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皮,即果皮书店咖啡馆,既是书店,也是咖啡馆

若单看书店的话,果皮是我见过最凌乱的独立书店;若把它看做咖啡馆,它又是我见过最不会做咖啡的咖啡馆。

从院子文化创意园的路口走进玉洁巷,修脚店、按摩店、面馆、鸡片店们比想象中占据的街头排面更大更宽。

要找到果皮不难,它在三联思想库的旁边;要找到果皮又很难,它实在太小,八平米,过满的内部空间使它看上去不像一个开怀容纳陌生读者的书店。即便路过,很容易误认为这是一间不修边幅的工作室,于是,便错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达果皮的时候,康良穿一件黑色T恤,佝背在店里一张支棱起来的折叠方桌前对着电脑在忙,一面黑色长叶电风扇挡住店门的一半。我迟疑了,显然,这里已经容不下第二个人。

“来,我们坐外边。”康良见来了人,自然引导到街边的小桌前。

2024年2月15日,果皮书店发出《果皮书店咖啡馆即将开业》一文,开始进入开业倒计时,4月3日就正式投入试营业。这两个月时间,不知道这家带着湖北仙桃血统又曾在上海浪迹的独立小书店,有没有入了乡随了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开店,

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

第一次见康良,是2022年成都独立书店市集上,经诗人李万峰引荐,我们添加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市集现场,他问我,在不在?我说,还在的。于是,就在这样热喧喧的场合里,我们快速打了一个照面,便挥手说再会。

康良,壮实的高个头,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背有点佝。他佝着来,又佝着走进了陌生的人群里,然后消失不见。后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我曾恍惚瞥到过他的身影。

在2024年成都独立书店市集的送书环节,康良拿着一本赠书做介绍,另一只手握着话筒。介绍的话不长,但是,他越是说拿书的手越是抖动。羞怯,这是我第一次仔细辨认这位大高个形成的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成都独立书店市集现场,左为康良,右为摄影师李俊。

都说,人如其名,店如其人。现在的果皮,有点像康良,羞怯且低调地窝在遍地开花的玉林。

落脚成都前,康良曾在北京某互联网大厂做运营,他把这份工作形容成“好像一个人趴在大象背上努力不掉下来”,而对有的人来说如鱼得水。那时候的康良35岁,到了一个抉择的年纪,便决定离开。随后,他又辗转进入出版社做过营销编辑,1000元一套民国语文课本,一个月里,他靠刷脸卡只卖了四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着成都移民史的小船曾被带到2024成都独立书店市集。

世俗意义上来讲,这是一次惨痛的经历,康良承认自己不太符合传统出版品牌的职能需求,他却看到了别样的可能和未来想做的事。于是,在诗人乌青的帮助下,他开始做果皮。

2020年,果皮第一次去到北京朗园书市,康良觉得还不错,便迈开了脚下的步子。后来,果皮落脚在上海长宁区的一栋大楼里,那时的名字叫“果皮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皮”一词的灵感来源于康良颇为欣赏的诗人乌青,在其畅想里:果皮是一个伟大的独立文化品牌,致力于果皮文化的创造、研究、传播和交流。其核心是文学和影像,甚至包括音乐和更广泛文化艺术领域。而果皮的艺术价值取向是特立独行的,既不主流又不先锋,既不精英又不草根,几乎与所有人们理解的文化艺术背道而驰又紧紧相随……

只是康良不善于运营,最初没有盈利的想法,更像凭着自己的喜爱造了一个需要定期付月租的乌托邦,大家在这里随便喝酒甚至不需要付钱。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创业失败。

尔后,他不是没有想过其他的城市,比如:广州、大理,因为考虑成本压力、生活习惯、饮食口味,康良还是来到成都。“好些诗人、写作者都来成都生活了,包括诗人乌青都在这里待过十年,成都不是没有它的道理。”

他相信创作者们的直觉与选择,于是,带着果皮正式降落成都。早前,果皮就以游击的形式先后多次来到这座城市,康良也认识、结交了许多成都的诗人、作者以及文化圈的朋友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2月初,康良就冒出开店的想法,4月3日果皮就投入试营业,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而作为主理人的康良认为,就算只花了两个月,还是比自己预计的时间要晚了点。

“我已经39岁了,好像再没有那种精力回到职场。只有这家店还能让我好好待着,也解决了我个人的就业问题。”

02/

18元卖书

这大概是最不赚钱的书店

开店前,康良去电影院打了两个月的工,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工作模式让他略感束缚,于是,他更坚定了开店的决心。

果皮虽然只有八平米,旁边就是设计师王亥主理的三联思想库。难免会让人想,这是不是刻意的选择?

