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6月20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领导小组、中国民协主办的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本次研讨会以“深入学习贯彻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探索民间文艺发展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形式、新举措,推动新时代民间文艺高质量传承发展”为主题,旨在系统梳理民间文艺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推动民间文艺在新时代、新生活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出席研讨会并讲话。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主持研讨会。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中国曲协名誉主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荣书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丁国旗,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馆馆员田青,以及杨谷、尹虓、黄小驹、朱渤、胡雁、格桑达瓦、邓光辉、李翔、周由强、张晓辉、郝向宏、向云驹、尹兴、康伟、袁正领等有关方面负责人,邱运华等中国民协主席团成员,专家学者、民间工艺家代表,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等70余人出席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李屹在讲话中指出,要提高站位,进一步增强推进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民间文艺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蕴涵着中华文化基因,传承着中华民族精神血脉,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明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亮丽瑰宝和鲜明标识。推进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需要。我们必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从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深刻认识理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文化价值,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李屹强调,要把握根本,进一步发掘民间文艺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推动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根本在于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断挖掘民间文艺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使之充分焕发艺术魅力和时代光彩。要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把握民间文艺的本质特征;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深化对民间文艺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坚持守正创新,充分展示民间文艺的时代风采。

李屹强调,要善作善成,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一是围绕中心,融入大局。长期以来,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持之以恒开展民间文艺抢救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更应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自觉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一带一路”、文明互鉴等重大战略和倡议,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等为依托,持续为民间文学、艺术和工艺成果建档立言、留音存形,广泛开展各种类别民间文艺创作评论、成果展示、表演传习、志愿服务等活动,努力以民间文艺赋能百行千业,活跃文化创造,守好民族根脉。二是立足职能,发挥优势。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中国民协要进一步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动文艺创作”深度贯通起来,充分发扬“学术立会”传统,创新用好田野调查、采风实践、研讨交流、教育培训、评奖办节、入会入展等多种方式,在非遗传承保护、发掘利用民间艺术和工艺资源、构建中国特色民间文艺学术话语体系等方面用心发力,努力铸就新时代民间文艺高峰。三是优化机制,务求实效。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各级民协组织积极性主动性,广泛激发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的热情。要强化系统思维,提升统筹能力,创新组织形式,拓宽服务渠道,延伸联系手臂,充分发挥区域联动和资源集聚效应,不断提高“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送欢乐下基层、民间文化进校园、中国民间艺术节等品牌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做优做精《民间文学》《民间文化论坛》《民艺》等平台阵地,持续推动中国民间文艺走向世界,生动展现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新气象。

开幕式上,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民协名誉主席冯骥才作视频发言,潘鲁生和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一级巡视员尹虓先后发言。

研讨会包括大会主旨发言及三个平行论坛等环节。与会专家从民间文学、文艺学、美术学、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等视角,结合生动的田野案例、具体艺术实践和扎实学术理论,深入探讨了“民间文艺的时代内涵”“民间文艺与‘两个结合’”“民间文艺的人民性”“民间文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民间文艺与文旅融合”“民间文学、非遗学学科建设”等与当下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相关的重要议题。

研讨会还设置了中国民协新时代民间文艺出版成果展览,展示了包括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在内的民间文艺出版成果。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文字 | 中国艺术报 邓立峰

图片 | 中国文艺网 高森

编辑 | 张钰童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