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48小时,黎以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6月18日,黎巴嫩真主党发布视频曝光以色列内陆多处军事和民用目标后,以色列警告即将对黎巴嫩开启“全面战争”。19日,真主党领导人告诫以色列“如果发生全面冲突,以色列没有任何地方会安全”。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加沙战事的外溢,巴以冲突的重心正往北转移。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之间的矛盾,将逐渐让位于以色列与伊朗领导的整个“抵抗联盟”的矛盾。以色列有意在黎巴嫩开辟“第二战场”。

以色列准备好了

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接壤。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支持哈马斯的黎巴嫩真主党几乎每天都在边境地区与以色列交火。最近一周,黎以局势骤然升级。

黎巴嫩方面,11日,真主党因一名高级指挥官遭以军空袭遇难,向以色列发动近9个月来最大规模的火箭弹和无人机袭击。18日,真主党发布时长逾9分钟的侦察无人机航拍视频,曝光了以色列北部多地的军事和民用目标,包括“铁穹”防空阵地、雷达、军工厂、第三大城市海法港口的军舰、机场等。有评论称,此举让以色列颜面尽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黎巴嫩真主党发布的无人机拍摄的视频截图

以色列方面,近日,以军在边境地区用投石机投掷燃烧弹,被外界解读为旨在烧毁灌木丛、为大规模地面进攻做准备。18日,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已批准在黎巴嫩开展军事行动的计划,以军将加快前线战备工作;以色列外长卡茨称,“我们已非常接近‘改变游戏规则’的时刻。全面战争将摧毁真主党并重创黎巴嫩。”

以色列真的准备全面进攻黎巴嫩?还是双方正在相互试探红线?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认为,目前来看,以色列不仅仅是发布口头威胁,而是已经做好了准备,接下来很有可能会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究其背后,由内外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

内部,以色列政治极化现象严重。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为代表的右翼力量在以色列议会中占据多数席位,主张对哈马斯、真主党等采取强硬措施。内塔尼亚胡要想延续政治生命,就需要坚持强硬立场,延续军事行动,以抓住右翼力量的支持、稳住基本盘。

外部,过去近9个月里,哈马斯和以色列的冲突已外溢和扩散,逐渐变成以色列和伊朗领导的“抵抗联盟”的矛盾冲突。以色列希望利用这一机会,把周边受到伊朗支持的“钉子户”一一拔除,斩断伊朗的“触角”。哈马斯是第一站,虽未完全剿灭,但成建制的哈马斯力量已被打散;哈马斯的策应者是第二站,包括也门胡塞武装、黎巴嫩真主党等。鉴于胡塞武装离得较远,以色列更倾向于在黎巴嫩开辟“第二战场”。

真主党针锋相对

面对以色列的战争威胁,真主党不甘示弱。

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19日在首都一场活动中向以色列发出警告,如果以色列与真主党爆发全面冲突,真主党将进行“无规则”“无限制”的战斗,以色列没有任何地方可免受袭击。他还首次警告欧盟成员国塞浦路斯不要再向以色列开放机场和基地。现场观众向空中挥拳以示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他向以色列发出警告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除非加沙地带实现停火,否则不会停止袭击以色列。”真主党多次强调。

有舆论指出,真主党久经沙场,装备较为精良,远非哈马斯可比。它曾于2006年与以色列爆发一场持续34天的战争。以国防军向黎巴嫩发动地面攻势,但并未取得显著进展,后被外界广泛解读为以色列决策失败、真主党取得胜利。

如今,真主党比当年更强大。“真主党在伊朗的支持下成立。伊朗一直通过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的‘圣城旅’向真主党提供各种支援。过去几十年里,真主党在斗争中积累经验,作战力量和武器装备均远超哈马斯。”孙德刚指出,对以色列来说,它是更具威胁的对手。

不过,在真主党发出警告的同时,黎巴嫩总理米卡提仍强调,黎巴嫩不寻求升级边境局势,并呼吁以色列结束对黎巴嫩的持续攻击。

“黎巴嫩政局复杂,民生多艰,国家政权主要由逊尼派、什叶派和基督教马龙派三派掌控。”孙德刚指出,总体而言,黎巴嫩政府不希望更深地卷入巴以冲突。逊尼派和基督教马龙派多次强调,不希望黎巴嫩和以色列交战。但是,以真主党为代表的什叶派在伊朗支持下,始终有意从北方牵制以色列。过去近9个月里,真主党对以色列北方司令部发动数十次打击。三派间的分歧可见一斑。

自2022年10月以来,黎巴嫩总统至今难产。一些黎巴嫩人担心,一旦爆发全面战争,这个本已深陷经济危机、政治僵局的国家将遭受毁灭性打击。

美国继续走“双轨”

黎以濒临战争深渊,引发外界担心。

“美国不希望看到中东发生更广泛的区域战争。”五角大楼发言人赖德18日称。当天,美国总统特使霍希斯坦访问黎巴嫩,会见黎巴嫩高层。此前一天,霍希斯坦访问以色列,警告其不要升级与真主党的冲突,避免两线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美国总统特使霍希斯坦(资料图)

颇为矛盾的是,“斡旋”之余,美国仍在向以色列运送武器弹药。

在内塔尼亚胡18日批评美国政府“扣留”运往以色列的武器后,白宫新闻秘书回应称,除一批特定炸弹外,美国数十亿美元的武器仍畅通无阻。“我们真的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据美国官员透露,拜登团队私下里对内塔尼亚胡的公开批评感到震惊。

孙德刚指出,美国对以色列继续推行“双轨”政策。一方面,美国不希望中东局势失控,使得美国卷入其中,进而影响美国在整个中东的战略收缩态势;另一方面,美国支持以色列有自卫权,支持后者实现消灭哈马斯、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绞杀黎巴嫩真主党等多线目标。

冲突“重心”北移

多线作战对以色列和延宕已久的本轮巴以冲突意味着什么?

有人说,这是以色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需要在加沙停火,才能将注意力全面转向黎巴嫩。另一些人则认为,虽然人力和财力成本巨大,但以色列仍能应对另一条战线。至少在以色列国内,仍有不少人支持政府通过军事行动来确保北部边境的安全。

“随着加沙战事的外溢、扩散,巴以冲突的重心已经往北转移。”孙德刚指出,以色列的首要打击目标可能会从哈马斯逐渐转向黎巴嫩真主党等目标。接下来,以哈冲突将让位于以色列与伊朗领导的整个“抵抗联盟”的冲突。黎巴嫩、叙利亚、也门都可能是爆发点。不过,以色列口头上说“全面战争”,其主要目的仍是摧毁黎巴嫩真主党成建制的力量。

此外,孙德刚预计,尽管巴以冲突外溢,但正在准备总统选举的伊朗暂时无暇顾及,伊朗当局也不想轻易卷入与以色列的直接对抗。

可以肯定的是,战事扩大没有赢家。有以色列舆论指出,眼下,与真主党的大规模作战并非不可避免,“球”仍在以色列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