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宠物消毒典籍继续给养宠达人科普,什么是利什曼病,宠物消毒专家说利什曼病是一种由各种原虫导致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发病过程通常是慢性的。利什曼原虫属于锥虫科利什曼属,其生活史包含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前鞭毛体寄生在媒介昆虫(白蛉或罗蛉)的消化道内,无鞭毛体则存在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巨噬细胞内,会引起人皮肤及内脏黑热病。

宠物消毒解读:犬和猫源性人兽共患病——利什曼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宠物消毒解读:犬和猫源性人兽共患病——利什曼病

宠物消毒负责人说,人和动物感染后,会出现不规则高热、消瘦、贫血、白细胞减少,肝、脾、淋巴结肿大,在皮肤和黏膜形成肥厚或溃疡病变等症状。犬、猫、牛、马、绵羊等都是易感动物,鼠、海豚和猴等也可能感染发病。其中犬和猫利什曼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流行,发病报道中犬较为多见,猫相对少见。

在我国,传播人利什曼原虫病的白蛉主要有中华白蛉、吴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犬内脏利什曼病的传播媒介是中华白蛉,病原为内脏利什曼原虫。发病病区分为三种类型:

· 平原型或人源型:常见于平原地区,主要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患者是传染源。人的发病率高,可能出现大流行,患者以年龄较大的儿童和青年为主,婴儿很少感染,媒介为中华白蛉。

· 山丘型或人兽共患型:多见于山丘和黄土高原地区,主要是家犬发病,犬的感染率高,患犬是人黑热病的直接传染源。患者分散,相互联系不明显,患者以 10 岁以下的幼儿为主,婴儿发病率也较高,媒介为中华白蛉。这类地区的野生动物可能是保虫宿主,患犬起串通宿主的作用。

· 荒漠型或野生动物源型:也叫自然疫源型,分布在我国西北荒漠和半荒漠地区。黑热病是野生动物的疾病,在动物间自然传播,人类因特定活动进入该地区而感染,主要由野生动物经白蛉传给人。患者多为 3 岁以下幼儿,成年患者极少,感染有时表现为淋巴结型黑热病,媒介为野生的吴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

宠物消毒解读:犬和猫源性人兽共患病——利什曼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宠物消毒解读:犬和猫源性人兽共患病——利什曼病

据宠物消毒统计,我国犬内脏利什曼病患犬的皮肤内常有大量虫体,白蛉叮咬患犬比叮咬患者更易受染,所以患犬是利什曼原虫适宜的储存宿主。研究还发现,猫利什曼原虫感染率较高,利什曼原虫可在吸食感染猫血的白蛉体内发育为前鞭毛体,因此猫可能是利什曼原虫的贮存宿主。

再来看临床症状:

· 犬和猫:我国发现的犬利什曼原虫病均为全身感染,除皮肤外,内脏也会被侵袭。感染犬被毛无光泽且粗糙,逐渐脱落,在脱毛的皮肤上常有白色糠秕样鳞屑,有时因皮肤增厚形成结节,头部尤其是耳、鼻、脸面和眼睛周围最为显著,背部、四肢和尾部也可能出现。此外,还会有皮肤溃疡,形成痂盖。疾病后期,患犬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日渐消瘦、鼻孔堵塞或鼻出血,眼部常有眼睑炎、结膜炎和角膜炎,睫毛也会脱落,最终因营养衰竭而死亡。

· 人:潜伏期通常为 3 - 5 个月或更长。临床症状有发热、贫血、消瘦、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齿龈出血等。血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血中球蛋白大量增加,白蛋白减少,出现白蛋白比球蛋白比例倒置现象。杜氏利什曼原虫侵入人体后,一般引起以内脏为主的全身感染,但因人体免疫反应不同,也可能局限于皮肤或淋巴结内。局限于皮肤会引起皮肤型黑热病,局限于淋巴结会引起淋巴结型黑热病。皮肤损害表现为红色斑疹和结节,有时有退色斑,主要在颜面、颈部,其次是胸背部和四肢。淋巴结型黑热病主要症状是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腹股沟和股部,数个淋巴结融合可形成肿块。有时也伴有内脏感染,此时症状和血象与一般黑热病相似。

宠物消毒解读:犬和猫源性人兽共患病——利什曼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宠物消毒解读:犬和猫源性人兽共患病——利什曼病

对于利什曼病的防治,宠物消毒专家提醒要加强检疫检测。动物源性内脏利什曼病是公共卫生关注的问题,对犬开展早期诊断是控制该病的重要环节,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早诊断、早隔离有助于控制利什曼病流行。

同时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患犬是主要传染来源,要加强犬类管理,收容流浪犬,家养犬做好登记注册,定期检查,发现并淘汰病犬,保护健康犬。切断传播途径,白蛉是传播媒介,在其活动季节(每年 3 - 4 月)使用杀虫剂可控制数量。利用纱窗、蚊帐、蚊香等避免白蛉叮咬人和犬猫。在白蛉活动季节,尽量减少人、犬室外活动,如需外出可使用驱蚊液预防叮咬。

总之,宠物消毒专家提醒,了解利什曼病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和控制,对于保障人和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

宠物消毒解读:犬和猫源性人兽共患病——利什曼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宠物消毒解读:犬和猫源性人兽共患病——利什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