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渐亮,白浪河畔的声声鸟鸣与绿道上悠闲踱步的市民,唤醒潍坊新的一天。

雨水花园、卵石沟、下沉式绿地、植草沟……潍坊未来实验学校打造“海绵校园”,学生们在校园内尽情撒欢,舒适惬意。

时值夏季,“雨水入河,污水入厂”,雨中的海绵小区路面无积水,海绵道路“会呼吸”,随时实现防洪、排涝除险、大型调蓄设施的智慧联调系统,在海绵城市智慧调控平台上一目了然……

自2021年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我市按照“蓄渗优先、存量增效、智慧联调、水润鸢都”的总体思路,深入打好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攻坚战,中心城区累计建成达标面积128.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海绵达标面积增至60%,让更多市民享受到了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生态红利”。

▲宝通街快速路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通街快速路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

1

聚焦“以水定城”

美丽潍坊“会呼吸”

案例展示

老旧小区和社区周边口袋公园是我市开展海绵城市改造的重点区域,通过科学规划、合理改造,将现状绿地、透水铺装、水系等有机结合,构建集雨水收集、传输、调蓄等功能为一体的海绵型小区雨水系统,把雨水资源留住的同时增渗回补地下水,给小区铺上“海绵”,让土地更“会呼吸”。宝通街快速路是我市入围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后的首个综合性项目,全线综合运用了渗、蓄、滞、净、用、排的技术措施,运行几年来,整段道路的雨水蓄纳效果非常好。

亮点总结

2016年,潍坊市与潍坊青州市入选山东省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成为省内唯一一个市、县双入围城市。2021年6月,潍坊市入选国家首批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创新“泛海绵”规划管控体系,在国内首次提出 “城市泛海绵度”“雨涝承载能力”指标体系,统筹城市各类雨洪承载空间,探索提出“以水定城”的工程化解决思 路,实现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确保了 海绵城市建设各项指标的精准落实。

数据点击

入选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潍坊按照“蓄渗优先、存量增效、智慧联调、水润鸢都”的总体思路,谋划建设海绵城市示范项目303个,海绵城市建设投资41.4亿元, 达标建成区面积达到128.7平方公里,建立了“市、区、重点片区”三级海绵城市规建管体系,也标志着海绵城市建设从试点阶段走向了示范和系统化全域推进阶段。雨水外排量一年减少4900万t,雨水回用量一年增加760万t,初步实现让城市“会呼吸”“有韧性”,让更多群众享受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生态红利”。

2

实施“路径创新”

系统化全域推进显成效

案例展示

探索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潍坊路径”,全面打造 北方缺水地区雨源型河流平原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典范。

亮点总结

潍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统领”,聚焦路径创新,确定了“五一五得”工作路径,分别从系统化全域推进、三个主要核心问题、项目建设和组织保障等层面推动海绵城市示范建设提质扩面。

数据点击

开展智能应急防汛、智慧联调等排水防涝建设项目51项,完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54项,社区周边口袋公园22项, 排口综合整治工程14项,建设透水铺装32.7万m2,建设33万m2生物滞留设施及生态涵养湿地工程,减少雨水径流污染物直接排放入河。修编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开展中心城区渗透能力普查与新型蓄渗技术研发等5项技术研究,编制6项技术标准与图集,构建适应潍坊本地化的海绵城市技术标准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潍坊学院海绵城市建设原理展示

3

厚植“海绵理念”

生态校园 未来可期

●案例展示

校园同样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主阵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设计、实验监测、生态研究和科普教育等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项目方案与工程建设中来,将海绵城市理念植入到学生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亮点总结

潍坊学院、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北辰中学、未来实验学校、山东税务干部学校等校园改造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山东税务干部学校在海绵城市改造过程中,充分结合雨污分流、休闲活动空间建设等需求,增加雨水花园、旱溪、植草沟、透水铺装等海绵蓄渗设施,打通学校与南侧张面河河道的行泄通道提升学校排涝能力,解决了周边内涝积水问题,实现径流污染控制、内涝防治、基础设施提升的多重目标。

潍坊一中宿舍区积水、校园绿化等问题,借助海绵城市改造契机和中央奖补资金政策支持的东风,在实现雨水径流总量、污染控制目标的同时统筹解决,实现“海绵”+“功能”+“景观” 的多目标控制。

●数据点击

我市19所海绵校园,总占地面积达3.54平方公里,基本上实现了各区全覆盖。根据《潍坊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资金补助办法》,新、改建学校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给予45元/平方的奖补政策,全市累计在校园类海绵城市建设中共计奖补1.37亿元,给予了100%的“最优”奖补政策,全面推进校园类海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