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道黄埔村,名列广州市著名的传统村落,保护了许多老建筑,村内街巷由大片的麻石板铺成,严格来说,是大都市广州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城中村。后来据专家考证,此村地处珠江水系支流黄埔涌北端的琶洲岛上,是旧时珠江入海口,这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如今村南有护村河,东西南北曾各设四座门楼,还有一些古祠堂,古民居,古庙宇得以保存和修复,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建筑十分精美,祠堂采用镬耳山墙,博古脊的平脊身中间以灰塑图案为主,脊两端以砖砌成几何图案,颇具广府建筑的风格与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别是地处村北的罗氏宗祠,祠堂恢弘大气,纵横规整,布局严谨对称,“厅堂则宏伟,廊庑则秀美,庭院则幽雅”,青砖砌筑,花岗岩墙裙,风火山墙,正脊上为灰塑花鸟、博古文饰,中堂台基、石柱、石枋上的石狮子,雕刻风格粗犷,梁架上精雕细刻的花鸟、人物文饰丰富。罗氏宗祠装饰考究,石材规整,砖雕精细,屋顶的封檐板雕刻精美,古香古色,灰塑、彩画装饰也不少。除祠堂外,村中的古私塾、庙宇也保留较完整。青砖、灰瓦、镬耳屋、蚝壳墙、麻石街;河涌、江堤、蕉田、渡口,勾勒出一幅岭南水乡图。

罗家祠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家祠堂

据守护罗氏宗祠的村民非常自豪地介绍,黄埔村里罗氏被列入四大姓氏之一,在晚清时期那可是曾经出过村里首富,罗姓族人指着一块“旨赏戴花翎”金匾告诉我,这可是当年慈禧老佛爷亲自赐的呢。原来,村里当年的首富罗学屏,当年从黄埔村到香港谋生,通过打拼,官至汇丰银行总买办,当年慈禧为操办六十大寿,要建极尽奢华的颐和园,却把国库掏空,谁知甲午风云骤起,外患频生,缺乏炮弹的大清海军难敌日寇的坚船利炮,借钱没有门路,此时罗学屏出面担保,算是解了她一时的燃眉之急,心怀感激的慈禧连赐他金匾表彰,至今还保留一宗祠,成为罗家后人的荣耀。正是有了首富这张名片,罗姓一族的后人在这里生活得颇有底气。

罗家祠堂金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家祠堂金匾

老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罗姓出了有名的富人,自然有审慎严肃的修身、处世、治家的家风、家训、家规,言传身教培养后代,更有德高望重的祖辈悉心指导,耳濡目染,代代相传传统美德,造就了一代代品格高尚,三观端正,生机勃勃的优秀子弟,演绎了行商后代由商而仕而儒的时代变迁,其家风深远,泽被绵长,得到许多人的称道。

今日黄埔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日黄埔村

  • 然而,迈步在黄埔村,放慢脚步,细心聆听村中老人诉说着往事,他们痛心疾首地介绍说,这个曾经出过首富,让人倾慕的罗姓家族,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过一个广州有史以来最丧心病狂的凶惨之徒,不仅奸杀19名少女,还对死者实施了极其变态的残害行为,此人便是被人称为“变态恶魔”的罗树标。

罗家宗祠里的家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家宗祠里的家训

那么,此人是如何走上这条十恶不赦的犯罪之路呢?拿村里老人话说,正如名门家训《孝睦房训辞》所说: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贼。亡家两字曰嫖与贱,败家两字曰暴与凶。最后二句“亡家两字曰嫖与贱,败家两字曰暴与凶。”,正是概括了这个凶手走上犯罪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置身于黄埔村,此处连接珠江两岸的广州大桥,是市区重要的交通要道,车来车往,络绎不绝。由北向南,一过广州大桥,就是客村立交,下了立交桥,就到了敦和。敦和从属于新滘,往西是新港西路,往东则是赤岗。随着新一代 CBD 琶洲的发展,新滘的地理位置也越来越重要,这里逐渐成为许多来广州打拼的外乡人理想的落脚点,身处这些繁华喧嚣的所在,你能嗅到发财机会的气息,即使在深夜,也是永不歇息,热闹十足,真是是处处生意兴隆,人人发财致富。

