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6月21日讯(记者 王玉龙)最近网络热播的电视剧《尚食》,站在明清这座“食文化”高峰的起点上,描绘出一座洋溢着浓郁亲情、友情、爱情,充满着人情味的“美食紫禁城”。尽管人们对电视剧的评价可能不一样,但其引出的话题却颇有价值,即我们的美食文化何以一路芬芳,最终她又将走向何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炎炎夏日,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6月20日,由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潍坊味道·香溢泉城”潍坊美食周在山东大厦拉开帷幕。主办方精选潍坊四大凉菜、十七道传统经典热菜、四款非遗面食以及众多非遗文创和潍坊老字号特产,以“食”会友,邀请泉城市民和广大来鲁游客品尝潍坊特色美食,共赴一场舌尖盛宴。

该活动以潍坊地道美食为载体,通过现场制作、美食文化长廊等形式,向观众呈现潍坊美食文化。各区县带着地标食材联袂登场,围绕美食制作、特产展示、非遗文创推介等环节,共同打造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广泛影响力的潍坊美食文化品牌,让地道美食与多彩文化相互加持,共同展示潍坊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上午,山东大厦自助餐厅内“潍坊元素”满满,栅栏上、走廊里、餐台上、甚至屋顶和墙上都是风筝、年画、剪纸、花卉、盆栽蔬菜以及各种美食宣传海报,含“潍”量十足。

中午时分,餐厅内座无虚席,来自潍坊的专业厨师们现场制作美食,色彩缤纷的潍县拌辣皮、香气扑鼻的诸城烧烤、又辣又香的潍县哑巴辣椒、外酥里香的肉火烧、配着清汤和咸菜的朝天锅……大厨们现场争香斗“宴”,观众眼花缭乱,垂涎欲滴。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陆续摆上餐台,吸引了大量食客参观品尝。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山东好品·潍有尚品”展区,集中展示崔字牌小磨香油、隆盛糕点、潍县青萝卜、临朐柿饼等潍坊特产,以及潍坊核雕、红木嵌银漆器、“同文堂”毛笔、杨家埠木版年画、泥叫虎、状元卷等潍坊特色非遗、文创产品。这些商品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更融入了创新设计元素,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广大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潍坊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活动现场还邀请了部分潍坊籍在济大学生“赴宴”,品尝地道家乡美食,为家乡打call,在身临其境中体验潍坊美食文化的魅力。活动将持续至6月26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潍坊味道·香溢泉城”潍坊美食周不仅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延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以儒释道为核心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其中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为代表的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不仅跨越时空,而且超越国界,既富有永恒魅力,亦兼具当代价值,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亦是传统思想的源泉。“农用八政,首政在食”“民为邦本,食乃为天”“食也,性也”“夫礼之始,始诸饮食”……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既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凸显,也是礼制文明传承的纽带连接。

南依泰沂,钟毓山川秀;北接渤海,旭日渺沧溟。从远古夙沙制盐,汉代庖厨宰羊,到北魏《齐民要术》,几千年来,美食文化都在潍坊留下了厚重而辉煌的印记。

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使潍坊的美食得以采众家之长,种类繁多的海、湖、河鲜与瓜果蔬菜齐聚,造就了流传千古的齐鲁风味。潍坊美食凭着“兼收并蓄,守正创新”的饮食理念在新鲁菜大赛中脱颖而出,广受好评。与此同时,特色鲜明的潍坊菜正逐渐占据各地的餐桌,成为新时代下食客们解馋尝鲜的不二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本次美食周的重头戏,潍坊精选了有代表性的四大凉菜、十七道传统经典热菜、五款非遗面食以及众多潍坊老字号特产将齐聚一堂,为泉城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美食之旅。

四大凉菜:潍县拌辣皮、潍县八宝咸菜、潍县麻汁杂拌、潍县芥末鸡,这四大潍坊传统凉菜以其独特的口感,成为潍坊人夏季餐桌上的“心头爱”。这些凉菜不仅选料讲究,制作工艺也颇为考究,承载着潍坊人民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

十七道传统经典热菜:潍县哑巴辣椒、朝云琵琶虾、临朐鹅肥肝、诸城熏鸡背等十七道传统经典热菜更是汲取了潍坊饮食文化的精髓,融合传统与现代烹饪技艺,每一道菜都充满了故事,承载着美好的寓意,让人们在美食中“看见”潍坊。

五款非遗面食:高密笼包、朝天锅、鸡鸭和乐、肉火烧、酥点,精彩亮相本次美食周。这些面食(主食)口感独特,制作技艺精湛,每一款都是潍坊人过往的历史,每一口都是对生活的回味。

本次美食周还融合了潍坊风筝元素,让美食与文化,共同诉说潍坊风情。美食展厅外栩栩如生的传统龙头蜈蚣风筝,蝴蝶、金鱼等不同造型的潍坊传统风筝,餐厅外的潍坊非遗、文创产品展,也为本次美食周增色不少,不少食客纷纷拍照留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潍坊有美食。美食咋“出圈”?

在山东大厦的潍坊美食周活动现场,“震惊”明显写在了很多人的脸上。“没想到潍坊还有这么多好吃的……”多位顾客表达了同样的感受,“如果没有这次活动我们还根本不知道哩!”

潍坊美食及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口味独特,市场潜力巨大,但是长期以来,“墙内开花墙内红”。

业界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正在寻求转变、突破。有的将店面连锁开到了外地,有的试行工业化生产广域化销售,有的立足传统进行菜点、口味等的创新。

相关专家认为,地域美食要出圈,需要品牌号召力的引领。这个号召力包括两个核心要素,一是硬实力,就是好吃;二是软实力,得有故事,要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叙事方式。

标准化发展也是潍坊美食“走出去”的重要方向。相关品牌可以借鉴一些成熟的地域美食品牌经验,大力度统一产品标准与服务标准,以“自身特点+标准化”的模式来进行推广,建立统一的产品体系与服务质量。

在美食品牌成长初期的时候,政府可以介入进行产业引导,帮助企业形成产业链、产业配套体系。其次,政府还要做好文化氛围,包装地域品牌,助力形成相对有规模的企业,给当地美食“走出去”汇聚更多合力。

另外,适应年轻人消费需要,品牌要有“年轻”属性,要懂得年轻人的心理。一次“买单”,就是一个共创的过程,“第一次”情感连接将以这种印象深刻的方式建立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食文化传承方面,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

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应用是美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可以向更多的人介绍传播美食文化和特色菜品。同时,也可以借助这些平台开展美食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地区之间美食文化互动。

传承人的培养是美食文化传承的关键环节。通过选拔和培养有潜力的年轻人,可以保证美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烹饪比赛和文化节等活动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美食文化的传承。

品牌建设是美食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通过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和标识,可以提升当地美食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可以通过品牌推广和营销等活动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未来,需要继续加强对传统美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来推广和创新美食文化,立足传统,适应时代,大胆作为,固正出新,潍坊美食的天地会更广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6日,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致美院毕业生的一封信”,他说,人工智能越发达,人类就越需要艺术智性,“艺术生不要担心自己的工作会被AI替代——真正的创造者是不会失业的,能够被替代的就不是真正的创造力。”

高世名讲的是艺术,谈的是艺术思维在时代科技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其实,这又何尝不是美食文化的发展思路呢?

生活或许不会永远有声有色,但一定要有滋有味。

在适应变化中变化,在不断学习中升级,带着一颗爱各种美好事物的心,与这个城市一起,去捕捉、创造、超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