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届慕尼黑太阳能光伏展上,一款由中国光伏企业智造,嵌入颗粒硅基因、n型ABC技术,全球量产效率第一的高效低碳组件闪亮登场,为全球市场带来了令人振奋的里程碑式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9日,在德国慕尼黑太阳能光伏展(Intersolar Europe)现场,上海爱旭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旭股份”,600732.SH)与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协鑫科技”,03800.HK)联袂打造并重磅发布全球首款最高效低碳组件。

这款量产效率达24.2%的ABC高效低碳组件,转换效率为全球第一,成功通过法国碳足迹ECS权威认证——这款集FBR颗粒硅与ABC技术优势于一身的组件产品,目前已成功交付客户,并将持续在法国及欧洲市场创造超高价值。

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今天,节能降碳已成为全球共识。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光伏发电,正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无限活力。在此背景下,光伏组件的“碳足迹”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产品出海的绿色通行证,而法国市场对于碳排放指标尤为重视。法国碳足迹认证由法国能源监管委员会(CRE)所推行,超过500kWc的光伏发电项目,竞标者必须提供“简化碳排放评估”(ECS)证书,其中的碳排放越低,越容易获得项目,这意味着,光伏组件从上游原材料开采、生产、制造和运输仓储等所有阶段,都需要尽可能减少碳排放,以在最终的组件竞标中满足市场要求。

协鑫科技核心“黑科技”产品颗粒硅,以硅烷流化床法(FBR)减少了多个高能耗环节,根据法国能源署认证,生产每公斤颗粒硅的碳足迹仅为37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打破了全球最低硅料碳足迹纪录。而就在6月5日,协鑫科技旗下五家子公司获颁TÜV南德意志集团颁发的组织碳核查声明认证,内容涵盖组织层面的直接排放,能源间接排放,运输产生的排放,组织使用的产品排放等相关数据,进一步彰显了协鑫科技在全球光伏低碳战略发展中的推动性作用。6月12日,协鑫科技推出全球首个碳链管理平台。

爱旭作为n型ABC技术首创者,追求极致的产品技术及工程制造能力创新,其ABC组件转换效率遥遥领先于行业,已连续16个月霸榜TaiyangNews商用组件量产效率排行榜榜首。12日,爱旭发布的全新一代“满屏”ABC组件,更是以25%+的转换效率,创造了新的量产效率巅峰,并将携阴影发电优化、抗隐裂、更优温度系数、高温抑制等ABC独特性能,为全球客户创造更高价值。

“双强融合”的组件新品表现惊艳,量产效率高达24.2%,稳居行业第一,并以突出的低碳属性获得了法国碳足迹ECS证书,碳值最低可达437kg eq CO₂/kWc。

据介绍,目前,产品已成功量产并持续交付客户,兼具最高效率以及法碳认证的突出优势使其在欧洲市场广获青睐;同时,根据现场发布的碳足迹路线图,双方将持续深化合作,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至2025年分阶段达成法碳400档位,及350档位。

协鑫科技副总裁宋贇波表示:“很高兴能与n型ABC技术的引领者爱旭股份达成合作。在对创新与低碳的极致追求上,协鑫与爱旭目标一致。协鑫自主研发的FBR颗粒硅与爱旭ABC组件强强联合,将以至高效率与优异品质、超低碳排与绿色环保等优势,为光伏产业链树立全流程绿色智造的标杆典范。”

爱旭欧洲研究院院长Christian Peter博士表示:“协鑫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光伏材料研发和制造商,与其携手打造的最为高效低碳ABC组件产品,将以显著的环保与经济效益,为欧洲乃至全球客户创造更高价值。期待双方持续在更高技术水平上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为推动零碳社会的早日到来贡献力量。”

关于爱旭股份:爱旭股份(600732.SH)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聚焦光伏发电核心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光储用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太阳能电池、ABC(All Back Contact)组件和场景化的解决方案。爱旭秉承“为零碳社会带来澎湃动力”的使命,以极致创新驱动零碳能源时代的加速到来。

关于协鑫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高效光伏材料研发和制造商,协鑫科技(03800.HK)掌握并引领高效光伏材料技术的发展方向,是多晶硅料及硅片等光伏原材料的主要技术驱动者和领先供应商。公司历经十年磨一剑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黑科技”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技术,拥有低本高效与优异碳足迹等多重优势,荣获中国、法国光伏原材料领域的碳足迹双重认证,创下国内外最低硅料碳足迹纪录,已成为助推光伏行业深度控碳减排的绿色能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为推广位)

(上图为推广位)


星标只需3步超级简单:①点击标题下面的「能源一号」字体 → ②再点右上角「三个点」 → ③选择「设为星标」或「置顶公众号」,like this 就OK啦↓

Nengyuanyihao@126.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