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氢云链: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平台。微信:qingyl2018,申请入群请附名片

这两天关于“宁德时代和重塑能源签署合作”的消息在整个氢能圈炸开了锅,但大多都只停留在表面,氢云链认为两家企业合作的背后是产业之间的协同进入了新的阶段,也反映出了动力电池、储能领域的市场现状,当然也同时暗示氢能产业即将迎来新的拐点。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业务遇窘,氢能产业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宁德时代牵手氢能企业并非“一时兴起”。在今年5月举办的第四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开幕式上,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在谈及氢能领域的发展时表示,氢能技术是比较难的,但是对一些场景应用比较适合,如大型船只、大型车辆等。曾毓群对于氢能的态度从过去直言“燃料电池不如理想的增程式”逐步转变为现在的承认氢能在长途重载领域的优势。

氢云链在一文曾对此做简单解读:在当前的市场阶段,曾毓群能够能够表达如此观点,氢能实际上已经得到了曾毓群较高的认可,并认为宁德时代将会延伸至氢能领域。在本届大会过去仅一个月的时间,宁德时代就正式与重塑能源签署合作协议,曾毓群对于氢能逐步转变的态度也“照进了现实”。

当然宁德时代与氢能企业合作的根本原因还是出于市场。宁德时代目前主要的营收来自动力电池。根据公开资料,2022年宁德时代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市场份额首次跌破50%,2023年有几个月甚至低于40%,虽然宁德时代2023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保持了43.1%的市场占有率,但与2022年的48.2%相比,已大幅下降5.1个百分点。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下降的背后,是一众车厂供应商的多元化,甚至是“脱钩”。如宝马电池供应商名单自2022年就新加入了亿纬锂能、韩国三星SDI和瑞典Northvolt AB等公司。小鹏汽车过去的动力电池有超过80%来自宁德时代,但现在小鹏P5采用亿纬锂能的电池、小鹏P7为中创新航。此外,蔚来下场建试制线、吉利布局磷酸铁锂电池、广汽扶持中创新航、上汽扶持瑞浦等市场情况令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业务面临不小的压力。

在动力电池如此的市场背景下,宁德时代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事实上,宁德时代一直是燃料电池系统的零部件供应商。由于我国燃料电池系统采用的是“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电池”的方案,宁德时代也早早布局了该领域。目前市场上燃料电池车多配套的10-30kwh的动力电池,部分矿卡等大型车辆所配套的动力电池将更高,以2024年全国燃料电池系统销量按万台计算,虽然动力电池装机容量还不到1GWh,但显然燃料电池市场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氢能领域有望为宁德时代营收带来新的增长点。

以动力电池为支点,携手布局风光氢储

虽然燃料电池应用领域广泛,未来上升空间大,但单台套燃料电池系统所配套的动力电池容量呈现下降的趋势,且锂电池本身也面临着技术的革新,所以动力电池或许并不是两家企业最终的合作目标,只是两家企业合作的“支点”。而从整个新能源市场来看,显然储能是氢能和锂电池未来重要的市场。

单纯依靠锂电储能已无法支持风电光伏的发展。两家企业的合作事实也从侧面反映出随着风电光伏装机量井喷式增长,单纯依靠电化学储能已经无法帮助新能源的消纳,近两年真正对电网起到兜底作用的恰恰是火电。在宏观政策从单纯追求风光装机量转向重视新能源消纳的背景下,各种技术路线需要协同发展,打造新能源消纳生态。

然而电化学储能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目前国内锂电池产业链也高度成熟,且风光产业链的“老玩家”在资源等方面拥有先天的优势,已有大量企业布局了电化学储能,如阳光电源早已深入电化学储能领域,电化学储能的市场竞争更类似于现在的光伏以及近两年的电解槽,而风光氢储市场模式则类似于燃料电池车。所以无论是宁德时代还是重塑,依托一定的业务基础进行卡位布局、打造风光氢储协同发展的模式是重点。

资本跨越“氢电鸿沟”,氢能将迎来重要拐点

截至目前,风电光伏产业链龙头公司纷纷布局氢能产业,这在今年上海SNEC光伏也得以体现(详情可见),而随着锂电池领域龙头公司——“宁王”的深入布局,越来越多的资本跨越“氢电鸿沟”,“风光氢储”产业大生态也逐步完善,氢能有望迎来重要拐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4、

8、

编辑:风氢扬 校对:氢氢我心 审核:氢云小仙女

来源:氢云链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氢云链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部分图文来源网络,氢云链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微信号:qingyangqyl)

全球氢能人士的精神家园

微信号:qingyl20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