打工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工潮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这个大时代剧变的关键时刻,农村从分田到户终于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接下来大家发现,我们种的粮食和一些农副产品越来越滞销,在家种田的收入越来越少,就拿卖青菜来说,冒着凛冽的寒风在街上站几个小时,收成还不到二块钱。此时,几个平时胆子较大的年轻人正巧从广东打工回老家过年,村里人见他们穿戴得异常光鲜,便探头探脑地问他,在广东能挣多少钱一个月呢?他们回答,800元/月。村民们掰手指一算,我一年还挣不到你一个月的钱。

打工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工潮

于是,所有的人都纷纷涌向广东,寻求发展的机会,那个时候最流行的口号是“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抱着一个发财梦。的确,一夜暴富在当时乃至今日的广州,肯定不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梦,在这里你离这个梦会比在别的地方更近一点;但无论何时何地,也绝对不是所有外乡人,都能在广州找到生财之道。更多的人,只会变成这座城市运转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还好,那说明你对这座城市还是有用的,更惨的是变成被它随手丢弃的一张废纸,一件垃圾,甚至于不知道你的去向。

徐老汉的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老汉的老家

1990年7 月那个炎热的夏季,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结合部的老家小县城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徐老汉收获了最后一批早稻后,就与老伴一块收拾好一个布袋,目送19岁的满女(最小的一个女儿)徐小莉,踏上扬起片片尘土的乡村公路,坐上拖拉机去县城赶班车,前往广州打工。原因是同乡兼同学的一个小姐妹来信,他所在的手袋厂需要招聘一批女工,试用期的工资每月一百五,转正后按件计酬能达三百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老汉一听这消息,那简直是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一家人辛辛苦苦大半年下来,田里才收获稻谷五千来斤,当年百斤稻谷的收购价十元,满打满算才五百块钱,女儿去广州工作说不定一个月就挣了回来。因此,双抢农忙季节刚一结束,就张罗着女儿上路去打工,从没有出过远门的他,决定要送女儿到数百里之外的市里去坐火车,天刚蒙蒙亮,父女先坐三个多小时拖拉机到县城,然后从县城坐六小时班车到市里,再从市里坐二十多个小时绿皮火车到广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节的火车票一票难求,是徐老汉挂长途电话特意请求在市里工作的堂弟,才好不容易买到的,而且还是没有座位的站票。在火车站排队等着进站的时候,父亲一直嘱咐女儿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这时,父亲得知距离上火车还有二个多小时,他看到远处的栏杆外有卖东西的,他便对女儿说:你在这稍等一会,我过去购买几个桔子给你带上,保佑你这趟出门挣钱大吉大利。女儿看着父亲穿着的黑色破衣裳,踽踽行进在广场上,还探身下去钻过栏杆,眼睛不由得湿润了。捧着大把桔子回来全部给了女儿,自己一个也没有留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儿终于进站了,父亲依然站在进站门口,任凭夜风吹着破衣裳,看她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还不停地对根本听不到声音的女儿千咛万嘱:到那边记得来信!女儿这一去,寄托的是全家的希望啊。送走女儿的那一天,徐老汉喜滋滋的格外开心,心里琢磨着这是自己一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中毕业后的徐小莉芳龄十九,虽然出身在山村农家,老家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林木葱郁,然而,田地丰饶,川谷深重造就了她肌肤若冰雪,容颜若桃李,虽然是一身布衣,却难掩花容月貌。明眸如水,一泓秋波的少女长相十分甜美,一米六五的身材高挑且又丰满,脸无粉黛,却不失红中透白;细挑的眉毛、柔和的眼睛和小巧的嘴巴,长在鹅蛋形的面庞,肤如凝脂、凤眼流波、双眉如黛,樱桃小口嫣然一笑,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一双葱管般的玉手,抚弄着一头如云的秀发,舒展着那袅娜的身姿,在村里被人誉为“村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车终于到了广州站,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徐小莉终于找到了手袋厂的同乡,站立在高大的厂门口,她第一次见识到了大都市的灯火通明,心里隐隐地怀着一种莫名的激动,心想,自己要是能在这站稳脚跟,那便是父亲最大的荣耀。然而,当那位同乡兼同学小姐妹走出厂门时,在她的头上泼了一盆冷水:手袋厂女工的位置已经被别人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找到工作,身上又只是带了一趟来的车费,吃住都成问题,更为严重的是,这里查“三无”人员的风声很紧,不小心搞进去听说得去修铁路。徐小莉当然不想两手空空狼狈回去,她刚刚被璀璨的都市夜色震撼了,怎么可能马上又回到那个一入夜就黑漆漆的小山村?况且自己还算是有点文化,长相也不算太差,觉得有必要再在这里找些其它的什么事情干,指不定比进手袋厂更好的路子呢。

