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王一洋

别人家都是重男轻女,但是我爷爷奶奶却偏偏和人家不一样。

不知道咋想的,他们老两口好像偏爱两个姑姑更多一些。

也可能是考虑到姑姑们是女孩,而女孩子都是需要富养的吧!

七十年代的时候,农村人纷纷热衷于城市户口,谁家孩子如果办了城市户口,给人感觉已经端上了铁饭碗一样。

我爷爷别看是农村人,但是脑子活,情商高,八面玲珑,活得精灵剔透,具体不知道是咋暗箱操作的,反正给两个姑姑都买上了城市户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爸心里不舒服,问他∶“为什么两个姐姐都是城市户口,就我一人是农村户口呢?”

爷爷说∶“她们是女孩子,有了城市户口,以后才好找婆家啊!”

爸爸不服气,心说,如果我有城市户口,那以后不是还好娶媳妇嘛!

可是无论我爸如何哀求,爷爷就是不给他办理城市户口。

直到现在,我爸都琢磨不透老人家当时的想法。

明明是亲生的儿子,这样做到底是为了啥?

后来爷爷进城给自己找了个化肥厂的工作。

从临时工到正式工,一干就是二十几年,快退休的时候,厂里说,根据政策规定,如果你以后退休了,可以让你儿子来厂里接你的班。

毕竟小地方人还是老观念,爷爷的同事们都是子承父业,老子退休了自然而然由儿子去接班,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更何况我爸还是爷爷唯一的那根独苗苗,生了两个闺女才得了这么个宝贝儿子。

然而爷爷偏偏和别人不一样。

他竟然办理了提前退休,把初中都没读毕业的大姑喊到了化肥厂,正式办了接班手续,让大姑进了化肥厂顶了他的班,端上了公家的铁饭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爸和二姑还在读书,自然是不好多说什么。

二姑比我爸大两岁,高中没读毕业就回家了,天生不喜欢读书,看见数学课本就头疼。

爷爷为了二姑能有个好前途,未来能嫁个好婆家,费尽了心思,出钱又出力,专门送她去学习家政。

在那个年代,我爷爷的思想算不算很新潮?够时髦吧!

所以,茶艺,插花,做饭……这些伺候人的活儿二姑是学得样样精通。

家政班毕业以后,爷爷就开始托人给二姑找婆家,谁家有钱,谁家有权,他就上赶着去巴结谁家。

最后终于帮二姑选了个满意的女婿,对方是个厨师,在酒店的后勤帮忙。

别看这个二女婿其貌不扬,长得矮矮胖胖的,但是人家是正式工,酒店是公有制,他是妥妥的在编人员,退休后有退休金的。

最重要的是,这个二女婿的舅舅很厉害,在县纺织厂是一把手,说一不二。

促成了这门婚事后,二姑没多久就去了县纺织厂上班了,也成了正式在编人员,端上了铁饭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孩子,两个都成了公家人。

爷爷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一有机会就带着我爸他们姐弟三人出去炫耀,得瑟自己两个闺女的能耐和她们显赫的婆家。

就是在一次闲逛的途中,遇到了一个摆摊算命的瞎子老人。

爷爷坐在算命的摊上不愿意走,拉着两个姑姑的手让老人给看手相,说∶我这两个闺女都是了不得的人 ,你再帮我看看,她们以后还能上升到什么高度?

特别是二闺女,她生下来就是娘娘命,大年初一出生的,帮我算算,未来我是不是要跟着她享福?

算卦的老先生问了姑姑们的生辰八字,眯着眼睛嘀咕了老半天,然后才摇了摇头,摆了摆手,一句话也没多说。

爷爷有点着急,拉着我爸的手说∶“这是我儿子,要不 ,你再帮我儿子看看吧!他从小就胆小,看以后仰仗上他的两个姐姐能不能好过一些?”

算卦的又拿着我爸的手看了老半天,然后眼睛就亮了起来,说∶你儿子这辈子谁也不会仰仗,他靠的是自己。

而且,以后你的两个闺女都比不过你儿子,到老了你还是要仰仗儿子的。

听到这里的时候,爷爷和两个姑姑都笑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爸小时候长得瘦瘦弱弱,不爱说话,还不懂社交,学习成绩也一般。

谁能相信他以后能比两个姐姐强呢?

