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杨得志前往北京视察时,秦基伟让人做了一道十分特殊的菜,这道菜让战士们疑惑不已,让杨得志感慨万千。
这道菜究竟是什么?背后又有什么玄虚呢?
神秘的菜
为了更好了解各军区的情况,了解各军区的军力部署等,视察必不可少,同时视察也是为了督促各军区。
这一次,杨得志便携助手一起看望北京军区视察,杨得志未来之前,军区上上下下便开始做好视察前的准备工作。
安排好杨得志到北京军区后的住宿,饮食等等,各项都需要细致的考虑好。
杨得志
原本一切按照常规不超过惯例即可,就是在安排住宿时直接遇到了大问题。
原来基地附近风很大,晚上大风呼啸,声音很响容易影响休息。而且地处偏僻,环境并不好。
这样的地方既不利于杨得志视察,又不利于杨得志休息。军区里的战士开始讨论,要不要安排总参谋长去宾馆里住宿。
此事在第一时间内请示了秦继伟,秦继伟却有些生气的说:“枪林弹雨里哪里没走过?草地上,雪山上哪里没睡过,至于那么娇气啦?吹个风都睡不好觉。”
秦继伟
秦基伟顿了顿又说“按照常规,不可以超出惯例。安排宾馆里去住宿,太兴师动众了。”
住宿的问题解决了,饮食的问题却依然是个难题。秦基伟又再次直接拍板,“按照规制,不可以超出标准。”
杨得志的为人,秦基伟再为清楚不过,就是需要按照常规,奉行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不是过于奢华。
可是菜虽然是按照常规,不可以超出惯例了,但是杨得志的口味儿也是需要考虑到的,杨得志是湖南人,喜欢辣菜,杨得志便让一位湖南厨师专门做湖南菜。
杨得志到来后看到满洲的菜品也是有些惊讶,有些担忧,是不是超出了惯例?秦基伟立刻说“菜都是湖南菜,虽然口味儿变了,但是价格标准是没变的,还是按照一贯的接待标准,并没有超出。”
秦基伟最后却又神神秘秘的说“还有一道特殊菜品呢,你一定会喜欢的。”
秦基伟
在杨得志视察前,秦基伟请厨师做了这一道神秘的菜品。其他人绞尽脑汁也不知道什么菜品这么神秘。是极其的昂贵,极其的美味,极其的罕见?还是其他呢?
真相揭晓,当盒子打开时,众人发现这竟然是一道梨蘸辣椒粉。
所有人突然开始疑惑不已,这到底是一道什么菜呢?咸又不咸,甜又不甜,辣又不辣,梨和辣椒粉。是一道黑暗料理啊!
秦基伟到底为何上这样一道菜品呢?众人将目光缓缓的移向杨得志,怕杨得志发火,认为秦基伟是在耍自己。
可是杨得志竟然没有生气,反而缓缓开始品尝这道菜,尽管眉头已经皱起,可是杨得志依然坚持将菜吃完。
杨得志
个人都感到惊讶不已,杨得志却缓缓开口介绍说“这道菜并不好吃,但是这道菜却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原来此事要追溯到长征期间,毛主席来到杨得志部队。部队里的人都慌了,特别是政委。杨得志跟政委商量要去给主席买点好的食物。
可是在附近都跑遍了,依然没有找到什么好的东西,没有任何好的食物可以用来招待毛主席。最后只找到了几个梨子,东西十分简陋,就算是这几个梨子,也是那个年代最为甘甜的水果,是长征期间战士们生活的写照。
毛主席丝毫没有嫌弃几个梨子。反而有些兴致勃勃的问“有辣椒面儿吗?”毛主席就将辣椒面儿倒在梨子上,就这样吃完了梨子。
杨得志也将辣椒面儿倒在梨子上尝了尝,结果吃了几口就吃不下了,这道菜确实不太好吃。
杨得志将这一段往事,这一段回忆告诉给了秦基伟,这也有了秦基伟给杨得志上特殊菜品一事。
杨得志一直将这一道菜品牢记在心。长征虽然已经远去了,可是艰苦奋斗的作风仍然要始终奉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也是杨德志一直对这一菜品念念不忘的原因。
要走的更远,就要始终不忘,我们的根在哪里。
秦基伟他接待总参谋长,却依然按照惯例,丝毫没有超出标准。最后还敢胆大包天的给总参谋长上忆苦思甜菜。暗示总参谋长要不忘长征时期的艰苦生活,秦基伟的性格以及品质也从这里淋漓尽致的显现出来,他不媚上不欺下,做事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坚持。
