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做成点心和凉粉,如今很少有人再食用芭蕉芋,食用者主要是一些三农视频作者,芭蕉芋已成为中老年口中的“小时候的零食”,年轻人很少知道。
三年困难时期是新中国历史上一段难忘的记忆,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更是印象深刻,今天的他们把那段经历形象的称为“过苦日子”。
是的,从1959年到1961年,全国上下人人都经历过极端的饥饿,连国家领导人也未能幸免。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三年困难时期的伙食,至今仍被人提起,那三年他给自己定下了“三不标准”,既“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
伟人的菜谱由之前的四菜一汤,换成了以红米饭和芋头为主食,副食以马齿菜(马齿苋做的菜)的模式。
根据身边的工作人员会议,伟人曾有过一周不吃饭、七个月不吃肉、不喝茶的记录。
有伟人带头下,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开国元勋也都紧跟脚步,刘少奇给自己报的口粮只有每月18斤,而朱德把孙子们都赶去了大食堂,他自己还在中南海种菜以减轻后勤的压力。
领袖们尚且如此,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艰难就可想而知了。
那么,三年困难时期的普通人,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呢?
计划经济时代,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饮食并不相同,城市人口吃的是商品粮,定量发放粮票,他们的“过苦日子”是吃的量比以前少多了,但具体的食谱变化并不大,比如,以前可以一周吃顿肉,如今只能一年吃一顿了。
有个数据可供参考,三年困难时期,城市中男性干部的口粮定量为每月28斤,折合到每一天还不到一斤,显然是不够的,就算按照干部的标准,体力劳动者仍然会吃不消。
前面提到刘少奇同志报的定量只有18斤,远低于普通干部的标准,可想而知,三年困难时期是连国家主席都会饿肚子的年代。
城市人口只是定量减少,探究的意义并不大,每月28斤的定量,其实远高于农村地区。
以陕西省为例,1960年,陕南汉中地区的农民,每人每天的口粮在平川地区为5两(半斤),丘陵地区只有4.1两。
所以,三年困难时期,老百姓们都吃什么?
主要还是探究农民吃什么,因为他们不能吃商品粮,最艰难的时候,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想方设法的去填饱肚子。
1959年到1961年,这三年时间里,全国各地的农民吃的是什么,显然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究。
困难时期,自然也有人说怪话,比如有群众说,“人民公社好,粗茶淡饭吃不饱”。
他们的想法很朴实,认为以前粮食收的少,没有饿过肚子,现在粮食收的多了,反而饿了肚子,这是什么道理?
为了解决全国数亿农民的吃饭问题,国家也在积极的出台各种政策,比如在全国推广“低标准,瓜菜代”,也就是一方面降低城乡人口的吃粮标准,一方面大力生产瓜果、蔬菜和代食品。
但是,饥饿的农民们很快发现,瓜果、蔬菜是不仅很难填饱肚子,而且量也不够,依靠瓜果蔬菜缓解粮食短缺的困境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于是,政策也开始集中向代食品进军,通过多种方式寻找可以替代主粮的食品,总结起来一共四种。
一是农作物类,以农作物的秸秆、根、叶及壳为主,比如水稻、小麦、大麦、玉米、高粱等的叶、秆、根及玉米皮、玉米芯、稻谷壳等,以及薯类作物的叶、茎、根等,这些是以前不吃,或者用来做饲料的。
二是野生植物,也就是野生植物的秸秆、根、叶、皮、果实等,如榆树叶、树皮、橡子、芭蕉芋、蘑芋、石蒜、土茯苓、大百合、野苋菜、洋槐叶、沙枣、鸭跖草之类,经历过困难时期的农村人群,大多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认识野菜的。
三是浮游植物,上述两种至少有食用的先例,而浮游植物以前基本没有吃过,算是一种新发明,尤其是小球藻,当年传的神乎其神,甚至被称为“水中猪肉”,后文会详细介绍;
四是合成食品,如“人造肉精”、“人造肉”、叶蛋白等,它们的营养含量比前三种高,但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科技水平不够的地方没有机会吃上合成肉,当时的合成肉也和现在的合成肉大不相同,他们更像是豆制品,比如豆皮豆衣等,只是形态像肉,口感完全不同。
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等条件不同,全国各地的农民吃的代食品并不一样,南方和北方的都不同,沿海和内陆不同,就算是同一省份,丘陵和平原地区吃的也不同。
具体如下。
首先是共性的代食品,主要是玉米和红薯两类,因为这两种作物种植范围很广,产量也很高,全国各地的农民基本都吃过。
