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还有3~6天的工夫,大部分省份高考成绩都可以查了!

来自《人民日报》2024年6月20日的消息,已经有28个省份公布高考出分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面咱们来为大家梳理一番,28个省份高考成绩的查询的情况如何。

1.哪些省份公布了高考查分时间

下面是今天最新的高考成绩查询时间的汇总。

如果有家长或者学生需要,可以细心留意一下所在的省份,记下孩子的高考查分时间,可以少些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仔细数了一下,全国共有31个地区举行高考,其中28个省份已经公布了高考成绩的查询时间,这也意味着有3个省份尚未公布。

那么,这3个尚未公布的省份分别是谁呢?

内蒙古、辽宁和福建。

三个省份的高考成绩查询时间,没有公布出来,其实原因我们没有必要知道。

毕竟,各地的教育资源存在差异,学生试卷的阅卷和打分,以及统计的速度,也可能有所不同。

如果有孩子正好恰好在这三个省份,耐心地等待一段时间即可,可以不用急。

因为怕网友们担心,我查了《中国青年网》2023年6月15日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这三个地方去年高考成绩的查询时间,还是比较靠前的,6月23日左右,感觉今年即便有推迟,也不会太晚。

等今年公布高考成绩的查询时间,也跟其他省份,错开不了太多时间。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已经公布高考查分时间的省份。

6月23日!

首日可以查询成绩的省份,有4个

上海宁夏,可以确定是这一天,至于四川云南表示,预计在这一天公布成绩,相比没有意外的话,就是这一天。

6月24日!

首日可以查询成绩的有3个省份。

山西确定是这一天,至于江苏陕西,预计在这一天公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5日!

多达17个省份的考生将可以查询成绩。

其中,北京、山东、河南、湖北是比较确定的省份!

而天津、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贵州、甘肃和青海大概也是这一天。

6月26日!2个省份。

浙江和西藏,都是预计可以查询成绩。

剩下的就是河北和新疆

考生查询成绩,需要等到6月底。

成绩没出来之前,估计孩子和家长,可能都会有点焦虑。

其实,高考已过,早已轻舟万重山,该是家长和孩子都放下包袱的时候了。

耐心等待,皆是惊喜。

2.等成绩的学生们都在做什么

那么高考结束之际,孩子们纷纷卸下了重压,都在干什么呢?

对于成绩优异且家庭条件优渥的孩子来说,不论考试结果如何,有一部分人可能在父母的鼓励下外出旅行,寻找精神的慰藉与富足。

而那些怀揣梦想、不甘人后的孩子,他们或许已经迫不及待地与同学联系,计划南下或北上,寻找临时的工作,作为步入社会前的历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些孩子,性格内向、有点社恐,父母放心不下,可能选择留在家里,为父母分担家务,如帮忙做菜、干农活等。

如果旁边有些靠谱的亲戚或者关系网,孩子可能安排到酒店、餐馆等地实习,父母可以及时照看,很放心。

当然,还有像我大侄子这样的,高考结束后报考了驾校,准备拿证,他憧憬着自己在35岁之前,拥有一辆豪华轿车。

3.未来孩子身上的第1份重任

每个孩子的想法不同,行动也不同,这也决定了他们未来路不同。

月底高考成绩揭晓之际,他们每个人都将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次抉择很重要。

他们的第一份重任是成绩公布后,全力以赴填报志愿,将自己送往心仪的学府。

如果父母爱上网,且具备一定的学历知识,是有可能能为孩子提供实质性的志愿建议参考。

也有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学历可能不高,孩子填报志愿,他们参与不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孩子在填报志愿上资源,远比自己丰富,同学、老师都是很好的建议提供方。

当然,也不乏一些学生,听错了建议。

所以,在志愿填报上,不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要慎重。

那么,作为父母,他们又能做什么呢?

无论孩子考得如何,都应以平常心看待。

高考的夺得佳绩,确实能改变孩子的命运,但失败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会沦为平庸。

只要孩子有上进心,新的生活旅程愿意出力学习和积累经验,今日的实力,他日还能弥补回来。

4.未来孩子身上的第2份重任

填报志愿之后,录取通知下发,学校一开学,孩子的第2份重任就来了-学业或者事业。

有些孩子进入大学,缓慢与社会接轨。

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因为成绩不理想,难以找到理想的学校,父母可能需要为他们寻找其他途径,可能直接与社会接轨。

但这段时间,无论孩子在哪里,都是他们行为和能力迅速巩固和提升的关键期。

一方面,他们脱离了父母的直接掌控,很多问题需要自己去解决。

另一方面,他们终于有了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由于没有经验,势必会遇到各种挫折。

比如,

学业或者工作中的困惑。

再比如,

情感上的纠葛,爱情、婚姻、亲情等因为情感引发的问题

或者,

师生或同事、老板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填报志愿,父母可能无法直接参与,但是父母,在这些问题上,却可以成为孩子稳固的大后方。

哪怕孩子高考成绩很出色,考入心仪的大学,父母也不能放松警惕。

不少很优秀的孩子,突然失去高考的重压,进入大学,因为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专注力,导致在大学中沉沦了下去。

如果条件允许,请父母应为孩子制定一份他们愿意接受,且量身定制的人生规划或职业规划。

比如,处理情感问题的态度和心态。

比如,如何找到自己喜欢的行业和专业。

再比如,告诉他们遭遇挫折时自我调节。

下面是我给刚刚经历高考侄子的寄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了他几本书,希望他读完,找到自己的“道”。

不过说实话,我和众多家长一样,感觉让他用心听,很难。

4.写到最后

给子女提建议,估计很多父母,听到就要头疼。

毕竟年龄大了,读的书没孩子多,讲道理有时候还说不过孩子,已经很难向孩子输出有用的知识了。

父母有这种感受,并不罕见。

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并非父母的建议过时,也不是孩子不愿听取,而是父母缺乏将自身经验,转化为有效建议的能力。

理论上,父母所经历的世事比孩子丰富得多,他们的人生阅历,理应成为孩子厚积薄发的财富。

但父母们不善于总结经验,而且孩子由于长期的学业压力和复杂的家庭环境,甚至对父母产生了逆反心理。

因此,父母需要关注的是,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若感到沟通困难,有以下2种方法可供参考。

第1种方法,放下身段,与孩子平等沟通。

随着孩子的成长,沟通方式也应与时俱进。

父母应尊重孩子的独立性,不能再居高临下,要善于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和意见,保持与孩子的亲密感,与孩子共同成长。

第2种方法,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

如果家庭中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当然更好,但若没有,且对孩子未来成长深感忧虑的父母,需要谨慎选择。

各种自称专业人士的人,有可能只是为了让家长的交学费而已,并无太大的帮助能力。

所以,最节省成本、最容易跟孩子沟通的方式是放低姿态,保持耐心,与孩子恢复融洽的父子或者母子关系。

如果做得好,即使孩子未来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也会愿意第一时间与父母分享、求助。

以重庆投江的"胖猫"为例,如果他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顺畅,或许那场悲剧就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