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染色给乳胶床品制造“负离子”“石墨烯”“薰衣草”等噱头,实际根本没有特殊功效;通过调整乳胶枕密度和尺寸降低成本,枕头看着大实际没有支撑力;拿特定合格产品做的质检报告给所有产品通用,数据都是假的……近期,媒体曝光的乳胶床品造假问题令人震惊。

明明是为了追求健康生活,而花费较高的金额购买的乳胶床品,使用后却发现出现“味道刺鼻”“床垫粉化”等问题,不仅带来许多麻烦,甚至可能引发健康问题,消费者的不满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截图

据媒体报道,“纯天然无害”“泰国原装进口”“天然乳胶含量高”……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标语大多是为了吸引顾客的噱头,根本不足为信。例如,为了配合销售端进口产品的宣传,产自温州的乳胶床品上面竟然被厂家赫然打上Made in Thailand(泰国制造)的标记,甚至不写生产地址等信息,这样的行为是涉嫌违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七条,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然而,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商家明知是国产商品,却通过虚假宣传以牟取暴利,严重违背了诚信经营原则,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而为了帮助商家增加噱头,生产厂家更可谓是“煞费苦心”。据媒体报道,生产厂家可以通过调色、尺寸、乳胶密度、质检报告等对产品进行“全方位”调整,在减少成本的同时还能满足商家不同的营销需求,如此乱象,不由让人怀疑这是否是行业潜规则。

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媒体暗访的地区是乳胶床品的主要生产地,全国90%的乳胶床垫枕头都出自这里,且许多企业的规模较大、产量也比较高,所供货的地方不仅有电商平台,还有大型实体销售店。但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并非是根据产品质量的优劣来给不同渠道供货的,而是根据营销策略的不同和产品外观品相的完整程度来供货给不同渠道,零售价格相差几十倍的产品本身质量并没有差别。若各大厂家只想着在营销噱头上动歪脑筋,却不愿意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长此以往,势必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风气,影响整个乳胶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如今,当地已经发布通报称,经初步调查,发现相关企业涉嫌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现已采取固证、查封等措施,并依法予以立案调查。应该说,这一反应是及时的,更是有必要的。只有在源头切断问题乳胶床品生产的温床,并提高对销售环节的监管,避免问题乳胶垫流入市场,才能逐渐消除消费者顾虑,确保企业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人民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