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十余个“熊孩子”走进潼南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他们不是受审,而是观摩旁听。
近年来,潼南区公安局“冬琴护苗”工作室积极探索“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主动预防、精准帮扶。这群“熊孩子”,正是工作室重点帮扶对象。
近日,为进一步壮大“护苗”力量,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潼南区出台《“冬琴护苗”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构建“冬琴护苗”联盟,织密未成年人“防护网”。
十余名“熊孩子” “沉浸式”上法治教育课
“四人均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根据实际违法行为,何XX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罚没违法所得3000元;罗XX,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罚没违法所得3000元……”随着潼南区人民法院当庭宣判,一起涉“两卡”犯罪案件的4名被告,均获刑且被判赔。旁听的十余个“熊孩子”及其家长,被深深震撼。
庭审后,法官又趁热打铁给他们上了一堂预防犯罪法治讲座,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告诫孩子们避免和远离来自他人违法行为的邀约。
“冬琴护苗”工作室负责人吴冬琴,现场播放了一部由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自述的教育警示片,并与家长签订了一份《家庭教育责任书》,督促家长们在教育中不要“缺位”。
一场庭审会、一堂法治课、一部警示片,一纸教育令。这是“冬琴护苗”工作室为分级动态管控不良未成年人,每季度开展的“四个一”活动,以达到“审理一个、震慑一伙,教育一片”的效果。
类似活动,只是工作室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的冰山一角。针对在库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该工作室每日动态滚动监控、每月上门随访、每季度开展警示教育会等,以吴冬琴为首的“护苗姐姐”,还会持续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随时跟孩子们沟通交流,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
14岁的小轩、16岁的小翔,在工作室帮扶下,都回归校园,成为品行端正的“乖娃娃”。
研发“警盾护苗”模型 精准“护苗”200余人
“冬琴护苗”工作室,缘何成立?
吴冬琴介绍,因长期办理未成年违法犯罪案件,她发现对未成年人的挽救教育,比起亡羊补牢的“事后补救”,更重要的是未雨绸缪的“前端预防”,遂致力于钻研预防未成年犯罪的系列工作中。
2022年5月,“冬琴护苗工作室”正式成立,精选13名工作人员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梳理辖区近两年发生的未成年犯罪、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并对全区7所初高级中学进行全面摸排,建立起“不良未成年人员库”。
为更好提升“警、校、家”联动作用,工作室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平台,深度研发了“警盾护苗”大数据模型,对入库的未成年人,根据不良行为程度创建“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将预警信息同步推送至学校、家庭、社区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同时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员进行一对一系统帮扶,实时跟进了解,及时“掐灭”违法犯罪苗头。
此外,学校和家长也可反向向工作室推送重点人员信息和孩子异常行为情况,打通联动终端末梢,让守护更精准。
据潼南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冬琴护苗”工作室成立至今,及时预警管控、帮扶匡正不良未成年人200余名。截至目前,全区未成年犯罪案发同比下降66.37%,侵害未成年人发案同比下降47.22%。
构建“冬琴护苗”联盟 全方位筑牢“护未”防线
针对未成年人盗窃犯罪突出以及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打击难、管控难、送教难等问题,由潼南区委政法委牵头出台了《“冬琴护苗”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切实推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融合发力,构建“冬琴护苗”联盟,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违法犯罪。
根据《方案》,“冬琴护苗”工作室将在区教委、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大佛街道、梓潼街道、桂林街道、梓潼中学、实验中学等设立9个“护苗”联系点,收集不良行为未成年人信息;依托“警盾护苗”模型,将在库人员纳入“红黄蓝”三色预警赋色动态管控;与铜梁、璧山新民2所专门教育学校建立完善“优先送教”机制,矫正一批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依托校园信箱、公众号专栏等渠道,挖掘性侵、霸凌未成年犯罪线索,启动受害对象“一站式”救助等措施,保护一批权益受到侵害的未成年;通过摸底排查,救助帮扶一批单亲家庭、失学辍学、留守流动等困境未成年人等。
潼南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方案》以“冬琴护苗”工作室为枢纽,落实发现一批、匡扶一批、矫正一批、保护一批、帮扶一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五个一批”措施,通过动态摸清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底数,及时对不良行为进行分级干预、教育矫治、关爱帮扶,力争实现全区盗窃犯罪下降、涉未成年人犯罪下降、侵害未成年人下降“三个下降”目标,从根本上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势头。
供稿单位:潼南区公安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