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创始人只知道增长,并不知道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认为生意增长能解决一切的问题,然而时代发展至今早已经不是凭借渠道和流量就能稳定增长的年代了。脱离了品牌建设,仅仅盲目的追求销量增长,只会让生意越做越差,利润率越做越低,负面口碑越做越多,销售越做越累。

01

品牌系统化建设VS品牌增长的关系

品牌增长的核心本质是要解决用户大渗透的问题——也就是让购买用户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品牌建设决定的是大渗透的效果阈值。品牌系统化建设做得越深度和专业,大渗透的效果越好,无论是流量投放还是渠道投入,都会效果更好。

因为大道至简,品牌建设的本质很简单——让用户不仅购买我们的品牌,也要让用户在心智当中也记得住我们的品牌,甚至能在用户心智当中有一定的品牌价值感,进而能够在用户心智当中形成所谓的“差异化”。

总之,没有品牌系统化建设,品牌无法持久,生意也会越做越难、没有资产能够沉淀下来、生意如流沙一样一盘散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品牌系统化建设VS品牌差异化的关系

许多创始人都孜孜以求希望能建构品牌差异化,但万万没想到品牌差异化不是自己能定位策划出来的,而是要真正进入在用户心智当中、能让用户感觉不一样的,才叫真正的差异化。

也许很多品牌和产品表面看起来都差不多,但对每一个用户而言,他心目当中的某个品牌好像就是不一样,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差异化。

但如何才能形成差异化,确实是需要系统性的品牌建设的工作,日复一日扎扎实实的去累积,而非简单的只是做一个品牌定位策划PPT就结束了。

03

品牌系统化建设,也是为了增长

不要为了做品牌而做品牌,做品牌的目的,不是为了美誉度,也不是为了获得媒体赞美的表面荣誉,而是非常实际的3个目的:

  1. 为了赢得用户

  2. 为了活下去

  3. 为了活得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战派切忌陷入到情情爱爱虚了吧唧的品牌情感营销当中拔不出来,错以为情感才是品牌系统化建设的目标,大错特错。做品牌,就是做企业、做生意,是非常现实。

基于这三个目的,回到品牌系统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跑通2个模型

  1. 品牌心智模型

  2. 内部品牌系统化管理能力模型

前者是关于品牌经营的终极指标,后者是关于内部的能力模型的。

缺乏终极指标,品牌系统化建设就容易陷入到为了建设而建设的中间过程而已,部门之间就会各自为政,各自有各自的KPI,并不会真正朝着终极目标而前进。同时要注意,不是只奔着生意增长而已,而要关注品牌心智模型——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销量是源于品牌心智模型跑通了,而不会跑偏。

但仅有终极指标,缺乏能力模型也不行,尤其是可复制性的团队能力才是真正让品牌系统化建设,不要流于表面,也不要只做一次性的工作,而是要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内化,在团队的工作思维与工作体系当中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品牌系统化建设的4大层次

品牌系统化建设不是营销广告,不是品牌升级重塑,而是系统化的落地一系列内部工作——从市场洞察到用户洞察、从品牌资产体系搭建、到产品策略、内容策略、价格体系,再到大单品上市节奏、营销渗透、渠道渗透、组织架构、动作节奏、预算财务等等从头到尾、从0到1的系统化品牌经营的全过程。

所以,品牌系统化建设的梳理,并不花钱,需要的是脑子,是体系化思维认知,是底层逻辑。

回归品牌系统化建设,至少包括4层次工作

  1. 底层逻辑认知的统一

  2. 落地板块工作的拆解

  3. 形成固定的思维习惯

  4. 形成适合自己的SOP体系

来源:HBG品牌增长研究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的认可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