随后,徐小莉在一名差不多同岁女子的忽悠下,来到了一个发廊做事,一开始做那事她十分不情愿,认为特别的丢脸,但转念一想,在数千里之遥远的南方大都市,谁知道你是干啥的?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卖笑生涯。在这个像一台巨型机器般运行的大城市里,谁又能笑话谁,谁又能看不起谁呢?有钱才是硬道理,有了钱,回老家找个老实人一嫁,安心过平稳的生活,以前的事,就当做了一场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小莉知道自己做的这种事情是不光彩,在那种没有手机,连电话都不普及的情况下,因此也很少跟家里人联系,唯一的就是刚做这事没有多久,她觉得赚钱也不是太大的难事时,向父亲写过一封信,详细地说了在广州找工作的一些经历,现在总算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收入也还可以,在信的结尾还这样写道:“我现在能赚钱了,等我攒够了钱,我回家给父母盖一栋大房子,还装上个空调。问父亲母亲好。”并告诉父母,由于自己的工作太忙,不方便写信,到时候我带钱回来盖房子就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喜鹊枝头叫喳喳,家有好事乐呵呵。接到女儿来信的那一刻,徐老汉甭提有多高兴了, 这下自家终于要翻身了,一家人喜庆地等候着女儿衣锦还乡,满载而归。然而,一年过去了,二年过去了,左等右等,始终没有女儿的消息,她就像是在人间蒸发了。那年过年的时候,昔日女儿去找手袋厂的那位同乡兼同学小姐妹了解情况,她也一头雾水,茫然不知小莉的任何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凑不出往广州去的车票钱父母,那两张被贫穷摧残殆尽的面容上,露出了阵阵不祥的 预兆。果然,在此后公安系统的查案过程中,终于追查到了自己寄予厚望的女儿,她在当站街女的过程中,碰上了一名丧心病狂“变态恶魔”罗树标,被带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偏僻荒地,侵犯和杀害,还其尸体实施极其变态的残害行为。当徐老汉夫妇坐火车赶到广州,见到了女儿被折磨得面目全非的尸体。他们痛哭到昏厥,站都站不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痛失全家人希望爱女徐老汉的遭遇,只是整个案件的一个缩影,这个被后人称为“变态恶魔”罗树标,从1990年到1994年,在短短四年时间里,竟然疯狂连续作案,一共强奸杀害19名象小莉一样的少女,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一时间社会震惊,谣言四起,甚至就连一些海外报纸对此事也进行了报道渲染。使得当地警方的压力山大,成为必破案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通讯技术不够发达,没有像当今大街小巷都是摄像头,一旦犯下罪行,必定是插翅难逃。然而,那个年代刑侦技术受到限制,甚至有些侦探靠推理来破案,往往会被假相蒙蔽。那时一些恶人狠人,抓住这种弱点,奉信所谓:“犯罪不留线索,作案没有任何因果关系,便可以逍遥法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寻求特殊的刺激,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制造了一起又一起恶性案件,成为一名只知满足兽欲的野兽,其罪行的确令人发指,犯下滔天罪恶的狂魔罗树标便是最典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树标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在海珠区琶洲街道黄埔村一个工人家庭,那时节正如一句民谣唱女子嫁人标准:50年军人,60年工人,70年代知识人,80年商人,尤其是工人家庭,生老病死都由组织包干,读书、住房、就业都解决,不用担心找工作和失业。那年代穿一身劳保装工作服,脚踏棉胶鞋工人阶级回老家,保准在全村引起轰动效应,可见工人家庭的吃香程度。可以说,罗树标的家庭条件算是上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在黄埔村里有熟悉他的老人就称,罗树标小时候是幸福的一代人,先是祖上出过富豪,其次父母都是工人阶级层面,用他自己经常向邻里吹牛的一句话说,“我读中学时,全校2000多人,就只选我一个去少年宫参加活动,其他人通通都落下,这说明我的智商高于别人”。瞧瞧,他总认为自己的“IQ”爆棚,比起别人要更胜一筹。