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百善孝为先”

,从小到大,身边所有的人都告诉你,对大人长辈,尤其是父母,要尊重,要孝顺他们。

没错,“孝顺”是中华传统美德,

甚至和国家的兴旺,家庭的幸福,个人的修为,捆绑在一起。

所以大家都认为,一个人只要不孝顺,就注定会一事不成,一无是处,甚至会遭到亲朋好友和社会的谴责。

正是这种深入骨髓的世俗,“害”了很多人,

让他们白白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比如这几种过度孝顺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听妈妈的话≠孝顺

八零、九零后都听过周董的《听妈妈的话》,这首歌是由周杰伦亲自作词作曲,是一首传递正能量的歌曲,教育大家要听妈妈的话才有出息,要孝顺。

可是天底下有几个像周妈妈一样眼界独特长远的呢?

又有几个像周董一样天赋异禀的呢?

我二零零一年从广西老家来到广东闯荡,当时我背着行囊,手里提着妈妈头天晚上就给我煮好的六个鸡蛋,上车前,妈妈再三叮嘱:

东子(我小名),出门在外,不要惹事,好好给人干活,挣了钱别乱花,争取早点回家把房子盖好,就可以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了”,

那场景,记忆犹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自认为自己还算是个孝顺孩子,我也确信妈妈说的这些都是为我好,而我也没有辜负妈妈,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老老实实,脚踏实地的工作,

一发工资就把大部分钱寄回家里,妈妈也到处和亲戚朋友说,我出息了,我当时还很自豪。

大家都知道,

中国房地产二零零五年时正处于准备腾飞的状态,

我们老板当时就告诉我用手里的钱在广东买套房,我心动了。

于是和妈妈商量,谁知道妈妈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和我说:“城里空气哪有家里好,落叶要归根,

你如果在外面扎根了,我和你爸咋办?

最后我被妈妈说服了,我本来是有机会成为房地产红利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结果我成功的错过了。

当然,站在妈妈的立场和角度,她没有错,

错的是我们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错的是我们错误的理解“孝顺”,错的是我们太没有主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害”苦了多少八零后和九零后

那些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房贷和车贷的中年人,

对于这一系列无形的压力,应该是深有体会吧!

中年危机四伏,不管是家里的老人还是小孩,随便一项开支,都会让你“伤筋动骨”,

那些彻夜难眠的中年人,有%70是为了钱的事。

中国人讲究先成家后立业,

尤其是那些穷人家庭,男的只要一过25,每年回家都会被那些三大姑八大姨催婚,有的甚至被逼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像到了25岁后不结婚就败坏了家风一样,

所以很多“孝顺”孩子潜意识里就有了,目前要把终身大事摆在首位的想法,要不然,家里人又要被人说闲话了。

本来是打拼事业的最佳年龄,却因为世俗的束缚,家人的唠叨,让自己偏离了奋斗方向,然而一旦结婚生子后,才发现,自己已经被“绑手绑脚”,很难放开去为事业拼搏,

最后也只能接受残酷的现实,被困在穷人堆里。

你只要选择听父母的话,早点晚婚,早点完成任务,

那你离后悔就不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村里人的闲言碎语,谁听谁穷

好像农村什么时候都不缺“长舌妇”,

谁家有点不好的事,一夜之间,肯定“炸”村,她们的特征就是搬弄是非,添盐加醋,挑拨离间。

我大舅是个大孝子,

我外婆九年前把腿摔断了,在床上躺了多久年,我大舅在家就管了多久。

隔壁邻舍的那些夫妻外出务工,全都把楼房盖起来了,

而我大舅依然住着那间破瓦房,

第二年的时候,我劝过大舅,把外婆送去农村养老院,可是大舅说,这样会被村里人说闲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外婆走了,大舅终于解脱,可是已经51岁,而且在家照顾外婆的那些年,身心疲累,落下了很多病痛,

再想出来闯荡,已经是有心无力。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难道非得亲自照顾才叫孝顺吗?我想我外婆九泉之下看到大舅现在这样,也不会安心。

这种世俗的观念拖垮了多少家庭,

孝顺固然重要,难道就真的不能换种方式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次声明,本人不是叫大家不孝顺,只是提醒大家要用正确的方法,

不要让自以为是的“孝顺”害了自己。

最后请高抬贵手,赞一赞吧!感谢。有什么不同观点,评论区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