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城记智库城城

西安,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都城。宫殿和庙宇、民居和街坊,是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记忆也是文化的传承。

受到时代变化以及种种因素影响,西安城墙内的古院落和民居,如今已是屈指可数。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三座保存最为完整的百年传统院落,是一位来自挪威的建筑师推动保护。

他就是哈罗德·霍耶姆,挪威科技大学教授,自1985年来华至今为两国文化交流做出诸多贡献。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西安文化遗产保护的“白求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多年前

他与西安的一场“邂逅”

1985年,哈罗德教授初次来华访问。此后,他持续不断地在中国访问和教学,推动在文化遗产和历史住区方面的保护与研究工作。

这个时期,是中国波澜壮阔巨变的四十年。作为一位来自欧洲的观察者与亲历者,哈罗德教授将经历汇集成书,通过文字与摄影图像,记录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下的中国城乡历史住区和这一时代变迁下人们的生活。

他以饱含温情的笔触,尝试理解不同文化间之异同,为解读大变革时代的中国提供了一份独特的读本。在他眼中,当时的西安是这样的场景:

当时,西安城中心主要是四到六层高的楼房、四合院和少量面向街道的商铺。城里没有路灯和广告霓虹灯,夜晚一片漆黑。没有商店橱窗照亮街道。晚上的街道很寂静,没有车水马龙的噪声。夏季人行道上,人们躺在从闷热拥挤的房间中搬出的床上睡觉,在深夜中轻声私语。 清晨,人们通常穿着睡衣,提着要倒掉的尿壶和垃圾桶去公共厕所。许多人,在人行道边进行晨间盥洗—梳头刷牙。沙发睡具被抬回屋内。然后,小商贩们开始登场,用尖厉的叫卖声和铃声兜售商品。 此后,随着白天温度逐渐升高,人们在酷暑中用湿毛巾围着脖子降温,坐在低矮的木凳上,喝着人行道上小贩售卖的用冰块冰镇的瓶装汽水或茶水。 1985年时,西安街面很安静。 驴子、马匹运送着钢筋和混凝预制板之类的建筑材料。路上有卡车、公共汽车,极少的出租车,还有无数自行车。骑自行车既方便又安全。我们从城墙的南门骑行出城,往小雁塔方向去,然后接着再前往大雁塔。一路上,我们经过村庄和农田。 今天,看看这一带的繁华喧闹的城市环境,和1985年我们初到这里相比,发生的变化让人瞠目结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都西安

推动古院落保护及实践

对哈罗德教授来说,西安也许就是一道“白月光”。在这座千年古都,那些古老静谧且被遗忘的四合院,让他百感交集

作为一名建筑师和学者,他深知这些百年民居的珍贵性:既是历史不可缺失的印记,又是城市和文化的记忆。作为欧洲城市化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他理解它们在快速发展中,有可能会遭遇的命运。

因此,哈罗德教授着手推动鼓楼回坊历史街区保护项目的成立,并从挪威外交部发展合作署 (NORAD) 申请专项保护基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挪专家团队与保护院落家庭成员讨论方案(1998年)
◎图片提供/哈罗德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挪考古人员对北院门历史街区考古截面文化层断定研究(2000年)
◎图片提供/哈罗德团队

这一保护项目,成为中挪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合作成果之一。在北院门历史街区,中挪双方团队以国际保护宪章及规范为指南,修复了三座传统关中四合院落,并为所在地安装了地下排水管网等基础设施。

这其中,完成保护修缮的化觉巷原125号院,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2002年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特别荣誉奖」。

回想三十多年前,哈罗德教授那一刹那的“微念”,让西安古民居建筑有了“薪火传承”。今天,它也是西安城墙内保存最完好的明清传统院落。在人潮汹涌、熙熙攘攘的北院门,它是一个独具魅力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护修缮后的化觉巷原125号院(2005年)◎提供/哈罗德团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奖项◎提供/哈罗德团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刘克成,回忆了一个细节:

