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迪士尼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亲戚,甚至一度濒临破产的命运而如今却逆袭成为网红顶流景区,游客蜂拥而至。

这就是坐落于南京城郊的红山森林动物园所创造的奇迹。

一个只收40元门票的动物园,怎么可能比钻石级游乐园迪士尼更火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票40却吸金亿万

在南京城北,有一座占地65公顷的大型动物园,这里住着2800多只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野生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这里,扑面而来的不是笼中动物的呻吟,也不是冰冷的科普解说,而是一派返璞归真的自然景象:高大乔木遮天蔽日,长臂猿在林间荡漾,白色的羽毛在眼前闪过,一头雄狮正注视着你。

这里就是备受年轻人追捧的网红动物园——红山森林动物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之后,它以超低的门票价格和创新的运营理念,吸引了大量游客的青睐,成为继迪士尼乐园之后,又一个人气爆棚的网红打卡地。

低至40元的门票价格让游客惊喜不已,但一进入园区,文创精品和周边产品的种类之丰富,设计之精美,又让他们疯狂的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文创产品销售额达200万,2023年上半年更是突破500万,不少游客疯狂打Call"门票40元,结果花费400元才出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山动物园改革之路

红山动物园的今天是一路走来的结果,而在十多年前,它还是一座陈旧、落伍的动物园,甚至被同行们视为"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对象。

当时笼中的动物无精打采,环境也极为简陋。

直到2008年,理想主义青年沈志军被委以重任,出任这座动物园的园长短短几年,他就彻底改变了红山动物园的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改革,源于沈志军的一次"惊醒"。

他儿子小时候很喜欢来动物园,等到了10岁,却对此嗤之以鼻:“谁愿意去动物园呀,一点都不好玩,我又不是小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儿子的这句话,沈志军意识到让孩子乃至所有人对动物园失去兴趣的症结:动物园除了展示动物的形态之外,并未给人们带来更多价值体验。

于是,他萌生了彻底改革动物园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至2012年,沈志军多次出国考察,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理念:一个优秀的动物园,应该还原动物原生的栖息地环境,维护它们原有的生活习性,并以此引导公众了解、热爱大自然。

于是,红山动物园的大刀阔斧改革拉开了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旧式的铁笼子和水泥地很快被取缔,新建的场馆区域被营造成山林湖泊,模拟动物们的自然家园。

动物们终于可以在这片"后花园"中自由生息,恢复它们原本的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艰难谋生活

改革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2011年,红山动物园彻底取消了动物表演项目,成为国内第一家停止动物驯服表演的动物园,2014年,他们又取消了游客投喂这一经济来源。

这些操作无疑是在"自断经济命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山动物园80%的收入来自几乎从未涨价的40元门票,加上疫情期间51天的停业歇业,2020年它亏损3000余万,占往年收入的40%,账面只剩50万现金。

为了优先保证动物的伙食,沈志军甚至不得不扣发员工半年的绩效工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窘境,沈志军下定决心:既然传统经营模式行不通,那就走出一条商业化发展之路。

在坚持"动物优先"的理念基础上,分拆经营性业务,增加多种创收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他们开创了网络直播带货的新玩法。

细尾獴、领衔、大熊猫等网红动物上线直播间,频频掀起网友的狂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巧妙的是,他们用动物们的毛发和排泄物制作了毛绒摆件和有机肥,并作为热门产品销售。

文创产品是最大的收入增长点。

从摄影作品到毛绒公仔,从陶瓷工艺品到冰箱贴,红山动物园用上百种设计款面向游客发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独特的设计就是用动物的羽毛、绒毛等自然材料制作的饰品和装饰品。

后来,他们又尝试了与知名IP和品牌的联名合作,推出联名产品和周边衍生品,不仅吸粉年轻人,也为双方带来了新的流量和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丑萌博物馆携"惊喜",成就红山"出圈"

在各种创新营销模式的推动下,红山动物园终于在2022年迎来了真正的"出圈"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次,引爆网络的不是可爱的考拉,也不是萌态十足的大熊猫,而是一群形态古怪、外表"丑萌"的动物们。

"丑猴子博物馆"这个昵称可谓是贴切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山动物园汇集了世界上数百种最丑、最另类的猴子品种,从"屁股猴"到"无脸男",从"红脸蜘蛛猴"到"黑帽悬猴",个个长相古怪、惹人喜爱。

很快,"丑萌"形象在网上疯传,成为红山新一轮的爆款IP。

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这些猴子的真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丑萌动物,红山从科普教育的角度进行了多方位创新。

路旁的指示牌和场馆外的介绍牌,都由工作人员亲手绘制而成,融入了诙谐有趣的图案和文字,避免了传统的生硬和枯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在介绍名叫"小黑"的狼时,他们写道"曾得罪过狼后,现在夹着尾巴做人";对一只叫"露露"的狼则用了"佛系少女,上班摸鱼"的诙谐描述。

游客不仅能学到动物知识,还能体会到红山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新不止于此。在科普解说外,他们还悄悄地融入了对动物福利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

通过细节之处,引导游客反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课题,为这个王者级景区增添了文化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版"迪士尼"

迪士尼为什么会是全球最知名的主题乐园?

不仅是因为它拥有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更重要的是,它内化了童真纯朴、热爱自然的文化内核,赢得了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山动物园很快就被年轻人冠以"南京版迪士尼"的美誉,但它的魅力远不止"代替品"那么简单。

相反,作为一座以原生动物栖地为核心的景区,它比起迪士尼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40元的超低门票让年轻人无需太过负担,去感受一番原始生态的乐趣。

一旦进入园区,他们就会被仿若世外桃源的田园风光所吸引。

与其说是去参观,不如说是回归自然、放松心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每一处景致都是对动物生存环境的高度模拟,避免了过度人工化的做作感。

例如,老虎可以在高低错落的木质走道上自由走动,大象则被安排在一处类似非洲草原的场景之中。

就连景区内的树木和藤蔓,都是那些动物们从前栖居时遇到的"老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红山动物园在游客体验和动物权益之间达成了完美平衡。

它一方面提供了高质量的人性化服务,另一方面也最大限度避免了对动物的干扰。

游客与动物们就这样边学习边亲近,感受与欣赏彼此间的独特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红山动物园在无形中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传达给了年轻一代。

这些年轻人将在这里重新认识和热爱大自然,为守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座动物园的使命

对于红山动物园来说,成为网红地标并不是终极目标,更重要的是如何践行"动物优先"的理念,以及如何引导公众更好地认识自然、热爱生命。

循着这一理念,红山森林动物园做出了诸多努力:恪守不做动物表演的承诺,为生灵们营造最贴近原生环境的栖居地,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普及动物知识,并将保护意识融入游览体验之中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红山动物园已经成为一所露天生命课堂。

游客在这里不仅能亲身感受动物们的生活,更能从中获得对待生命、尊重自然的深刻启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动物园不应只是一个看动物的场所,而应该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绝佳平台。

人类可以在这里认识和理解生命的本源,明白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进而明白自己在其中应当扮演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眼整个行业,如果每一座动物园都能像红山森林动物园这样注重动物福利、景区文化以及环保教育,那么对于地球村的生态系统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未来的日子,自然之友们还会在这条不归路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写下更精彩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