那时代,父母干啥子女一般都可以顶替,工人家庭出生的他,也一度信奉:学好车钳刨,走遍天下都不怕。学过做木工、爱钻研电器维修和机械,这些东西都拿得出手,村里人说他有点小聪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村里一些相信面相的人,还说罗树标有“官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确,从他被警察逮捕的一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其人额头部份方圆饱满、下巴部分又敦厚富实,拿面相学上来说,额头略凸而平滑,看起来很丰满,无陷无坑无破,下巴至两腮线条平而长,弧线曲显得圆。在古时候,此面相被认定是科举做官的料,中秀才甚至中举人也有可能,即使是在农村里,田宅运好,收租收粮,至少也保无忧了。意思运势比较稳健,至少是个地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些都是茶余饭后的无稽之谈,这个罗树标从小自视过高又不肯脚踏实地,从少年到青年这一个阶段,总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起先是顺手牵羊偷点别人的东西,慢慢地发展到偷小卖部的钱,还曾经被小卖部送到派出所,因其父母尽力作保,加之数额不大,才算口头教育过关,并竭尽全力帮助他能改邪归正,然而,高中毕业有了工作,好逸恶劳的罗树标再次走上了歪路,竟然盗窃了工厂珍贵的木材,被警方逮捕。现在的他早就已经成年,可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最终在父亲的再三求情下,罗树标只被轻判劳教两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了牢回到家,那名声就不好了,罗树标破罐破摔,逐渐变得更加堕落,正如其罗家家训中描述的“亡家两字曰嫖与贱,败家两字曰暴与凶。”嫖是要钱的,老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石榴裙下命难逃,自古以来,多少被誉为英雄好汉的人,就因为好色而殒命者不绝如缕,罗树标最初的几次嫖娼,都是些年轻且漂亮的小姐,给他带来了强烈的刺激和满足感,使得他沉迷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觉自己无法自控地频繁寻找小姐,在追求性刺激和满足感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心理依靠,从而导致大量的金钱流失。嫖娼上瘾造成了财务上的困扰,但欲望又无止境,罗树标罪恶的双手伸向那些游走在黑暗中的站街女,他自己分析以下几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这些人基本都是外地人口,到广州来做的也不是光彩的工作,因此基本不与家人或者朋友联系,即使消失了,也没有人及时去关注她们;二是做这种事情本来就要在各种偏僻隐秘之处进行,小树林、荒地、废弃的工地,甚至谎称带他回住所进行,容易钻进圈套;三是站街女这类人群来自农村贫困地区,比较单纯,其目的就是赚钱,安全意识薄弱,对于碰上心术不正的坏人抢劫,反正身上没有钱,劫色无所谓;四是即使遭受到不法分子的殴打、侮辱、抢劫,只要没有太重的伤,都不会选择报警,毕竟做这这种事是违法的,害怕进去浪费更多的时间;最后一点这类人本身流动性极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根本没有人去盘查其去向。说穿了,就是无人问津的边缘群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好目标后,他开始驾驶着他那辆车门上喷涂着「载重量 0.6 吨」字样的蓝色小货车,像个黑夜中的幽灵,睁大眼睛寻找自己的猎物,只要看到足够让他怦然心动的女子,便上前搭讪,自诩为阅人较多的这些女子,一打量此人面相不会凶恶,一双色迷迷的眼睛,便断定是猎艳的角色,便无所顾忌地上了他的车。不幸的是,上了这辆车的女子,被他带到人员偏僻之处,先是掐脖子然后虐待侵犯,最后抛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作案的罗树标有点心有余悸,第二天他还亲自到敦和路边草丛里抛尸现场看动静,看到现场很多围观人员及公安人员在拍照、查现场,吓得魂飞魄散,他觉得十分害怕,惶惶不可终日,害怕有朝一日被抓住。然而,胆战心惊地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发现警察并未查到他的头上来,他认为,没有因果关系,没有人证物证,更是死无对证,茫茫人海,奈我若何?