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最近,云计算界有件大事!6月14日,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以下简称“芜湖数据中心”)正式开服。作为芜湖数据中心集群首个开服的项目,华为云芜湖数据中心规划占地约6000亩,规划了300万台服务器,将面向华东及中部区域提供超大规模算力服务,推动相关区域的AI产业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为云从2017年提出“南贵北乌”布局,到今年芜湖数据中心开服,这标志着华为云全国存算网的“铁三角”枢纽节点布局全面完成。这对华为自身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这也意味着华为从数字化转型向智能化升级的道路上迈上了新的台阶。站在该里程碑事件的背后,我们希望讨论的是:华为云为行业带来哪些贡献?如何促进内部智能化转型?未来值得关注哪些新动态?

“硬(件)”华为少不了“软”实力加持

站在今天的视角看,华为云成绩斐然,是千行万业不可缺少的智能云底座。但熟悉华为的朋友都知道,华为有一个传统是:自己生产的降落伞自己先跳,华为云的初心亦是如此。

华为云在成立之初,它的使命和首要任务就是服务好内部,构筑坚实的内部数字化基石。而华为云在市场上所展现出的商业竞争力,实质上是其深厚内部赋能成果的外在体现。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华为云在内部的战略意义越来越高。从2003年的All IP战略到2013年的All Cloud战略,再到2023年,华为提出All Intelligence战略,让所有对象可联接,让所有应用可模型,让所有决策可计算,加速千行万业的智能化转型。

华为云要想引领智能化时代,少不了盘古大模型、昇腾云服务、GaussDB数据库、软硬件工具链等重要抓手。华为云如何赋能上述业务发展,增强硬(件)华为的软实力?

其一,盘古大模型:构建智能服务新基石

盘古大模型,作为华为云在AI领域的重量级创新成果,是面向行业的大模型系列,拥有数百亿乃至上千亿参数量,能够跨越多个领域,提供通用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

华为云通过不断优化盘古大模型,不仅提升了模型的训练效率,还降低了使用门槛,使得企业无需从零开始构建复杂的AI模型,即可享受到先进的AI能力。目前已经原生孵化了30多个行业大模型。

其二,昇腾云服务:加速行业智能化步伐

昇腾云服务以华为云的全栈AI能力为基石,可以为企业提供即开即用的6A级澎湃算力,满足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行业算力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昇腾云服务以独有的多级恢复机制和完备的工具链实现了千卡训练连续30天不中断,任务恢复时长小于30分钟,为大模型和AI应用的开发运行提供了资源获取快、模型迁移快、故障修复快、云上推理投资优、就近服务时延优、云上性能优的底座支撑能力。

其三,GaussDB数据库:数据管理的智能引擎

GaussDB作为华为自研的分布式数据库,旨在满足企业对数据处理的高并发、低延迟、强一致性的需求。尤其在大数据和AI应用场景下,GaussDB通过深度集成华为云AI能力,实现了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智能化。

例如,在金融行业,某银行利用GaussDB处理海量交易数据,通过内置的AI算法进行风险评估和欺诈检测,准确率大幅提升,有效控制了风险,提升了用户体验。

其四,软硬件工具链:提升智能编程效能的利器

2023年,华为突破“乌江天险”“强渡大渡河”,用中国工具开发中国产品,实现对MetaERP、IDE、EDA、PDM等软件工具的国产化替代,解决国产软件基础工具“卡脖子”的问题。

其中,今年1月份开启公测的智能化编程助手—CodeArts Snap,便是基于华为云研发大模型开发而成,旨在为开发者提供高效且智能的编程体验,提升研发人员的单兵作战能力。

此外,CodeArts是华为 30 年研发实践的累积成果,覆盖了从需求、开发、测试、部署运维等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能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全云化的研发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思和终端云将接入芜湖数据中心

随着华为云赋能效应增强,其对内部业务的整合和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笔者获悉,伴随着华为云芜湖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华为海思及终端云服务部门都将把核心业务接入该数据中心,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业务依托华为云底座展开,这标志着华为云与内部业务的融合与扩展进入了全新阶段。

一方面,华为云芜湖数据中心公有云站点,将以高性能算力服务和安全云底座,助力海思业务性能提升,持续缩短研发TTM(Time To Marketing)产品上市周期,不仅有助于推动海思内部效率革命,更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另一方面,华为终端云基于芜湖的灵衢底座进行业务创新,支持万亿参数大模型的高效训练,大幅提升端云协同性能。

常言道:“做三四月的事,八九月自有答案”。笔者相信,随着华为云与内部业务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加速华为内部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推动产品与服务的快速迭代,还能为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创造更大的价值,一系列深远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进入智能时代,华为云突飞猛进

从2017年3月,华为宣布成立Cloud BU,强力投资公有云到现在,历经7年的蜕变,华为云已成为国内云计算厂商格局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从2023年开始,华为启动全面智能化战略,华为云持续打造坚实的算力底座,做厚“黑土地”,构筑全栈AI能力,通过全球存算网、昇腾AI云服务、盘古大模型,推动“百模千态”的应用创新,加速千行万业的智能化转型进程。

在市场成绩方面,华为云2023年营收达到553亿元,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主流云厂商之一。同时,根据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3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3下半年IaaS市场中,华为云以13.5%的占比位居国内第二,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在客户拓展方面,华为云持续践行“一切皆服务”战略,助力客户加速释放数字生产力。截至2023年底,华为云为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的服务。

在技术创新方面,华为云积极创新,上线昇腾云服务,并发布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20余款软件开发工具、CraftArts硬件开发生产线等产品,加速行业数字化和智能化。

在生态构建方面,华为云聚合千行万业应用,赋能全球开发者,使能合作伙伴。截至2023年底,华为云全球开发者数量超600万,合作伙伴超45000家,共建云上创新生态。

笔者观察:共同拥抱智能化时代

华为云芜湖数据中心的开服,不仅为“东数西算”再添重要节点,同时该数据中心还将通过高性能的算力和安全可靠的云底座,催化出一种全新的内部协作模式,让各业务间的数据流通与资源共享变得更加顺畅,为跨领域创新提供肥沃的土壤。

面向未来,笔者希望更多智慧的种子能在华为云芜湖数据中心这片黑土地上生根发芽,涌现出更多的创新成果,让我们共同拥抱智能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