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帝王诗文50讲之廿四:

杨广其实真有才

【北京】朱辉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臭名昭著的暴君杨广,《剑桥中国隋唐史》有一段这样的评价:“隋炀帝毕竟是一位美好事物的鉴赏家、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和独具风格的散文家,他可能有点像政治美学家。”是这样的吗?

确实,即使是最痛恨杨广的人们,对杨广的才情都不否认,甚至还比较赞赏。连文才武略空前的李世民,也从心底里对他的聪明和才能感到佩服。当代著名学者郑振铎也认为:“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

杨广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作的诗感情充沛,意境悠远,文辞清丽,有很强的感染力;写的文章旁征博引,条分缕析,顺理成章;他的言论和他所颁布的诏书,也都大义凛然,无懈可击,很有说服力。

杨广的诗到底怎么样呢?

凡读过中国古代诗文的人,几乎都知晓唐代张若虚写有名篇《春江花月夜》,但少有人知道,杨广在张若虚之前早就写过了两首同名诗,其一为: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这是现存题为“春江花月夜”最早的两首之一。该诗四句两联,特有贯珠之妙,后两句境界开阔,很有气势。此诗题原为陈后主所创,但原词早已失传。杨广还曾以此题作曲。据文献记载,他在宫中制作了许多新声乐府,“辞极淫绮”,“哀音断绝”。但他自己的创作并非像某些文献所载“词无淫荡”,而是“并存雅体,归于典制”(《隋书·文学传序》)。其中许多颇有些刚健的佳句,多数诗作也都讲究对仗和声韵和谐,并不浓艳,而是雅味正声。

多少年后,才有张若虚那首著名的同题诗。如果把二者相比,可清楚地看出张若虚的描写,明显受到了杨广的启示。

杨广诗作的风格大多丽而不艳,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风,雅语之气。我们再看他的《夏日临江》和《野望》: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

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

逍遥有余兴,怅望情不终。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这些诗与陶渊明、孟浩然的类似写景之作相比,毫不逊色,而且在境界的开阔、用词的淬炼上可能还略高一筹,与王维、李白近。杨广显然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家伙,这些诗作就流露了他的怅惘之情。

而《长相思》更显露出这个暴君的柔情来:

红已稀,绿已稀,多谢春风著地吹,残花离上技。

得宠疑,失宠疑,想象为欢能几时,怕添新别离。

雨不稀,露不稀,愿化春风日夕吹,种成千万枝。

思何疑,爱何疑,一日为欢十二时,谁能生死离。

《别宋常侍诗》甚至还有一些苍凉感,其中“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说明他对人生颇有感悟,某些方面几乎接近曹孟德了。
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乌杂夜风。

饮马长城窟》是乐府曲名,陈琳此前曾以此为题,写下了战乱年代人们的悲惨遭遇。杨广却反其道而行之,极力讴歌修筑长城对于治国安民的重要意义。虽然视人民如草芥,倒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代帝王的远大抱负,此时的杨广还是值得“表扬”的:

萧萧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溪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秉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崖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方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此诗作于出征辽东期间,在这首纪行诗里,他以夏禹、商汤等前代圣君自居,表白自己不辞劳苦,率众亲征,要开拓疆宇,巩固边防,为万世江山求长策,替亿兆人民谋安宁。诗中描绘了行军的急速,军威的盛壮,军令的严明,以及边塞的战争形势,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是古代军旅诗中的上乘之作。

杨广偶尔也会念及边塞军民的困苦,在《晚春诗》里他写道:

洛阳春稍晚,四望满春晖。

杨叶行将暗,桃花落未稀。

窥檐燕争人,穿林鸟乱飞。

唯当关塞者,溽露方沾衣。

与《饮马长城窟》中的塞外风光相比,洛阳城里却春色宜人,“窥檐燕争人,穿林鸟乱飞”尤其动人,是难得的佳句。但杨广居然还能想到“当关塞者”,那时的他至少还心存善念的。

后来杨广就越来越贪图享受,尤其喜好江南美景与美色,看他的《乐府·江都宫乐歌 》:

扬州旧处可淹留,

台榭高明复好游。

风亭芳树迎早夏,

长皋赉陇送余秋。

渌潭桂檝浮青雀,

果下金鞍跃紫骝。

经觞素蚁流霞饮,

长袖清歌乐戏州。

那个“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的亲征统帅不见了,见到的是一个纵情声色、沉溺于“经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的荒淫皇帝。私欲膨胀、妄自尊大,真是害死人!杨广的宏图大业(他的年号就叫“大业”)也因此彻底断送。但此诗在艺术上却还有的说,其形式更有开创意义,它已十分接近七律,可谓七律之祖。

杨广诗作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能在百年靡靡诗音之中,恢复汉民族诗歌的风骨与精神实属难得。他还融合了帝王的豪雄气概与诗人的细腻情怀,融合了北方诗人的刚健质朴与南方诗人的清绮纤丽,从而具有了帝王霸气和文士秀气的双重特点。“济苍生”“安社稷”一直是盛唐诗歌的重要精神,可以说是杨广开创了“盛唐之音”辉煌大气的阳刚之美,这一开先河之功不应忽略。尽管他有的诗歌比较粗糙,有的也有宫体轻艳之嫌。但总的来说,他的诗歌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风貌,展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和政治抱负。在推动诗歌格律化,开拓诗歌新气,融合南北诗风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诗及其诗风,对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这些诗作中,几乎看不出杨广是暴君。所以李世民与魏征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做了皇帝的李世民对身边的臣子说:“我读《隋炀帝集》,觉得文辞含义深刻广博,也知道称赞唐尧和虞舜而指斥夏桀和商纣,但他做事为什么恰好相反呢?”魏征答曰:“当帝王的虽然高尚聪明,但还是应当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隋炀帝依仗他的超人才智,骄傲自大,固执己见,所以嘴上说的是唐尧和虞舜一样的话,实际干的却是夏桀和商纣的暴行,自己还不知错,因此落得彻底灭亡。”魏征所言可谓一针见血,对李世民是一种劝戒,对天下人也是一个警示。

wyqk

作家档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辉军,1961年7月生,湖南籍。共和国第一代文学硕士,资深编审,著名文艺评论家。

2000年2月至2014年2月,先后任中国艺术报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副总编辑。历任公社经营管理干事,县委党校办公室负责人,《文艺学习》编辑部副主任,中国文联研究室期刊处、宣传处处长。曾兼任《中国文艺家》杂志社社长、总编等。

著有《艺术创造主体论》(1988)等10余部;发表各类文章逾千篇。获得各种奖项百余次。其中《沿着马列的足迹——文艺的科学阐释与中国贡献》(2018、2019)系“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先后在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家世纪论坛主讲“马列文论”;担任“鲁迅文学奖”、“金鹰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等评委。

文艺轻刊 优质原创作品集散地

本刊顾问

郭 平 冰 泉 王永华 姜 毅

本刊编委

程莫深 汀 兰 阿 静 邓立鹏

冰 轮 凌 云 宋希晨 坦克兵

素 心 清 幽 周妍蕉

本刊定位: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来稿体裁:原创首发小小说、散文、评论、现代诗。1500字左右。拒一稿多投!来稿请用word文档,文字、标点校对精准。

来稿要求:作品+个人简介+作者照片+加主编微信:cms_cq26

投稿邮箱:wyqk_26@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资讯

本刊图片来源于网上

2023年要事回眸

《文艺轻刊》2023年年度最唯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