心里又有些蠢蠢欲动了。从此,世界上就少了一个人,多了一个魔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疯狂的罗树标四处出击,故技重施,开着自己的小货车在各处游荡,一看到自己心仪的对象,但以价格较高诱骗她们上车。这一天,颜值较高的徐小莉被他发现,看着她那副楚楚动人,秀色可餐的模样,正是他的心仪对象,便上前请她上车到自己家里交易。小莉一看此人懦弱的外表,穿着也算是个有钱人,以为是个胆小怕事,没什么威胁,就同意上楼。谁知待她走上阁楼,插上那扇门,罗树标就凶相毕露,突然有绳子从背后勒住她的脖子,小莉猝不及防,很快晕了过去。罗树标看到软绵绵的躯体,格外的兴奋,因为他要的就是这种令自己随意摆布的效果。即使在完事之后,他死死盯着小莉,依然觉得兴犹未来尽,于是,他想任达华主演的一部三级片,并依样画瓢进行了一番糊弄。可怜这位“村花”级女孩,一时被他弄得面目全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许是女孩子留给他太兴奋的记忆,他便模仿着此前看过的黄片,还拿出小刀割下受害者的身体器官,放在家中欣赏玩弄这些来自死者的身体部分器官和隐私部位,制作成标本抚摸玩弄,藏满了整个阁楼,以达到其超级变态的满足。短短2年间,有十多位少女象徐小莉一样香消玉殒。更为猖狂的是,此人除了满足扭曲的随心所欲的舒服感,飘飘然的畅快感外,还有抛尸现场故意留下自己的体液和自身衣物塞进受害者口里,故意给警方留下线索,却看见警方仍然无能为力抓住自己的满足感。本着就是玩的心态去作案,要的就是刺激,和警方玩一场“死亡游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罗树樯的刺激阈值越来越高、欲望压倒人性、最后突破底线的过程。同时,他还把一些作案信息、经过写在一本名叫“快餐”的日记本里,玩的就是心跳的感觉,你看这种人有多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作恶太多终究是碰到鬼。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1994年9月19日的那个雨夜,罗树标又物色到一名心仪的女孩子,用同样的套路骗取她,岂料这个女子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随后两人追逐躲藏,周旋了两个多小时,她趁有车辆经过,挣脱逃走,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这个在黑夜里潜行数年的连环杀手,终于在警方的严密布控天罗地网下落入法网。而藏在他家阁楼里受害人的器官标本,还有日记本供自己翻看回味隐秘战利品,便是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猎奇心理,追求快感低级趣味的恶魔罗树标,作案动机匪夷所思,作案过程骇人听闻,短短几年时间使十多名妙龄少女,倒在人生的华彩乐段,其凶残程度震惊了众人,而且胆子越来越大,在社会上引起特别强烈的震动,一时之间闹得人心惶惶,许多女性不敢一个人出门,更不敢走偏僻的道路,生怕遇到恶魔。

罗树标抓捕归案后,鉴于社会影响特别恶劣,入狱20多天,法院便从重从快从严依法判处罗树标死刑,立即执行。罗树标自知身负十多条花季少女之命,罪大恶极,自然死路一条,没有上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天后,罗树标行刑时,这一带可谓是万人空巷,人们争相庆贺,终于消除了隐患,女性可以自由行动了。在眼看着这个恶魔赴地狱的人群中,有徐老汉夫妇两人,他们哭了好多天,好伤心,眼睛布满血丝,徐老汉的手里捧着一大把桔子,那是女儿最喜爱吃的,几年前上火车临别时自己送给女儿就是桔子,期望她到了那边也是大吉大利,但愿那边再没有恶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从刑车上解赴刑的罗树标,还恬不知耻地向人讨要烟抽,嘴里含着烟的他一脸木然,丝毫没有忏悔之情,完全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这种人根本不在乎为人父母徐老汉夫妇的感受,他只在乎存在于他的大脑中的那些杀人片段,时刻调用,供他享受。随着广州上元岗刑场中一声枪响,恶贯满盈的一生宣告结束。时人诗曰: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福祸终难藏,苍天已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