门则需加大执法力度,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据苗建信息观察,消费者的监督和舆论的力量也将在推动行业改善中已发挥重要作用。

  • 事件曝光对于上下游企业的影响较大

上游企业可能会遭遇供应链信任危机,导致上游养殖场和农户将受到影响。而下游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会更加严格,可能会重新评估和审核供应链,导致这些上游企业面临订单减少的风险。下游加工企业、经销商以及销售这些产品的商超和餐饮企业将直接受到影响。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信任度下降,可能导致火锅店、卤味店、商超等鸭鹅肠的销售额大幅下降。

涉事企业合作方目前也受到了事件波及。一名疑似雅士享员工发布在社交平台公司内部宣传墙图片显示,雅士享合作伙伴包括双汇、安井、金锣、永辉等知名连锁品牌。目前已有媒体联系上述品牌进行求证,媒体表示暂未收到永辉与双汇的回复,安井与金锣则表示需要向采购部核实。

  • 地方监管缺失的负面影响将持续一段时间,并将督促各地监管部门改革、严查

地方监管的缺失和通风报信行为反映出监管体系内部存在严重问题,这不仅是个别人员的失职,更是体制性问题。根据历史数据显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依赖于监管的公正和透明,一旦这种信任被打破,会导致社会整体信任危机。在这个事件中,曝光的监管部门通风报信的行为是引发舆论的主要诱因之一,公众认为其未能履行应有的职责,反而与违法企业勾结。

  • 越来越多的媒体、自媒体采取卧底暗访的形式深入企业内部,揭示隐藏的违规行为和行业黑幕。

01

舆情脉络及传播趋势

根据苗建信息监测数据,自2024年6月17日00:00至2024年6月20日10:00,全网相关数据累计扩散24,948条,热度指数MJSI为53.96。#工人排水口小便后捞出死鸭送车间# #记者卧底鸭肠鹅肠工厂# #记者暗访鸭鹅肠工厂电话被李主任泄漏#等相关话题登上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热搜榜,累计上榜18次,累计在榜时长128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7日 08:06起, 新京报发布题为卧底揭露舌尖上的“暗黑鸭肠”曝光视频。后续持续发布多篇微博曝光河南清丰县永官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雅士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的鸭鹅肠加工乱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7日12:33,新京报曝光地方监管问题,发布报道表示记者联系两地多个监管部门后电话疑被泄露。山东雅士享肉类食品公司相关负责人在电话中称,号码是相关政府部门“李主任”给的。

6月17日13:37,清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7日13:40,沾化区联合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7日15:46,新京报发布报道#直击执法部门查封雅士享鸭肠车间#,表示山东滨州沾化区成立联合工作组对雅士享鸭肠生产车间乱象开展调查。沾化区市场监管局富源市场监管所所长王哲堂介绍,接到通知后立即开展执法检查,对媒体曝光的鸭肠车间进行查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7日起,多地监管部门表示正在全面排查“问题鸭肠鹅肠”。17日成都市郫都区市监局查处成都郫都区市监部门查处“脚踩鸭肠”经销商;18日高碑店市查处“脚踩鸭肠”经销商:封存52件鸭肠;18日南京市市监局表示已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面排查工作。

02

舆论各方的关注点是什么?

(一)主流媒体:聚焦地方监管缺失

人民网

这两起涉食品安全事件有太多值得追问之处。维护食品安全,既不能靠记者卧底,也不能靠网红曝光,关键要靠常态化监督,靠企业敬畏法律的自觉。而媒体报道的这两起案例,有个共同点,企业在自我管理上都出现了问题,且是不小的问题,令人担忧。

央视网

监管也存在很明显的“软弱”之处。这些企业的环境一直都是如此“脏乱差”,违规成为家常便饭,却连最起码的停业整顿都不曾有过,当地的监管之网出了什么问题,为何出现如此大的漏洞?