穷困生活
秦基伟八岁丧父,十岁丧兄,在他八岁的时候,挑起全家重担的父亲死亡,在十岁的时候,长兄如父,跟秦基伟相依为命的兄长死亡。
后来秦继伟一个人,守着祖辈的破旧茅草屋。一个人挨着日子。
小小年纪的秦基伟什么都干过,他挖过野菜。砍过柴,也给地主家放过牛,干过各种各样的杂活,只要能吃的上饭,只要能填的饱肚子,什么都无所谓。
穷困的生活永远是志向最好的催化剂,自小生活穷困秦基伟也因此萌发大志,想要改变状况,想要让跟自己一样受苦受难的人民们过上好日子。
因为长期的苦难生活,也让秦基伟变得越发顽强,越发坚韧,他性格刚硬,也开始带领当地贫困农户们跟剥削他们的地主进行抗争。勇敢的反抗,一直压迫他们的地主。
在1931年,此时的秦基伟已然是连长职位。在烽火狼烟的战场上,在得嶂山阵地失守后,秦基伟率部护卫着徐向前,直奔火线,最后重新夺回了阵地。
血雨腥风
37年,此时是一月份,天寒地冻,秦基伟率部护卫西路军的行动。他们在冰天雪地中前行,西路军被马家军包围后,因为马家军都是骑兵,实力强劲,人数众多,所以西路军遭逢重大失利,面临被全部消灭的境地,秦基伟率部与敌奋战。奋战数日,成功突出了重围,九死一生回到了延安。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壮大武装力量,没了增加兵员,秦继伟以教官的身份山西一带组织抗日武装。秦基伟的号召力,组织力非常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秦基伟就号召了近300多名爱国的青年志士。
在秦基伟的带领下,这些青年以一敌百。尽管没有先进的武器,尽管没有经过最为正规的训练,依然成功攻下了太谷县城。
在进攻时,这一战也是十分的险象环生,因为敌人有大量的枪支,将近20支枪,而秦基伟他们却几乎是赤手空拳与敌人战斗的。
成功攻下城池后,他们有了旗号,抗日游击武装,他们撤出了城池,前往太行山。在艰苦的太行山继续组建抗日武装,壮大革命根据地。
秦基伟的武装逐渐壮大,慢慢的由一开始的三四百人中间演变为后来的5000多人,在17个县内建立了根据地。自此,名声威震晋中。
52年的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上,因为所率领的是十五军,这一次战斗美军方面有6.2万的人,118辆战车,3000多架飞机,200多门大炮。在武装方面极其精良,在人数方面十分众多。
美军方面空投下了200多万炮弹,当时秦基伟率15军顽强抗战,坚守40天,把美军活生生钉死在上甘岭。这次战役被称为世界战争史上获利最猛的一次战役。
此战役证明了中国人的骨头比美国人的钢铁还要硬,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大无畏的情怀以及不畏生死的毅力。
这一次战役堪称一场血战。美军飞机不停的徘徊,炮弹不停的投下,子弹如蜂鸟一般密密麻麻。战士们用血肉筑长城。为之呐喊,为之头破血流,也不往后退一步。
在如此艰难困境下,秦基伟电令全军,哪怕15军打的只剩下一兵一卒,甚至全军覆没,也不能后退一步。
秦基伟被称为一路玩儿出上将,一路玩儿出名堂,他玩儿枪,玩儿炮,玩儿车,玩儿卡,秋莎,玩命。
他被称为秦大刀,也被称为秦大胆。在上甘岭战役上,他铸造了世界史上的奇迹,打出了人民志愿军无畏的底气。
黄安战役上,有了秦大刀的传闻。在黄安一战时秦基伟手痒,看着其他部队纷纷出兵抗战,而他们部队则负责留守,这可急坏了秦基伟。秦基伟着急之下话赶话说了一句,“这岗老子不站了,老子要上战场杀敌人去。”
营长说“人走可以,把枪留下,你就只背着大刀去吧,从此之后,你就叫秦大刀吧。”傻眼的秦基伟这才沉下心来。
秦基伟是一路玩成的上将,更是上甘岭战役的神话,他曾在冰天雪地中行走,也曾在枪林弹雨中穿梭。
举报/反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