尤其是玉米,连玉米根、玉米秆、玉米包的皮、玉米芯都被充分利用,三年困难时期,各级政府大力提倡种玉米,在官方的宣传中,玉米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一开始它被称为“饲料之王”,主要作为猪饲料。
粮食短缺的时候就提高到“杂粮首要地位”,渐渐开始成为人的口粮,最后又成了“主粮地位”。
当然,绝大多数的农民想吃上一口香喷喷的包谷饭,依然很难,米饭和面食就更不用提了,那是过年才有的待遇。
重点要说的是各地的特色代食品。
广西种植了一种名叫木薯的粮食作物,这是一种原产于巴西的灌木,所谓的薯指的是它的块茎,木薯不仅生长周期短,而且十分高产,又不需要经常打理。
值得一提的是,木薯至今仍然出现在我们的食谱中,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原材料就是木薯。
云南的代食品更具有特殊,它的名字很优美,叫芭蕉芋,它以往这只是农村用来作饲料的野生作物,但芭蕉芋中含有丰富的淀粉,将它研磨后用水浸泡,最后用工具沥干就能得到淀粉。
野生代食品的采集相当普遍,宣传则将之称为“让更多野生植物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相关部门号召,农闲时期的大人小孩早已经带着工具上山,采集野生植物资源。
竭尽所能利用一切力量、寻找一切能够食用的东西,这种行为也形容是“小秋收”运动,到了1960年夏季,一些地区甚至总结了上一年搞“小秋收”的成功经验,紧接着又出现了“小夏收”。
黑龙江等地的“小夏收”由于成效显著,还得以在《人民日报》上进行推广,主要收获是橡子,这种产量丰富的野生坚果,帮助了许多人渡过难关。
甘肃、新疆、青海、陕西、山西、内蒙古等西北地区的野生代食品主要是沙枣,这是一种看起来就让人食欲大开的野果,只是当时的人们并不像现在的人一样,把沙枣当成一种稀有水果。
三年困难时期,比其他瓜果更有饱腹感的沙枣,是救命的野果子,每百斤沙枣可产沙枣面38斤,可以做成馍馍、饼子、糕点等,连沙枣的嫩叶也被煮熟当菜吃,可谓全身是宝。
广东、广西等气温较高,雨水丰沛的地区,小球藻被大量养殖,起初的宣传材料中它只是作为一种猪饲料,粮食短缺后才强调它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
某些宣传中甚至提到,有人用小球藻粉哺育婴儿,效果跟奶粉不相上下。
某地方报纸还称“人吃了小球藻以后,最突出的效果是精神好,在一般的情况下,经常定量吃小球藻,体重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有的地方给体质病弱的人吃小球藻,病人很快就恢复了健康。人们称小球藻为‘水中猪肉’、‘植物牛奶’、‘人造鸡蛋’。”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掀起了生产小球藻的热潮,农村、城市纷纷建池、沤人畜粪以培养小球藻。
当然,今年看来,这些报道固有宣传过度的嫌疑,但报道中的神奇之藻却成了人民群众度过困难的一种憧憬,其精神价值比食用价值更大。
不同于物产丰富的南方,西部地区的人们尽管想尽了办法,但依然在挨饿,于是代食品的范围被扩大,蕃茄秆、茄子秆、包谷秆、红苕藤被研磨成粉,褐色的秸秆粉像面粉一样被制成馍馍,看起来像马粪,吃起来一股怪味,吃到肚子里面则翻江倒海,难以消化。
华中、华北地区的榆钱也是一道困难时期的美食,春季到来时,连中南海外墙的榆钱都会被一扫而光,中南海的食堂大师傅们会用榆钱和面粉和在一起,做成榆钱馒头,既能饱腹,口感还很好。
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大山里的葛根从无人问津变成了抢手货,这种淀粉含量高,口感也不错的野生植物块茎,以各种形式被端上餐桌。
有时甚至等不到回家,在山上就被像烧红薯一样烧着吃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广泛寻找野生代食品的背景下,饥不择食的人们对野生植物并不了解,发生了许多中毒事件,比如,有人食用枇杷籽中毒,有人食用蓖麻叶中毒等等。
中毒事件并不少见,而且往往不是个例,而是成片的、规模性的,这不得不让人痛心。
合成食品就不必细说了,大部分农民都没有机会吃到它。
以上便是三年苦难时期中,全国各地农民的“菜谱”,当然,这只能算是九牛一毛,那时的农民可以说把能吃的都吃了,不能吃的也吃了大多数,再多的文字也无法形容当年的困难。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一种植物,首先想到的是它是否美景,而三年困难时期中,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它能不能吃。
细细想来,倍感心酸,所以,请珍惜今天来自不易的生活。
参考资料:
学习时报,《毛泽东饮食二三事》;《党史博采》2011年07期;先锋国家历史,《三年自然灾害时的代食品:用麦秆做馒头》;解放军报,《反对铺张浪费须从伙食节约抓起》;人民周刊,《毛泽东:餐饮节约上的家国情怀》。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