新民晚报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一定要从源头抓起。此次媒体曝光的“鸭肠鹅肠乱象”,很容易让人回想起2022年“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事件。当时,众多知名企业卷入到这场风波中,纷纷发表声明。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的源头企业加强监管,对于发现的问题食品,应依法进行严厉打击,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光明网

鸭肠鹅肠加工乱象,归根结底还是监管缺位:如此触目惊心的乱象,是对食品企业道德良心的叩问,更是对监管失灵的“打脸”。对食品安全乱象,决不能只是依靠生产者和商家自律。监管力度不够,处罚整改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甚至对一些重点企业刻意保护,只会加剧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

扬子晚报

食品安全该告别“懒人式末端监管”了:究其根源,一方面监管涉嫌走过场,盲目听信企业,即便发现问题也不了了之,企业难免屡教屡犯,甚至明目张胆违规违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似乎有些猫腻,因为涉事企业竟然敢打电话给记者求情别曝光,更直言号码是当地“李主任”给的。

荔枝新闻

食品安全治理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关于食品安全监管,这些年从机制建设到一系列的治理行动,都在推进。但从这样的曝光内幕来看,我们与一个令人放心的、真正让人有安全感的食品生态,仍有距离。当行业重点龙头企业都经不起“细究”,该反思和弥补的,不该只有企业。

(二)自媒体:聚焦事件对于供应链上下游的影响

餐观局

从消费者维度来看,鸭肠必定是短期内议论的话题。某火锅品牌创始人告诉餐观局,昨天新闻出来后,鸭肠(销量)明显受到了影响。" 近期内可能很难恢复 "。

职业餐饮网

“食材安全”一直是餐饮企业的红线,而这次事件无疑再次给餐饮人,尤其是川渝火锅这个赛道的餐饮品牌提个醒,在关注自身门店管理之外,食材供应来源的“安全”也至关重要。

CIFCE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

这次事件,无疑向众多川渝火锅的连锁品牌敲响警钟,要时刻警惕自家供应链端的安全。因为如果出现类似食材供应的安全问题,对品牌的信誉度和顾客的信任度伤害极大。

(三)专业人士

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律师 谭敏涛

雅士享公司是大型的食品加工企业,而鸭肠车间却没有建立相应的食品安全保障制度,使用无健康证、未经上岗培训的员工,也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食品生产经营的人员不能保持个人卫生,在生产经营食品时不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未与产品做到有效分离,均属于安全生产管理的失职行为。

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者 云无心

雅士享公司鸭肠生产车间的工人将烟头随意丢弃,掉入排污渠里的死鸭捞出送回生产车间,以及河南清丰县永官食品有限公司工人“脚踩鹅肠”的行为,肯定都是不规范的,这就为食品安全带来隐患。食品安全不能只靠“检测”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也应该严格把关。

(四)网民:主要为负面倾向,网民情绪以失望、愤怒、无奈为主。部分正面言论来源于为卧底记者点赞。

负面示例

  • 普通人根本买不到什么放心食品
  • 黑心
  •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这样,解决不了
  • 我们还能吃点啥放心的?
  • 我吐了
  • 中国人专整中国人系列更新

正面示例

  • 珍爱每一位调查记者 你们才是真正的记者
  • 记者辛苦了
  • 如今还能做如此深入报道的记者不多了。为记者点赞
  • 保护记者
  • 这就对了,不一定是“315”才曝光

03

新京报近些年卧底食品餐饮行业一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新京报以外,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梅菜扣肉;湖北经视记者卧底百果园、古茗、茶百道、夸父炸串等,揭露的食品餐饮乱象,也引发了极大的行业震动。

从苗建案例库数据中,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媒体采取记者卧底的形式去获取新闻素材。

  • 获取真实信息:卧底形式可以获得企业日常操作中的真实情况,避免企业在面对外部检查时的“掩饰“行为。
  • 提高报道的公信力:通过卧底记者的亲身经历和第一手资料,报道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更高,能更有力地引起公众关注和共鸣。
  • 揭露隐蔽问题:一些问题在正常的采访或检查中难以发现,卧底记者能够深入企业内部,揭示隐藏的违规行为和黑幕。
  • 增强媒体影响力:通过深入调查和爆料重大问题,媒体可以提升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吸引更多受众关注。
  • 推动社会变革:卧底报道往往能引发公众和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推动问题的解决和相关政策的改进,从而实现社会的进步。

04

舆情启示及建议

本次事件对于食品餐饮行业的启示

  • 加强内部监管:企业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管机制,杜绝不规范的操作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内部审查和定期检查是预防问题发生的关键。企业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标准,确保生产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 员工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和卫生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技能,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卫生安全问题。
  • 信息公开:提高监管过程的透明度,定期向公众发布检查结果和整改措施,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监管的信任。
  • 建立信任机制:企业应与监管部门建立信任机制,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企业应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和整改要求,而不是试图通过非法手段逃避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