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路纵横,串起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条条大道,助力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要求的“四好农村路”提出十年来,我市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农村公路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年来,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农村路网日益完善。目前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10252.1公里,比2013年增加13.55%,路网密度由2013年的140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159.5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前列。十年来,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6.78亿元,建设改造农村公路5231公里。全市农村公路中等路以上比例达到95.5%,比2014年底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路况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乡镇通三级路比例达到100%,所有建制村实现了通硬化路、通客车,2000人以上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达到88%。农村公路设立各级路长3288名,“路长制”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县城3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到100%,全市95.7%以上的乡镇完成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自评估均达到AAAAA级,高标准出台《廊坊市农村公路条例》。

市交通运输局全力做好“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让廊坊经验在全省、全国得到推广。廊坊市荣获全国首批“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香河、固安、三河、永清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示范县占比位居全省前列。大厂等9个县(市、区)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三河燕郊镇等22个乡镇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乡(镇),香河香北线等34条路段348公里荣获省级美丽农村精品示范路。

2023年7月,廊坊市和固安县获批国家级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三河市为省级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学习借鉴。

我市明确“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形成“规模结构合理、设施品质优良、治理规范有效、运输服务优质”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四好农村路”高质量格局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显著提高,管理养护体制机制完备高效,资金保障政策机制完善有力。基础设施耐久可靠、安全防护到位有效、路域环境整洁优美。运输服务总体实现“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基本实现城乡公路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公路对乡村振兴的服务保障和先行引领作用更加充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总体满足交通强市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