“当时,哈罗德先生从挪威外交部发展合作署(NORAD)申请了460多万费用。按照基金要求,这笔费用他签字就能支出。

这个期间他住学校宾馆,大多数都坐公交车往返。其实并不很方便,至少要倒一次车。当时西安出租车很便宜:五元起步,打车到钟鼓楼不过十元。我认为打车属于正常开支,有时偷懒打辆车就过去。

哈罗德教授通过这种自律方式,尽量节约开支,我特别敬佩。因为接触过其它一些中方合作者,拿到钱就大肆请客吃饭——让我实实在在感到脸红和羞愧。”

同时,刘克成教授表示:“1990年代末到2000年初,我们为西安市文物局做传统民居调查。彼时,城墙内各街巷尚保留了至少160套左右比较完整的传统院落。我们去年再统计,剩下已不足30套,所剩无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证时光

重读这一路的心路历程

记忆不会远去,是因为留下了印记。时光一瞬三十年,一场别具意义的展览在西安举办。

在哈罗德教授学术回忆录正式出版一周年暨中挪建交七十周年之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会同挪威科技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联合举办“永恒与变迁——中挪文化遗产学术合作回顾展”。

来自中挪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学界和业界的众多专家学者、高朋故交齐聚一堂,共同回顾、纪念和展望中挪两个学院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三十余年的交流与合作。本次展览,分为两种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开幕当日会场掠影◎图片提供/木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当日的哈罗德教授◎图片提供/刘克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挪威建筑师镜头下的中国》◎来源/城记影像

第一个展览,是《挪威建筑师镜头下的中国, 1985~2019》文字摄影图像展。这个内容,内容源自哈罗德·霍耶姆在该期间中国的工作、生活及旅行经历。

这30多年的观察与记录,是一份鲜活而珍贵的记录,流露出作者对这个博大精深的东方大国的热爱与关切。透过一个西方学者的视角,让身处30余年巨变历程中、早已习惯巨变的我们重新回溯与审视我们的源流与变化。

通过哈罗德教授的镜头,我们能看到1980年代西安的街景和生活方式,恍惚之间似乎有一种“穿越”感。城市发展和时代变迁,镜头就是无声的诉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恒与变迁》展览内景◎来源/城记影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中资料与说明◎来源/城记影像

第二个展览,是中挪学术合作大事记展。系统回溯挪威科技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乃至绿色可持续建筑领域三十余年的合作历程,以及两校专家在教学、研究和实践合作中所取得的成果。

以文化遗产联合课程为例,自2005年起从传统的历史街区类型开始拓展,包括近现代工业遗产(2005年西安城东纺织城案例研究)、历史村镇的保护与更新(2007年陕西陈炉镇以及2009年陕西柞水凤凰古镇),以及大遗址的保护与利用(2010年汉长安城大遗址公园项目研究)等。

本次展览设有北院门专题:除古院落的保护外,中挪两国团队对片区进行多年的联合教学,涉及对城市更新与保护、鼓楼回民住宅研究和传统院落系统分析等。从这里,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住区的变迁历程。

从展览可以看出在提醒我们:细致入微地观察其中人的生活和文化传承,对人及其文化的关注始终是优秀的建筑设计的本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平凹文学艺术馆」◎来源/刘克成工作室

2024西安中挪文化遗产学术合作回顾展

□策展工作团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工作组、挪威科技大学工作组、清华大学《住区》杂志社工作组、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建筑大学)工作组。

□赞助:挪威王国驻华大使馆

□地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建设路东段9号)

□时间:2024年6月8日至7月5日(上午9~12点,下午14:30~17:30)

说明①: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建筑主体建于1958年,原为西安建大的校印刷厂厂房。2006年由建筑师刘克成教授设计改造,以保护校园历史文脉和赋予建筑以文学的诗性为理念。2009年9月,与全国其它300座建筑获得“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
说明②:本展览免费公益开放(无需预约),西安建大院内停车场车位有限,驾车需留意。一楼为《2024西安中挪文化遗产学术合作回顾展》,二楼为贾平凹文化艺术展示区。

「城记」系列文化专题:

文=城记智库城城

©版权声明:本文所有摄影及图片皆为授权使用

如若转载请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