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试不在多,在精。”怎样高效利用面试,用不多的面试经历收获更大的效果呢?

面试复盘就是关键!与其稀里糊涂地冲去面试一百场,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总结~往往这样才能事半而功倍。

面试结束,就万事大吉了吗?

no no no no~千万别忘了重要的最后一步——面试复盘

面试之后一定要及时、高效地总结和复盘。如果不有意识地去分析过程中做得好的地方,记录所踩到的种种“雷”和“坑”,云里雾里地就此揭过,很有可能在未来犯同样的错、吃同样的亏。从经验积累、技巧学习的层面来看,此次面试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亲身参与的、真实招聘环境下的面试经历是最好不过的学习教材,它完美贴合我们自身的个人情况,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进步、实现蜕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面试已经成为过去,无论过程再“惨烈”、再不堪回首,我们都能通过复盘从中取得收获。

勇敢直面吧,努力在下一次面试中做得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忆记录

面试复盘的黄金时间是面试结束后半小时内。如果面试结束后没有其他紧急事项需要处理,那么可以立即开展复盘总结工作。

人的记忆是相当有限的,趁着余温,脑内对整场提问的问题以及相关细节尚有较为完整的印象,建议尽快进行记录。一气呵成,以免过了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后再回忆时,已经失掉了当时最鲜活的感觉。

因此需要抓紧时间,尽可能地记录下面试官问过的每个问题,补充面试题库。

  • 自我介绍有没有时间限制?是30s还是2min?

  • 对自我介绍、简历中提到的相关内容,有没有追问?分别问了什么?

  • 和岗位工作内容直接相关的问题有哪些?

  • 问题有哪些维度?

    背景、经过、数据、结果、分工、个人贡献、经验反思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评价优化

那么,究竟自己的自我介绍是否成功吸引到了面试官,相关问题的回答是否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呢?

在详细记录问题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对自己当场的回答进行评判和优化。结合面试官的反馈,我们可以将回答分为“上”“中”“下”三个评级。

“上级”回答是指表现突出、能够直接感受到面试官积极反应的优秀回答。

对于这一类型的回答,可以保留解答思路,并思考自己在语言表述方面还有哪些精炼优化的空间;并将之作为固定模板深化记忆,借用到之后面试的回答中来。

从而在未来面试中再遇到类似题目,能够达到表述流畅、逻辑完整、姿态自信的境界。

“中级”回答是指表现平平、面试官对其没有特别反应的一般回答。

对于这一类型的回答,可以更深地发掘自己的经历,看看有没有一些能够佐证相关回答的成功事迹、打动人的细节补充在回答当中,为自己加分添彩。

更新回答后,要记得在下一次使用时关注面试官反应,检查更新效果,并不断进行调整和迭代

“下级”回答是指出现明显失误、甚至面试官对此直接指出的较差回答。

对于这一类型的回答,需要着重反思和总结。

需要分析失误的不同类型,常见情况:

  • 回答时长:

    情况:在面试回答时被面试官打断

    分析:回答时长是否过长?表述中有没有偏题?

    对于岗位来说不重要的细节是否铺垫和展开过多?

    有没有太多的“嗯”“呃”“那个”之类的语气词或口癖,影响流畅度和精炼度?

  • 表述逻辑:

    情况:面试官对你的回答表现出未能理解的状态

    分析:表述逻辑是否完整?表述前后是否一致、自洽?

    逻辑词、关键信息是否明确给出?

    有没有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

  • 事前准备:

    情况:遇到事先未准备过的问题,输出艰难

    分析:为什么没有提前考虑到这个问题?

    是在价值判断上出现偏差、认为它不重要,还是思维深度仍有不足、没有想到相应维度

  • 现场心态:

    情况:因过度紧张而大脑空白

    分析:令自己紧张的因素是什么?(特定的环境、问题、面试官风格等等)

    有什么对自己有效的缓解紧张的方法?(加强面试题积累,扩大题库覆盖的范围,提前做好更充足的准备;参加模拟面试,锻炼临场心态;开场前深呼吸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共性

“大道至简”,当我们真正成为面试高手时,所有不同类型的面试在我们眼中应当都只是同一场面试。

因此,在面试复盘中,除了分析本场面试本身,我们也需要联系之前参与过的面试,纵向拉通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出其中的共性,分析面试官提问的底层逻辑。

  • 对某一特定岗位而言,哪些是高频问题?

  • 不同岗位面试之间,哪些是共通的问题?

  • 哪一回答/经历,在稍加修改后可以应对多种问题?

  • 本次面试相较于以往,出现的新问题是什么?该问题是否具有代表性,在未来是否仍有机会问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丰富视角

一个人的复盘容易存在遗漏和主观偏见。除了自我的剖析之外,我们还可以充分调动第三方加入复盘之中,丰富复盘的层次,收获自身视角局限之外的发现。

  • 询问面试官:

在面试结束后,主动询问面试官对自己本场表现的反馈。

通常情况下,对方并不会给出太过明确的态度,但我们也能从中窥探出一些蛛丝马迹,多多少少能了解到对方对自己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帮助我们从面试官的角度认识自我。

  • 询问小组成员:

如果是群面的环节,可以添加小组成员联系方式,邀请其他同学和自己一起复盘,询问小组成员对自身表现的评价,共同回忆讨论过程中的优点和缺漏。

面试后的复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回顾、分析、学习和实践,我们不仅能找出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还能在以后的面试中更加从容不迫。

所以,不要忽视面试后的复盘过程,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吧!

你最想知道哪些就业小技巧呢?

评论区告诉小编吧!

欢迎大家添加小编微信加入群聊,

一起探讨帮助同学们丝滑进入职场的就业小tips~(备注:青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