我的两个姑姑不仅相貌长得好,还遗传了爷爷的八面玲珑,能说会道,情商高。

在爷爷心中,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适应社会,容易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呢!

我爸这个宝贝儿子让爷爷奶奶很是担忧。

我爸和我妈是自由恋爱的。

当时妈妈是系里的校花,喜欢她的男孩子们数都数不过来,我爸也是其中的一个。

他喜欢我妈,却又不会表达。

只是默默地守候着她,需要帮助的时候随时都能出现在她身边,可以说就是那种毫无保留,不讲任何形式,关键时候愿意付出生命的喜欢。

而我妈,却偏偏是个特有思想,有主见的女孩。

她自己性格活泼开朗,却不喜欢那些咋咋呼呼,爱高谈阔论的男人,更是对那些擅长甜言蜜语的男人嗤之以鼻。

追求她的男孩子们在后面排成了长队,她却独独选择了我爸。

这个结果不仅震惊了所有认识他们的同学和老师。

就连爷爷和两个姑姑都震惊了。

爸爸第一次带妈妈回老家的时候,村里的乡邻们好像发现了西洋景一般,大家一窝蜂地往爷爷家院子里涌。

关键是我妈太漂亮了。

皮肤白的透亮,头发还稍微有点金黄,五官俊秀甜美,让人根本找不到她的缺点,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混血儿呢。

妈妈亲和力极强,笑起来跟花骨朵一样。

可是再反观我爸,个子倒是很高,但是又黑又瘦。

大家咋都想不通,这样的两个人又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

而且反差那么大,在一起生活能幸福吗?

我爸妈就是在爷爷和姑姑他们的质疑声中办完婚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爸爸太爱妈妈,婚后他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她。

工资卡,积蓄卡,房本,保险……等,都是我妈一个人保管的,爸爸只负责赚钱养家。

爸爸刚开始是应聘在私立高中工作。

后来妈妈不知道从哪里打听到市委财政部门需要招人,而且必须得考试,也就是当时的公务员考试。

她就把我爸喊了回家,让他立即办理了停职手续,全力以赴备考。

刚开始爷爷还不相信,说∶你们把事情想得也太简单了吧!国家干部就是那么好当的,一没人脉,二没送礼 ,光考个试就能当上了?

其实我爸也是半信半疑的。

但是他相信我妈,对她说的话是言听计从。

没想到的是,那年我爸还真就考上了,被录用到财政局,成了在编干部。

而我妈则天生不爱上班,她爱做生意。

在我们小区附近租了间房子卖电脑,把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

当年最不被爷爷看好的儿子,还真是靠自己活成了光宗耀祖的模样,那个算卦老人说的话真的是应验了。

再反观我的两个姑姑。

大姑的化肥厂很早就倒闭解散,有学历有远见的工人们都把自己的关系转到了卷烟厂。

而大姑却不愿意转,嫌烟厂待遇不好,名气不大。

她选择了买断工龄,拿三万块钱回家自主择业。

到现在六十多岁的人了,工作没工作,退休金没有退休金,靠给饭店洗碗挣零花钱呢!

二姑也是一样的。

她和姑父双双下岗,然后买断工龄开饭店。

本来早些年生意还可以,他们赚了些钱,也买了车和房子。

可是后来因为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们生病,姑父无心经营,就把饭店顶了出去,姑父现在给似人打工,姑姑则四处带着孩子们吃药看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爸没有依靠过姑姑们一次, 现在却成了姐弟三人中过得最好的那个,反而是我爸妈在帮助他们。

爷爷奶奶的养老问题是我爸妈独自承担。

姑姑家孩子生病的医药费也是我妈的电脑店负担的,单指望姑父每个月几千的工资,根本承担起家里三个重病号的花费。

现在爷爷提起来还挺感慨。

人这一辈子谁又能把未来看透呢?

就我爸小时候那软软糯糯的样子,没有一点男孩子气概,谁能想到如今却成了整个家族的骄傲,他和妈妈不仅把自己的事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就连我和姐姐也没让他们失望。

我姐姐上交的研究生,现在国外。

我北邮在读。

爷爷奶奶每每提起我们一家人都笑得合不拢嘴,人到暮年,当年他最不看好的儿子却成了他的依靠和骄傲。

所以啊!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当父母的还是要一视同仁的好!

偏心的父母绝对养不出团结友爱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