其实,这主要还是野地诗歌精酿的朋友帮忙留意、推荐的,再就是预算合适。斜对面是鸡片店,旁边是美发店、按摩店……康良很喜欢成都街头流动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地的朋友给了果皮很多帮助,康良也经常找主理人杨陈、单于等人取经。像店里书柜图纸就是野地朋友画的,精酿供应商以及店招灯箱也都参考了野地朋友们的意见……只是现阶段预算有限,书柜只能做一个简易版,等以后店大些再考虑其他后续。现在,他只想守好店。

果皮,全称为果皮书店咖啡馆。单纯卖书不赚钱,这道理康良早就明白,所以,他想要为果皮找到一个能跑通的模式,把“书店”跟“咖啡馆”做了有机结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把果皮当做是一家类型分明的书店来逛的话,会失望。果皮总共放了八百本书左右,就书的数量来说本身不算多,也没有明确分类,有新书,有旧书;有诗歌,有小说,随性组合、排列。

纵览果皮的书架,首先会看见两排拍立得照片,杨黎、吉木狼格、何小竹、乌青等,接着才会看见一些零零散散的小说,孙一圣的签名版《全家福》,这是原价购入的;还有一些绝版书,如《1999中国诗年选》《橡皮年鉴·2003诗歌卷》等。

康良不一定舍得卖,可是,但凡卖出的书大多被按照18元的价格成交了,几乎每本书都是一笔亏本买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卖出的一些书,康良会在孔夫子等购书网以更高的价格买回果皮。

很多人会像我一样,觉得“18元购”简直匪夷所思。

康良认为,靠卖书赚钱本身就很难,那索性就不考虑这件事。然而,每本书都有自己意义,对来淘书、买书的读者来说碰见的那本书必然是有价值的,他就愿意卖。

再就是,果皮书架上有好些书跟“诗人”“作家”有关,纯粹是诗人、作家的个人藏书或书单。

“我把杨黎的一些藏书搞了过来。”

“我让孙智正也帮果皮配了一些书。”

康良带着我挤进窄小的果皮。他又检阅了一遍书架,觉得好像确实书籍还不够充实,口中喃喃:

“下次,我再去找找孙智正帮忙配一万块钱的书。”

他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翻开扉页写着颜歌送给杨黎的亲签与赠语。忽然,给人一种感觉:来到果皮,有点像是走进诗人、作家的书房偷看到了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诗人抑或作家,他人的书房总是随性的、散漫的,像果皮一样,因为七七八八无用的、带着人的印迹的小物件摆在各个角落,即便眼前有满墙满墙的书,依然不会给人压倒性的负担。

03/

第一次听说

把“咖啡外包”的咖啡馆

“18元购”的卖书路线,果皮连房租都赚不回来。那咖啡总赚钱吧?我试图转移话题,并换个角度来理解这位“奇怪”的主理人。

康良说,咖啡馆本来就有文化属性,能承载果皮想要的氛围,同时,确实也算是一个盈利点。(我在心里舒了一口气)为此,他起初专门找了咖啡师来做合伙人,却发现不适合,再者还需要支出一份实打实的工资,索性作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操过程里,康良又发现自己没有做咖啡的天赋,便发展了隔壁的衡门成为果皮的“咖啡外包”,果皮也不赚一分中间差价。然而,衡门的主理人刘利娟悄悄告诉我,来果皮点咖啡的人为数不多,反正一个月有那么几杯。

在果皮,大家来了,更多是喝酒。

每天,康良自己下午3点来守店,直至凌晨2点。有人来买书,也有人来不为买书,只为喝一杯以及跟康良聊聊天解解惑。

高兴了,关店的时间就一延再延。康良说三十九岁的身体有点遭不住。本来,以前自己还写点诗,因为熬夜守店、替人解惑,有时候他感觉自己都空了,没有精力去写诗。表达往往还是需要表达者内心足够充盈。他开玩笑说,有时候空落落的自己也很需要被提供一些情绪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皮开业时,办的十八位诗人手稿展。他们分别是菜小龟、程韬、白姥姥、何小竹、吉木狼格、康良、李小千、李万峰、路雅婷、尚仲敏、竖、孙智正、乌青、小安、杨黎、鸦片、余幼幼、张3勇勇。

玩笑归玩笑,前期,他还是想多亲自守守果皮,毕竟八平米的小店跟读者、客人的牵绊是来源于人跟人之间的链接。

有天,有个朋友喝了十多杯精酿,边喝边聊,聊得尽兴康良也全程陪着,陪了很久。

正因为自己兢兢业业,开业到现在,两个月时间,果皮已经有了70+个会员,平均每天有一个会员产生。对此,康良颇为自豪。毕竟,他觉得自家的会员不便宜,分:300元、1000元,两个档次。

对应不同档次都有相应的权益,比如:充1000元送100元,充300送30元,还有书籍、酒水、饮品等赠品或折扣。

这些会员都是朋友们一个带一个过来的,有的朋友比较直接,开口就推销:欸,你也办一个会员吧。为了支持这家街头小书店,来的新朋旧友也毫不吝惜自己的爱来发发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良说,入夜,果皮的灯箱是玉洁巷最亮、最好看的。因为其他店都关门了。

康良明白朋友们对果皮的爱护,但是不能老靠大家,果皮需要拓展受众人群。目前,对他来说,发展300个会员就是近期的小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聊天的过程里,有几位路人站在街边犹豫想进果皮看看。康良颇为欢迎:你随便进去看吧。

其中,一位背着书包的男生看着拥挤的书店面露难色,好不容易挤进门框,斜着身子在里面迅速扫了眼便匆匆离开。一位比较娇小的女生倒是不费力,捧着书看了片刻,什么时候离开的,都不知道。

这样的场景常常发生。想守好一家店就得接受平淡无奇的每一天,以及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一切都需要时间来沉淀,毕竟果皮刚在成都开了两个多月,还不太有时间的味道。

康良觉得如果果皮开了十年,书架上的照片也会跟着变得有味道。对此,他的愿望很简单:果皮能做久一点,能活久一点,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直到照片泛黄。

现在已经过去四年,果皮离第一个目标只差六年了。

● ● ●

编辑丨欢歌

未标注图源丨欢歌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 | YOU在场小红书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